最近,就在卡塔尔首都多哈遭到以色列空袭后,中东政坛开始地震,多国开始商议打造“阿拉伯阿拉伯版北约”的计划,而带头的自然是埃及的,不过在多哈参加完峰会后,埃及总统塞西沮丧的离开了现场,因为海湾国家已经拒绝了组建阿拉伯军的建议。看得出来,埃及总统塞西还是操之过急,而拒绝的主要原因,其中之一就是卡塔尔首相访美归来,带来了特朗普的新的指示。
![]()
要知道,就在卡塔尔遭以色列袭击后,卡塔尔首相穆罕默德就对美国进行了访问,期间还与特朗普共进晚餐,与美国副总统万斯、国务卿鲁比奥进行了会谈,根据卡塔尔的要求,一方面明确反对以色列的侵略计划,要求美方阻止以色列,给出承诺不允许以色列再发动下一次袭击了,另一方面,还与美方商讨了共同防务,推进共同防务的合作问题,那么由此可以看出,卡塔尔还是寄希望获得美方的保护,而非埃及提出的打造阿拉伯版北约的计划。
近期以色列战机袭击卡塔尔首都多哈,直接挑战了海湾国家的主权尊严,引发了阿拉伯国家的集体愤怒。空袭发生后,卡塔尔埃米尔召集了57个国家代表召开紧急峰会,讨论共同应对策略。埃及总统塞西借此机会提出了组建“阿拉伯版北约”的详细方案。
![]()
埃及的方案包括建立一支约5万人的阿拉伯联合快速反应部队,总部设在开罗,由埃及提供2万兵力和一名四星将领担任指挥官。计划采用类似北约的集体防御原则,一旦成员国遭受攻击,其他成员将共同反击。
沙特最初对此表现出兴趣,但提出了一项关键条件,联合部队的最高指挥官必须由沙特人担任,埃及则认为沙特军事实力不足,难以胜任指挥职责,双方在指挥权问题上僵持不下。
但这还不是最主要的,主要的问题是,峰会期间,卡塔尔首相穆罕默德·本·阿卜杜拉·阿勒萨尼,带回了从华盛顿获得的特朗普政府明确指示。美方要求阿拉伯国家不得通过任何针对以色列的决议,并承诺美国将约束以色列不再攻击海湾国家。
作为回报,美国承诺与卡塔尔起草双边安全条约,价值约380亿美元,包括情报共享和防空援助等内容。而美方此时横插一脚,这对卡塔尔和阿联酋等海湾国家产生了决定性影响。
![]()
而对于美方的提议,也起到了明显的分化中东国家的效果,一方面,卡塔尔和阿联酋迅速转向,支持美国的立场,认为针对以色列的集体行动徒劳无益,关键还是要依靠美国的安全保障。
另一方面,沙特在埃及方案受挫后,迅速转向,与巴基斯坦签署了《共同战略防御协议》,该协议也很硬核,直接类似于北约第五条款,规定“对任一缔约国的攻击即视为对两国的侵略”。而巴基斯坦是拥核国家,而且最近也明确表示,会为沙特提供了核威慑保护。
看得出来,特朗普政府采用的“胡萝卜加大棒”策略,很有作用,成功分化了潜在的阿拉伯军事联盟,再次保护了以色列一回。
而埃及这么主动,提出建立阿拉伯版北约,也是出于对国家安全焦虑。目前以色列控制加沙地带,野心越来越大,以色列议员已经访华占领河西岸,而下一步,与以色列接壤的埃及西奈半岛,可能直接成为以色列下一个目标。不得不防范,因为历史上以色列对西奈的领土野心就爆发过冲突。
![]()
这只是其一,其二,还是加沙地带的持续冲突,让大量难民无家可归,涌向了西奈半岛,给埃及带来巨大社会负担和边境管控危机。以色列还扬言对身处开罗的哈马斯领导人实施暗杀,这些都增加了塞西政府的安全忧虑。
其三,还是埃及太着急了,他如果先约几个志同道合的国家,把这个事先做起来,他们就是原始成员国,如果真的能保护自己,又能安全的发展经济,其他国家看见了,自然就会根据自己的情况申请加入
但无论如何,此次“阿拉伯版北约”的失败,再次证明了阿拉伯国家之间缺乏足够互信,且各国安全优先事项差异巨大,难以形成有效统一的军事架构。这也为美国分化地区国家,提供了可乘之机。
未来阿拉伯国家能否突破地缘政治束缚,建立真正自主的安全架构,仍然是一个未知数。但可以肯定的是,美国绝不会允许一个威胁以色列的强大军事联盟的出现。只要阿拉伯世界内部还存在分歧,美国就将继续扮演“保安队长”角色,让任何阿拉伯北约都彻底泡汤。还是那句话,地区国家不摆脱对美国的依赖,无论是发展还是安全,都无法自己做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