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张楠楠刑事律师团队再传捷报——由张楠楠律师、李嘉诚律师代理的一起诈骗罪二审案件,经有效辩护,二审法院最终以“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为由裁定撤销原一审判决,发回重审。这起一审判处十年三个月有期徒刑的案件,在张楠楠刑事律师团队二审介入后“扭转乾坤”,迎来了关键转机。
一、案件背景
2024年7月,被告A某因生意周转,需要资金,向某助贷公司申请贷款,但助贷公司告知A某信誉不足,需要信誉好的亲朋好友来担保,于是找来了B某,并顺利取得贷款。但A某后来才知道助贷公司是用B某的名义向银行借的款,于是A某和B某商量,继续由B某还款,A某每月按时向其转钱。7月底A某因为心情不好,有3天没有接B某的电话,B某遂报案,A某被刑拘。
一审法院最终认定A某构成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年三个月。
![]()
A某不服一审判决,坚决提起上诉。A某家属当即委托张楠楠刑事律师团队,律师团队介入后,通过会见当事人、调查取证、申请关键证人出庭等一系列精细化工作,先后会见当事人十余次,法官当面听取辩护人意见2次,电话沟通无数,提交书面辩护意见4份,最终推动二审法院作出以“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为由发回重审的裁定。
![]()
二、争议焦点与破局
团队接手后马上开展研判,发现本案的争议焦点实际上在一审判决中都没有回应,反而将一起普通的民间借贷纠纷错误地推定为诈骗犯罪,其判决核心基础存在重大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错误。
团队经研讨后认为,一审判决的问题在于:未能遵循罪刑法定原则和刑法谦抑性原则,混淆了民事违约与刑事犯罪的界限,未能查清核心事实,并错误地推定上诉人A某具有“非法占有目的”的主观故意。
本案的第一个争议焦点在于,一审法院将A某在短期借款中因客观原因导致的“未能立即还款”和极短时间(不超过四天)的“没有及时回复消息”行为,错误地等同于诈骗罪构成要件中的“非法占有目的”和“逃避债务”。事实上,无论是对B某还是C某的借款,均未明确约定还款日期,且债权人催款时距最后一笔借款发生仅过去十几天,如此短暂的时间间隔,要求A某立即全额偿还数十万元债务,既不符合《民法典》关于无固定期限借款的规定,也严重脱离生活常理。更关键的是,在控告人B某声称的所谓的“失联”前后,A某还在持续向B某和C某进行部分还款,甚至在报案前夕仍有还款行为 。这种客观、持续的还款行为,足以从根本上否定其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的意图和客观上存在“逃避债务”的行为。
此外,辩护人还和A某的家属一起详细梳理了A某到案前的行动轨迹,发现A某曾经主动到派出所说明情况,是因为警官暂时不在派出所所以先离开,回家之前还一起和家人到菜市场买菜,还让家人拍摄了短视频上传到网络上。这种极具生活气息的行动轨迹更是能够说明A某没有刻意逃避债务或者隐匿行踪的意图,一审法院最终认定A某有非法占有目的根本是毫无来源的臆断。
第二个核心争议焦点是,一审法院未能查明涉案数十万元贷款的真实法律关系,存在严重的程序违法。该笔巨额贷款是通过一家助贷公司以B某名义办理。一审法院对该助贷公司收取高达18%服务费、可能存在诱导或协助欺诈的重大嫌疑视而不见,既未依职权调取关键贷款申请材料,也未对该公司的具体角色进行审查。辩护团队认为,此举导致案件基本事实不清,遗漏了可能构成犯罪的主体。本案的真相或许并非A某诈骗B某,而可能是助贷公司、B某与A某共同涉嫌骗取银行贷款的另一个法律关系。这一关键事实的缺失,直接构成了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事实不清”的发回重审法定事由。
综上,团队的破局思路正是围绕上述两个核心争议焦点展开:一是通过证据链条和生活常识,全面论证A某的行为不符合诈骗罪“非法占有目的”的主观要件,将案件回归其民间借贷纠纷的本质;二是从程序正义角度切入,指出一审法院未依法查明关键事实,遗漏了可能存在的犯罪主体,为二审法院发回重审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依据。正是这一精细化、多维度的辩护策略,最终推动二审法院依法作出“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发回重审裁定,为A某争取到了纠正错误的宝贵机会。
三、案例启示
这一裁定结果,为A某案件量刑带来了新的转机,也彰显了我国司法体系中二审纠错机制的重要价值。案件发回重审,意味着后续将重新对案件事实和证据进行全面梳理和审查,A某有了重新获得公正判决的希望。
目前,本案已进入一审重审程序。张楠楠刑事律师团队将继续围绕案件事实与法律适用,为当事人争取公正裁判。这起案件也再次证明:在刑事辩护中,每一个细节的核查、每一份证据的挖掘,都可能成为扭转案件走向的关键。坚守专业,方能为当事人在法律框架内争取最大权益!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件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事后,律师的专业表现获得了委托人的高度认可,委托人专程向两位律师赠送锦旗。
![]()
张楠楠律师团队在刑事辩护领域深耕多年,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本案的圆满结局再次证明,面对复杂的刑事案件,只有依托扎实的法律功底、敏锐的证据分析能力和坚定的辩护决心,才能为当事人争取到最佳权益。未来,团队将继续以高水准的法律服务,为更多客户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让每一个案件都能在法律的框架内得到公正地对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