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可以是兄弟
如今却是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当蔡国强的「升龙」烟花在热龙乡的山脊点燃时,他就陷入了万劫不复。
如果是在2019年前,可能没问题。但现在,民气变了。
因为年轻人的日子不好过,没人受得了你的繁花似锦。
他不会迎来欢呼,只会被迎头痛击。
不管是以环保的名义,还是审丑。
不过确实是丑。
但又不是今天才丑,是一直丑。
用一位朋友的话说,蔡国强,不就是秉承着老家闽南那地方「探大甲、起大厝、娶水嫫」的暴发户粗暴审美么?
当然,这三句话也可以是四句:「起大厝,开豪车,生男仔,娶细姨」。
是的,年轻人拒绝炫富式「傲慢」。
连带着,始祖鸟这个收购自境外的户外品牌,也陷入了深海。
这当然不是孤例,有港媒说,国外品牌在中国陷入「文化傲慢」的批评,是年轻人对暴富、投机的反击。
![]()
但事实上,蔡国强本是聪明的「投机者」。
这场秀以「升龙」命名,既呼唤圣人出,也体现在「升」的动词上,那是一种旭日东升的意象。
呼唤谁、致敬谁,不是一目了然?
就如同他的名字「国强」那样,意蕴丰富。
可惜年轻人有气,那就拍到马腿上了。
于是国家队也只好装看不懂,跟着批评。
而同样的项目,我一位写过家传的传主,就在敦煌的沙漠里也搞过,却赢得了喝彩。
而连他自己都觉得,在沙漠里植树,那才是真正的破坏仅有的水资源。
有人说,同样是环境事件,难道一场烟花的环境影响难道会大于超大水电?
或许只是,有些敢批评,毕竟是针对半个外人的。
而有些不敢批评,毕竟是领导干的。
费尔巴哈曾说:「我们周围有光也有颜色,但是我们自己的眼里如果没有光和颜色,也就看不到外面的光和颜色了。」
这场烟花争议背后的批评者各怀心思,明面上是环保意识与文化自信同时觉醒,但里子却是更复杂的对外来影响既敏感又警惕。
以及没有来由的怒气。
新华视评若有所指:「真正的敬畏,从不是在人间净土搞行为艺术,而是学会在自然面前保持谦卑和沉默。」
但这个迎合也未必能赢得年轻人的喝彩。
还是那句话,年轻人的反感,不是他讲出来的那个。
也许国社也明白,但他也讲不出来。
就像那些曾经骨肉分离的两岸亲人,明明想念,却不敢表达。
知道对方的地址,信却写了又撕。
明明知道对方处于危难之间,自己一封信就能说明,但却不能说,因为自己正在被蒋氏「老大哥」看着。
历史就这样在平静的水面下挣扎,偶尔会将蔡国强这样的投机者抛出水面,亮出光身子。
为什么从南宋起,浙江人既会读书又会做生意?家风传播的脉络,无法想像:
◆ 推荐阅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