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印度邻国联手背后,莫迪算盘打错了,中国没上当,早有布局留后手

0
分享至

据观察者网报道,巴基斯坦副总理兼外长达尔近日访问孟加拉国,双方签署六项合作协议,这一"历史性访问"让不少人感到意外。

更让人关注的是,几乎同一时期,中印关系也出现缓和迹象,王毅外长时隔三年多访问印度。

两件事凑在一起,南亚的外交格局似乎正在悄然变化。对于一直想在南亚当"老大"的印度来说,这样的变化可能并不在莫迪的预期之中。



孟巴突然握手言和

说起孟加拉国和巴基斯坦,这俩国家的关系历史上一直挺复杂。1971年孟加拉国独立战争后,两国基本上就是"老死不相往来"的状态,官方层面的交流少得可怜。可是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情况开始有了变化。

去年11月,两国的私人贸易商率先打破僵局,开始直接进出口贸易。到了今年1月,两国商业航班和货运直航也恢复了。这次达尔访问孟加拉国,更是一口气签下了六个合作协议,连官员互免签证都安排上了。这个速度,确实有点出人意料。



要知道,孟加拉国长期以来在很多问题上都受印度影响。印度作为南亚最大的国家,一直把周边这些国家当成自己的"势力范围"。孟加拉国想跟谁合作,怎么合作,印度都要插一嘴。现在孟巴两国这么快就走到一起,而且还是在中国的推动下,印度心里肯定不好受。

从数据上看,孟加拉国2024年的GDP大约是4600亿美元,巴基斯坦则是3470亿美元。两国经济体量加起来已经不小,如果真的深度合作,对地区经济格局肯定会产生影响。更关键的是,这两个国家都跟中国保持着良好关系,这就让印度更加紧张了。



孟巴两国的合作潜力其实一直存在,只是过去被各种政治因素拖累。孟加拉国是纺织品出口大国,年出口额超过400亿美元,而巴基斯坦在棉花种植和纺织原料方面有优势。两国如果在这些领域深度合作,完全可以形成产业链互补。印度之前一直通过各种手段阻挠这种合作,现在看来效果并不理想。

中国的多线作战

很多人可能会好奇,中国怎么能同时处理好跟这么多南亚国家的关系?答案其实不复杂,就是一个字——"诚"。

中国跟巴基斯坦的关系大家都知道,"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不是说着玩的。中巴经济走廊这些年建设的项目,从瓜达尔港到喀喇昆仑公路,实实在在改善了巴基斯坦的基础设施。



据公开数据,中巴经济走廊项目总投资超过620亿美元,涵盖能源、交通、工业园区等多个领域。仅在能源项目上,就帮助巴基斯坦新增发电能力超过5000兆瓦。

跟孟加拉国的合作也是如此。中国长期给孟加拉国贸易优惠,还帮助建设了不少基础设施项目。帕德玛大桥、达卡地铁等重大工程,都有中国企业的身影。

今年年初,两国还实现了1971年以来第一次政府间直接贸易,就是那笔5万吨大米的交易。这些合作都不是临时起意,而是一点一滴积累出来的信任。



中孟巴三方副外长会晤在昆明举行,三国在经贸、区域安全等领域达成了共识。这种三方合作模式很有意思,既保持了中国与孟巴各自的双边友好关系,又创造了一个新的合作平台。从战略角度看,这确实算是中国在南亚的一个重要布局。

中国在南亚的合作理念跟印度有本质区别。印度总想当南亚的"老大哥",动不动就对邻国指手画脚,有时候甚至会直接干涉别国内政。



之前孟加拉国就明确要求印度管住那些逃到印度、还在搞损害孟方利益的政治人物,这说明两国之间矛盾不少。相比之下,中国强调平等合作,尊重各国主权,不搞那种居高临下的姿态。

这种理念差异在具体合作中体现得很明显。印度跟邻国合作时,经常会提出一些附加条件,要求对方在某些问题上配合印度的立场。

而中国的合作更纯粹,主要关注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政治色彩相对较淡。这也是为什么南亚国家更愿意跟中国合作的原因。



中印缓和的背后

说到中印关系的缓和,很多人觉得这是印度"示好"的结果。王毅外长访问印度,两国在边境管控、经贸合作等方面达成了一些共识,看起来确实像是双方各退一步的理性选择。

但如果仔细分析会发现,这种缓和更多是基于现实考量。印度经济要发展,离不开外部合作,特别是在供应链和市场准入方面。加上美国在贸易政策上的不确定性,印度不得不重新调整外交策略。2024年中印双边贸易额达到1360亿美元,这个数字本身就说明了两国经济联系的紧密程度。



印度现在面临的经济压力不小。虽然GDP增长率还不错,但制造业发展滞后,就业压力巨大。印度想要实现"印度制造"的目标,需要大量的技术转移和产业链配套,而中国在这方面有明显优势。这也是为什么印度最近对中国投资和技术合作态度有所松动的原因。

不过,中印关系的缓和并没有改变中国在南亚的整体合作框架。中国跟孟加拉国、巴基斯坦的合作一直按照自己的节奏在推进,丝毫没有受到中印关系变化的影响。这就是很多人说的中国留的"后手"。



从地缘政治角度看,中国的这种布局确实很聪明。既不搞对抗式的竞争,也不搞排他性的联盟,而是基于各国的共同利益,推动多元化合作。这种理念不仅符合中国自身发展的需要,也契合了南亚各国希望多元化合作的愿望。

中国在处理南亚关系时还有一个优势,就是不会因为跟某个国家关系的变化而影响跟其他国家的合作。中印关系缓和了,中国不会因此冷落巴基斯坦;中巴关系好,中国也不会因此拒绝跟印度合作。这种平衡外交让南亚各国都觉得跟中国合作比较踏实,不用担心被突然抛弃。



南亚新格局

从目前的情况看,南亚地区正在形成一种新的合作格局。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倡议,与南亚各国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据统计,截至2024年底,已有南亚地区的6个国家加入了"一带一路"倡议,涵盖的项目总投资额超过1000亿美元。

这种多元化的合作模式对地区稳定发展是有好处的。各国都有更多选择,不用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对孟加拉国和巴基斯坦来说,跟中国合作能够获得技术、资金和市场支持,对自身发展很有帮助。



当然,这种变化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印度肯定不会轻易接受自己在南亚影响力被"稀释"的现实,未来可能会采取一些反制措施。但从长远看,合作共赢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任何试图阻挠地区合作的做法都不会得逞。

中国在南亚的布局体现了一种新的外交理念,就是通过平等合作、互利共赢来处理国际关系。这种理念不针对任何第三方,而是致力于为地区发展创造更多机遇。随着中孟巴三方合作的深入推进,以及中印关系的理性调整,南亚地区有望形成更加开放、多元的合作格局。



对于印度来说,与其担心自己的"地位"被动摇,不如积极参与到地区合作中来。毕竟,在全球化的今天,单打独斗已经不是明智选择,只有通过合作才能实现共同发展。南亚各国都有自己的发展需求,也都有参与地区合作的权利,这是任何国家都无法阻挡的历史潮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台风登陆!停课!停运!至于深圳天气......

台风登陆!停课!停运!至于深圳天气......

深圳晚报
2025-11-04 14:31:34
赵鸿刚回应出手绵软:被打太阳穴眼睛看不清,害怕犯规不敢瞎发力

赵鸿刚回应出手绵软:被打太阳穴眼睛看不清,害怕犯规不敢瞎发力

杨华评论
2025-11-04 14:32:51
日本连开3枪,全方位反华?王毅开始上场,第一击就让日本老实了

日本连开3枪,全方位反华?王毅开始上场,第一击就让日本老实了

田园小归
2025-11-04 09:11:29
86岁老人随口乱说代号,儿子上报后,国安领导:马上接通中央部委

86岁老人随口乱说代号,儿子上报后,国安领导:马上接通中央部委

知鉴明史
2025-10-23 14:01:49
雷军这波“自杀式公关”,暴露了小米的流量焦虑

雷军这波“自杀式公关”,暴露了小米的流量焦虑

热点菌本君
2025-11-02 15:26:23
日本人全球最长寿,这5种食物,他们顿顿都要吃,你吃过几种

日本人全球最长寿,这5种食物,他们顿顿都要吃,你吃过几种

削桐作琴
2025-11-03 19:29:12
A股:股民请系好安全带,主力不演了,周三将迎来更大级别动作?

A股:股民请系好安全带,主力不演了,周三将迎来更大级别动作?

好贤观史记
2025-11-04 16:56:18
俄媒揭秘红军城乌军行动失败原因

俄媒揭秘红军城乌军行动失败原因

参考消息
2025-11-04 11:19:08
祝贺,两名参加苏超的小将入选U18国足本月集训名单

祝贺,两名参加苏超的小将入选U18国足本月集训名单

懂球帝
2025-11-04 12:54:22
下一个恒大?前中超冠军赛季资金断裂:背后集团亏损近10亿!

下一个恒大?前中超冠军赛季资金断裂:背后集团亏损近10亿!

邱泽云
2025-11-04 13:59:21
从确诊到去世仅15天,“央视最帅主持人”的遭遇为人们敲响警钟

从确诊到去世仅15天,“央视最帅主持人”的遭遇为人们敲响警钟

银河史记
2025-11-03 19:31:33
重磅:乌克兰摧毁莫斯科军车!破坏红军村运输补给

重磅:乌克兰摧毁莫斯科军车!破坏红军村运输补给

项鹏飞
2025-11-03 19:31:43
从年薪30万到月薪低保:北京央企设计院降薪潮下的生存困境

从年薪30万到月薪低保:北京央企设计院降薪潮下的生存困境

悟话八门
2025-11-03 23:28:21
爸爸去哪儿6孩子现状:子承父业、进国家队、国外读书,个个不同

爸爸去哪儿6孩子现状:子承父业、进国家队、国外读书,个个不同

书雁飞史oh
2025-11-04 17:26:59
DeepSeek预测:2030年,300万的房子值多少钱?结果让人很意外

DeepSeek预测:2030年,300万的房子值多少钱?结果让人很意外

巢客HOME
2025-11-04 08:10:03
学生买淀粉肠被副校长拔走车钥匙,学校再通报:其停放车辆影响出行,劝离未果;双方均有不当,已互相谅解

学生买淀粉肠被副校长拔走车钥匙,学校再通报:其停放车辆影响出行,劝离未果;双方均有不当,已互相谅解

鲁中晨报
2025-11-04 16:11:06
“史上最长”春节假期来了!连休9天,腊月二十八和除夕均放假

“史上最长”春节假期来了!连休9天,腊月二十八和除夕均放假

极目新闻
2025-11-04 17:20:10
中芯国际工厂内的光刻机快撑不住了,800亿美元设备恐变废品?

中芯国际工厂内的光刻机快撑不住了,800亿美元设备恐变废品?

普陀动物世界
2025-11-04 14:51:32
南师附中男生跑200米猝死,最后要颗糖看哭人!3个细节戳痛家长

南师附中男生跑200米猝死,最后要颗糖看哭人!3个细节戳痛家长

八斗小先生
2025-11-04 09:36:46
德媒:面对美军进逼,委内瑞拉亮出俄制武器

德媒:面对美军进逼,委内瑞拉亮出俄制武器

参考消息
2025-11-03 19:22:07
2025-11-04 18:56:49
百科密码 incentive-icons
百科密码
专注趣味科普人文百科。
2642文章数 550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上海一老小区居民因加装电梯引争执 调解时一老人猝死

头条要闻

上海一老小区居民因加装电梯引争执 调解时一老人猝死

体育要闻

27岁热刺门将,夺冠后退役当导演

娱乐要闻

爸爸去哪儿6孩子现状,个个不同

财经要闻

作价40亿美元!星巴克中国易主

科技要闻

硅谷甄嬛传:奥特曼优雅挑衅马斯克狠狠回击

汽车要闻

把海岸诗意织进日常 法拉利Amalfi重塑超跑生活方式

态度原创

教育
艺术
数码
手机
公开课

教育要闻

L1寒·春︱情绪管理、接纳自我、理解他人...6-7岁孩子需要学的这里都有

艺术要闻

何镜堂院士出手!广州再添150米新地标

数码要闻

600多元起,这些热门AMD主板千万别错过

手机要闻

消息称三星Galaxy S26系列手机将涨价,DRAM供应链短缺成主因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