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弃用复原乳背后,中国乳业大升级

0
分享至

来源:界面新闻

文|巨潮 谢泽锋
编辑|杨旭然

从“喝上奶”迈向“喝好奶”,中国乳业又通过产业政策的升级,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9月16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灭菌乳》第1号修改单正式实施,要求灭菌乳(常温纯牛奶)只能使用生牛(羊)乳为原料,不得添加其他原料,不得用复原乳加工制备。

这契合了当下国民消费升级,以及对健康的更高要求。也是中国乳制品升级的重要一跃,也将进一步提升国产乳品的品质与市场竞争力。

放眼全球,欧美澳等多数发达国家(地区)都有类似不允许在灭菌乳中使用复原乳的要求,只有在奶源匮乏的地区,或遭遇极端灾害时,才可恢复复原乳的供应,且只能用于公共应急。

我国这一新规落地,相当于再次提高了行业准入门槛,并实现了与国际主流标准的接轨。与此同时,也给乳制品行业带来新的经营规范,有望彻底出清依赖复原乳还原的中小企业,坐拥优质奶源的头部乳企将充分受益于本轮行业标准的进一步提升。

复原乳这个过渡时期的产物,正在被更加清晰地进行管理和界定,人们也必然会对其产生更理性的认知。无论是对中国乳制品,还是对于大型乳企来说,这都可称得上是一个利好。

01 过往

复原乳又称“还原乳”或“还原奶”,是指以奶制品为原料,主要为浓缩乳(炼乳)或乳粉,通过添加适量的水,再次还原为与生鲜原乳中水、固体物比例相当的乳液。旺仔牛奶、AD钙奶都是知名产品的代表,配料也都标明为全脂乳粉。

浓缩乳或乳粉是由牛奶浓缩后干燥制成的。也就是说,复原乳是一次对牛奶的再还原过程。生鲜乳通过第一次加工成奶制品(乳粉),第二次加热处理后复原为乳汁。需要注意的是,工业化复原过程与家庭冲调奶粉有所不同。

中国农村杂志社就曾报道,使用复原乳的产品经历了多次热加工,一些对热敏感的营养成分,如免疫球蛋白、活性酶、乳铁蛋白、活性钙等容易在加工过程中损耗。复原乳中β-乳球蛋白功能已完全丧失,而免疫蛋白在复原乳中已检测不到了。

美国农业部则是对比了生鲜乳、巴氏杀菌乳、UHT灭菌乳及复原乳中的营养元素,结果表明,总蛋白、钙、维生素A、维生素D的含量差异不明显,但复原乳中的维生素B、维生素C、泛酸等含量最低。

而且,多次工业加热也会提升对人体有危害的副产物的生成概率。

早在2005年,我国首次对复原乳亮出“黄牌”,出台《复原乳标识标注通知》,要求含复原乳产品都必须明确标注比例,包括灭菌乳、酸奶等。

202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完善液态奶标准",规范复原乳标识;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明确部署落实灭菌乳国家标准,3月27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灭菌乳》第1号修改单正式发布,于9月16日起正式实施,相当于给予企业6个月的过渡期。

新旧国标差异明显,原标准允许标注含复原乳比例,新规则彻底封死了灭菌乳使用复原乳的通道,并严格规定只有100%生乳为原料的产品才能标注"纯牛奶",复原乳进行调制乳管理,酸奶、奶酪、冰激凌等产品仍可使用复原乳,但必须明确标注。

需要明确的是,复原乳并非“劣质产品”,更经济适用且易于运输,营养物质和生牛乳差别不大。复原乳作为一种历史阶段性产物,为提升国民健康做出过贡献。

比如,娃哈哈AD钙奶诞生于1996年,那个年代很多农村孩子连牛奶都难得一见,AD钙奶提供一定的维生素和钙质,且价格亲民,成为农村儿童的营养补充。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之后,我国乳制品产业已经相当成熟,奶源条件良好,现代化牧场、现代化工厂、现代化冷链物流体系日臻成熟,已经具备了让消费者喝上更高品质牛奶的条件,居民的主要诉求已经从“喝上奶”向“喝好奶”转变。

经过整整20年,复原乳这一阶段性产物已经到了被更多替代的历史时期。

02 升级

历史上,美英澳等国因牛羊养殖优势,形成饮用奶产品的膳食习惯,二战后日本提出“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行动推广饮奶,日本人均饮奶量至今为我国2倍;英国前首相邱吉尔在二战重建时说:“没有什么投资比向孩子们提供牛奶更为重要。”芬兰、印度等国家也通过立法普及国人饮奶,提高国民体质。

乳制品在我国居民饮食需求中占比始终偏低,奶酪、奶油等品类更鲜见于菜谱中。《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居民每人每天应摄入乳制品300-500克,大概每天一盒牛奶,但六成国人未达到标准。

2022年,我国居民乳制品消费量(折合生鲜乳)为42千克,仅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3,亚洲水平的45.3%,欧美发达国家的1/7,未来仍有很大的消费增长空间。

此次国标的修改,是有助于扩大乳制品消费的举措——通过提升乳品的品质激活消费潜力。给行业带来一次供给侧优化,也有助于提振低迷的生鲜乳市场。

2024年我国年产牛奶4079万吨,相比2000年的产量已经增加了近四倍,但同比2023年略有下降,并且远低于印度(2.4亿吨)和美国(1.04亿吨)的牛奶产出规模。


在供给端,近三年来国内原料奶的供应一直处于过剩状态,原奶价格持续下行。标准升级,无疑将掀起一次供给优化,淘汰掉一部分进口奶粉,有助于原料奶价格筑底企稳; 消费端,我国乳制品市场长期以液体奶为主。其中灭菌乳消费占比最高,即人们口中的“常温奶”、“纯牛奶”,伊利金典、蒙牛特仑苏均属于此类。

当前我国早已迈过了消费普及阶段,来到了消费升级的关键路口,消费者愿意为纯天然、高品质的乳制品付高溢价,且“零添加”牛奶成为新宠,类似于无糖茶饮(东方树叶)的兴起。

新规实现了与主流国际标准的接轨,也强制提升了灭菌乳的品质。这与消费者追求更纯粹、更健康的夙愿同频共振。购买牛奶时,人们无需再翻阅晦涩难懂的配料表,只需认准灭菌乳即可安心购买到“真纯奶”。

长远来看,通过这次变革,可以倒逼行业走向以品质为竞争力的新阶段,既迎合了消费者的需求变化,更支撑了未来中国乳制品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03 退场

一场全新的洗牌,实际上已经在乳制品行业中拉开序幕。

国标新规的出现,彻底抹除了借用“复原乳”来制作纯牛奶的灰色操作空间,过往通过购买复原乳、奶粉以降低成本的中小型乳企,要开始面临巨大的转型压力。

新规之下,这些企业必须寻找到优质牧场供应商,重新构建生乳供应链,或全部转为调制乳、乳品饮料等其他品类,否则就要被无情淘汰。

此前还有一些使用复原乳生产的灭菌乳进口至国内,修改单正式实施后,这类产品也会被彻底“封死”。

正本清源,无疑有利于大型头部乳企。

在大规模优质奶源供应基础上,伊利、蒙牛等企业早已布局高端乳制品,蒙牛“特仑苏”和伊利“金典”都已是200-300亿元的超级大单品,分别成为高端市场和有机奶市场冠军。

但对于行业里的中小企业来说,自建优质奶源供应链难度巨大——牧场投资需大笔资金,认证门槛高,非有机奶场基本需要3年时间才能转为有机奶场。

此次新规未完全禁止复原乳,其仍可用于酸奶、乳品饮料等品类。但变化的出现,相当于给消费者进行了一次知识普及。可以预见的是,人们的消费选择也会因此发生变化。

我国液态奶大致可分为巴氏杀菌乳、灭菌乳、调制乳、发酵乳四大类,前两者目前已经完全禁用复原乳,调制乳、发酵乳尚未禁止,但许多大厂已经逐渐摒弃复原乳。

目前多家行业企业已经开始力推无糖酸奶,配料仅有生牛乳、乳酸菌,用赤藓糖醇代替部分甜味。可以看出,复原乳产品在中国的发展,实际上已经进入到一个衰退的阶段。

甚至可以说,在条件成熟时复原乳彻底离开消费市场,也并非不可能的事。

04 写在最后

纵观过往,复原乳的使用历史,就是一部我国乳业工业规模和技术跃进的历史。

上世纪90年代,我国奶源较少,常温奶技术尚未成熟,而复原乳耐储存、运输方便,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奶制品消费问题。但到了2025年,我国生乳供应已经相当充足,甚至出现阶段性的过剩,因此已经不再需要低端替代品。

中国乳制品行业经过多年的奋起追赶,已经改天换地。当前我国规模化牧场生鲜乳菌落总数、体细胞数等核心指标都已经全面优于欧盟标准,连续17年抽检合格率100%,乳蛋白、乳脂肪含量甚至已经远超欧盟基准线。

技术、安全、规模三大指标全面成熟的当下,复原乳确实是时候“光荣退休”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祖院长原配护士长高颜值照流出,气质不输曾医生,发声原谅丈夫

祖院长原配护士长高颜值照流出,气质不输曾医生,发声原谅丈夫

文史道
2025-11-11 06:45:03
“央行规定5万,建行加码到1万”?律师取钱被追问用途 已拒绝建行道歉,并控告违法行为

“央行规定5万,建行加码到1万”?律师取钱被追问用途 已拒绝建行道歉,并控告违法行为

大风新闻
2025-11-10 17:49:08
认真刷完曾医生和祖院长的视频,谁看了不说一句窒息?

认真刷完曾医生和祖院长的视频,谁看了不说一句窒息?

诗意世界
2025-11-10 18:51:56
“中考分流,越分越差”,高中物理老师吐槽:学生连5cm都不知道

“中考分流,越分越差”,高中物理老师吐槽:学生连5cm都不知道

熙熙说教
2025-11-10 20:15:52
创60年首人纪录!东契奇场均37+9+9过于无解 独行侠内乱因他而起

创60年首人纪录!东契奇场均37+9+9过于无解 独行侠内乱因他而起

颜小白的篮球梦
2025-11-11 11:24:56
万红,拟破格提拔

万红,拟破格提拔

鲁中晨报
2025-11-11 09:47:01
国家发改委主任郑栅洁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就“十五五”时期服务业发展听取意见建议

国家发改委主任郑栅洁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就“十五五”时期服务业发展听取意见建议

界面新闻
2025-11-11 13:14:58
敢碰台湾问题?中国驻日大阪总领事警告日本:勿忘 “敌国条款”!

敢碰台湾问题?中国驻日大阪总领事警告日本:勿忘 “敌国条款”!

不掉线电波
2025-11-11 11:08:03
某国企员工长期访问境外反华网站,观看涉我政治谣言视频并下载传播,被国家安全机关依法逮捕

某国企员工长期访问境外反华网站,观看涉我政治谣言视频并下载传播,被国家安全机关依法逮捕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0 14:29:12
为什么鸡蛋不能放冰箱?专家:这6大原因是关键,看后涨知识了!

为什么鸡蛋不能放冰箱?专家:这6大原因是关键,看后涨知识了!

简食记工作号
2025-11-09 00:14:11
曾某远没原配漂亮!对比照曝光,祖某也并不爱她,坐姿说明一切

曾某远没原配漂亮!对比照曝光,祖某也并不爱她,坐姿说明一切

子芫伴你成长
2025-11-09 22:05:23
太荒唐了!湖南人民医院事件原因流出,视频拍摄者竟然是他

太荒唐了!湖南人民医院事件原因流出,视频拍摄者竟然是他

平老师666
2025-11-10 12:52:30
央视网揭"远洋捕捞"实质:地方政府没钱了,抓商人搞钱

央视网揭"远洋捕捞"实质:地方政府没钱了,抓商人搞钱

爆角追踪
2025-11-11 12:15:25
“家里已经供不起我上班了!”父母无奈哭诉,成2025年最大的笑话

“家里已经供不起我上班了!”父母无奈哭诉,成2025年最大的笑话

妍妍教育日记
2025-11-09 10:44:07
全面反华?欧盟连开3枪,要对中国资产下手了,中方已做最坏打算

全面反华?欧盟连开3枪,要对中国资产下手了,中方已做最坏打算

现代小青青慕慕
2025-11-10 07:34:09
男子追赶偷狗贼遭棒击并被毒针射死,15年后一主犯仍在逃,受害者儿子:想为父亲申报见义勇为

男子追赶偷狗贼遭棒击并被毒针射死,15年后一主犯仍在逃,受害者儿子:想为父亲申报见义勇为

极目新闻
2025-11-11 09:22:54
优酷的会员数跌破一亿,不是因为没剧,而是没人愿意为平庸买单了

优酷的会员数跌破一亿,不是因为没剧,而是没人愿意为平庸买单了

现代春秋
2025-11-10 15:40:04
常州回应儿子暴打93岁母亲:当地正在调查此事

常州回应儿子暴打93岁母亲:当地正在调查此事

极目新闻
2025-11-11 12:42:20
稀土的现实与想象

稀土的现实与想象

阿罗汉不约
2025-11-09 14:29:08
偷拍者的镜头精准无误!

偷拍者的镜头精准无误!

蜻蜓世音
2025-11-09 12:22:16
2025-11-11 13:36:49
新浪财经 incentive-icons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是一家创建于1999年8月的财经平台
1341218文章数 443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财经要闻

南昌三瑞智能IPO:委外代工模式存疑

头条要闻

取钱被追问用途律师:已拒绝建行道歉 向监管部门控告

头条要闻

取钱被追问用途律师:已拒绝建行道歉 向监管部门控告

体育要闻

重返诺坎普!梅西:希望有一天能回来

娱乐要闻

何超莲窦骁真的没离婚?

科技要闻

苹果新品惨败,产线拆光、二代搁浅!

汽车要闻

盈利"大考",汽车智能化企业的中场战事

态度原创

数码
房产
健康
手机
艺术

数码要闻

“轻”到不像实力派?慧天 X5 商用本评测:别被它的重量骗了

房产要闻

封关倒计时!三亚主城 2.3 万 /㎡+ 即买即住,手慢无!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手机要闻

全球首发2nm芯片!三星Galaxy S26+渲染图出炉

艺术要闻

田英章日常书信曝光,字迹开阔惊艳人心!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