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建筑业那点事儿)
考完试出来,不少人说今年的一建太简单了。
法规和经济确实比往年温和,经济计算量虽大,但题目都中规中矩,管理也比去年平和,只是冷不丁冒出英文题,对英语弱的考生直接卡住。
实务科目倒是呈现两种景象,常年在工地的人觉得简单,课本外的工地现场实际经验帮了大忙,而那些靠背书和刷题备考的,反而觉得难下手。
![]()
整体风评是简单,但这种简单更像一种筛选,它把真正的难点集中在了几个特定的科目和题型上,形成了一种一边倒的局面,你会就是会,不会的连题目都读不懂。
机电专业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像空分制氧、变压器绕组、吊索拉力这类题目,已经超出了很多考生的日常知识储备。
很多人考完反应,连题目的意思都没能完全理解,更别说作答了。这对于非本专业出身的考生来说尤其困难,感觉复习范围像万金油,漫无边际,甚至怀疑是不是超纲了。
考场上那种无从下手的无力感,比遇到复杂的计算题更让人沮丧。
水利专业的情况则另一种无奈,考生们花了大量精力背诵围堰大坝、各种表格识图、安全加高、预付款计算等认为是重点的知识,结果发现选择题根本不着重考这些。
试卷上大量出现的是混凝土浇筑的细节、应急预案的制定、安全措施的实施、技术交底的流程,甚至考了相对冷门的疏浚工程。
这种强烈的反差让很多人觉得复习方向完全错了,考题出得过于偏门,纯粹是为了区分而区分,失去了考核主要知识点的意义。
但一个关键的事实是,尽管考生感觉题目偏难,最终的通过率却不会因此发生大幅波动,这个比率每年基本上是预设好的。
考试的底层逻辑从来不是看你绝对分数有多高,而是看你是否跑赢了足够多的竞争对手,题目难,大家都难;题目简单,竞争反而可能更激烈,因为容错率变低了。
一建考试走到现在二十年,它作为行业主流证书的地位已经维持了十几年,无论是实际执业还是证书价值,它都曾是标杆。
但时代在变,没有哪本证书能永远保持巅峰状态,我们必须正视的现实是:
常规大专业如建筑、市政的证书价值已经大幅回落,而像机电、水利这类应用领域更广或项目周期更长的专业,其证书价值显现出更强的抗跌性。
整个工程行业或许会进入调整期,但不会消失,随之而来的是证书整体价值的理性回归,我们能做的,就是适应这种变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