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一个日本人的20年赎罪路:他为什么要在中国专演"鬼子"?

0
分享至

导语

2025年9月18日,电影《731》上映。

银幕上,穿着日军制服的中年男人冷酷地下达着屠杀命令,那张脸让无数中国观众咬牙切齿。

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个演员叫平田康之,是个地道的日本人。

更少有人知道,他已经在中国演了20年的"鬼子",而这一切,都源于他父亲80多年前犯下的罪孽。



01

1958年,平田康之出生在东京一个普通家庭。

小时候的他和所有日本孩子一样,对战争的记忆只停留在教科书上那些模糊的描述。

直到15岁那年,一切都变了。

那天,平田康之在家里翻找东西时,无意中发现了父亲的一个旧木箱。

里面有些发黄的照片、军装碎片,还有一本破旧的日记。

好奇心驱使他打开了那本日记。

第一页就让他浑身发冷:

"昭和12年(1937年)12月13日,南京陷落。师团长下令清剿残敌..."

"昭和12年12月15日,今日处理俘虏800余名..."

"昭和12年12月20日,城内已无活口..."

15岁的平田康之看不懂那些军事术语,但他能感觉到字里行间的血腥味。

当他拿着日记去问父亲时,平日温和的父亲突然暴怒了。

"这些东西不该看!"父亲一把夺过日记,"忘掉它们!"

但平田康之忘不掉。

那天晚上,他偷偷去图书馆查资料,终于明白了那些日记的意思。

他的父亲,曾经是侵华日军第16师团的一名士兵,参与了南京大屠杀。

那一夜,15岁的平田康之哭了整夜。

从那以后,平田康之和父亲之间出现了一道无形的墙。

父亲变得更加沉默,经常一个人坐在后院发呆。

有时候,平田康之会发现父亲在深夜里对着那个木箱流泪,

嘴里不停地念叨着:"对不起...对不起..."

平田康之试图和父亲谈论那段历史,但每次父亲都会愤怒地转身离开。

这种沉默的痛苦,像一团阴云笼罩着整个家里。



02

20岁那年,父亲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

医生说,这是战后创伤综合征的表现,很多参战老兵都有类似症状。

"你知道吗?"父亲在病床上握着平田康之的手,

声音微弱,"我这辈子最害怕的就是睡觉。一闭眼,就看到那些中国人的脸..."

这是父亲第一次主动提起那段过往。

"那些都是无辜的人啊..."父亲的眼泪顺着脸颊流下,

"他们有的还是孩子,跟你现在一样大..."

两年后,父亲带着这份痛苦离开了人世。

临终前,他拉着平田康之的手说:"儿子,如果有机会,替爸爸向中国人道歉..."

2000年,42岁的平田康之做了一个决定,去中国。

家人都反对。"你去中国干什么?""那里的人会仇视你的。""你疯了吗?"

但平田康之心意已决。

他要去看看父亲曾经犯罪的土地,要去了解那段真实的历史。

第一次踏上中国土地,平田康之的心情复杂极了。

他先去了南京,站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前,看着那些触目惊心的历史照片,他的腿都在发抖。

"300,000"这个数字像一把刀子扎在他心上。

这意味着30万个鲜活的生命,30万个破碎的家庭。

而他的父亲,就是制造这个数字的凶手之一。

那天,平田康之在纪念馆里待了整整一天。

他仔细看完每一张照片,读完每一段文字。

走出纪念馆时,天已经黑了,他的脸上满是泪痕。



03

在中国的前几年,平田康之只是默默地学习中文,了解那段历史。

直到2003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当时,电视剧《走向共和》正在招募演员,需要一个日本人演袁世凯时期的日本领事。

制片人看到平田康之的简历,觉得他很合适。

"你确定要演这个角色吗?"制片人问,"这可不是什么好人。"

平田康之点点头:"我知道。"

拍摄第一场戏的时候,平田康之紧张得手都在抖。

穿上那套仿制的日军制服,他感觉自己如同回到了父亲的那个年代。

"卡!"导演喊停,"平田先生,你的表情太僵硬了,再来一遍。"

一连NG了十几次,平田康之才找到感觉。

那一刻,他突然明白了自己的使命。

用表演来还原历史,让更多人看到侵略者的真面目。

《走向共和》播出后,平田康之收到了很多观众的反馈。

大部分都是怒骂:"日本鬼子滚出中国!"

"演得这么像,肯定本性就是坏的!"

"看到你就想到那段屈辱历史!"

面对这些怒骂,平田康之没有生气,反而觉得欣慰。

"观众恨我演的角色,说明我演成功了。"

他对朋友说,"我就是要让大家看到,日本侵略者有多可恶。"

但也有一些观众开始理解他。

有个老大爷在拍摄现场找到他,拍拍他的肩膀说:

"小伙子,你演得好。我爷爷就是被日本鬼子害死的,看你演戏,我想起了那些仇恨,但也看到了你的诚意。"

这话让平田康之红了眼圈。



04

2015年,平田康之接到了《伪装者》的邀约,饰演日本特务机关长藤田芳政。

这是他演艺生涯中最重要的一个角色。

为了演好这个角色,平田康之做了大量功课。

他研究了当时日本特务的心理状态,学习了那个年代的日语用词习惯,甚至连走路的姿势都反复练习。

"藤田芳政这个角色很复杂,"平田康之在接受采访时说,

"他有军人的冷酷,也有知识分子的狡猾。我要演出他内心的矛盾和扭曲。"

《伪装者》播出后,平田康之的演技得到了广泛认可。

观众们开始称他为"鬼子专业户",这个称号让他五味杂陈。

"我不介意这个称号,"他说,"如果演坏人能让大家记住历史,我愿意一辈子演下去。"

随着平田康之在中国的知名度越来越高,他在日本国内却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一些右翼分子指责他是"叛徒",说他"没有民族气节"。

甚至有人在网上发布他的个人信息,进行人身攻击。

"为什么要去中国演那些角色?"一个日本记者质问他,"这不是在丢日本人的脸吗?"

平田康之平静地回答:"我演的不是日本人,我演的是侵略者。每个有良知的人都应该谴责侵略行为,不管侵略者是哪国人。"

这番话让那个记者哑口无言。

更大的压力来自家族。

一些亲戚断绝了与他的联系,认为他是在"背叛祖国"。

甚至连母亲都曾经劝他:"康之,你这样做值得吗?"

平田康之没有回答,只是把父亲临终前说的话重复了一遍:"如果有机会,替爸爸向中国人道歉。"



05

如今,平田康之已经67岁了,依然单身。

"有人问我为什么不结婚,"他苦笑着说,"可能是因为我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这件事上吧。"

确实,为了演好每一个角色,平田康之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

他学习中文,研究历史,体验那个年代的生活方式。

每接一个戏,他都要花几个月时间做准备。

"我不是在演戏,我是在还债。"这是他常说的一句话。

20年来,平田康之几乎把所有赚到的钱都用在了慈善事业上。

他资助过贫困学生,向抗战老兵提供过帮助,还向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捐过款。

"钱对我来说只是数字,"他说,"我要用我的行动证明,不是所有日本人都忘记了那段历史。"

2020年,导演赵林山找到平田康之,希望他在《731》中饰演石井四郎。

"这是我拍过的最敏感的题材,"赵林山坦诚地说,"你确定要接吗?"

平田康之毫不犹豫地点头:"我就是为了这样的角色而来中国的。"

为了演好石井四郎,平田康之在哈尔滨侵华日军第731部队罪证陈列馆待了三个月。

他仔细研究那些史料,观看纪录片,甚至连石井四郎的握笔姿势都要模仿得分毫不差。

"这个角色让我痛苦,"平田康之说,

"每天对着那些史料,我都觉得胸口发闷。但越是痛苦,我越要演好,因为只有这样,观众才能感受到那段历史的残酷。"

拍摄过程中,有一场戏是石井四郎下达屠杀命令。

平田康之要用最轻描淡写的语调说出最残忍的话。

"卡!"导演喊停,"平田老师,您没事吧?"

原来,平田康之在说完台词后,整个人都在发抖,眼中含着泪水。

"没事,"他擦干眼泪,"我们继续。"



06

《731》上映后,关于平田康之的讨论在网络上炸开了锅。

反对的声音说:"一个日本人演石井四郎,这不是讽刺吗?"

支持的声音说:"正因为他是日本人,才更能说明问题。他用自己的方式在为历史赎罪。"

有网友扒出了他20年来的演艺经历,发现他几乎只演反派,而且分文不取额外报酬。

"这个日本人不一般,"一个网友评论道,"20年如一日地演坏人,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和坚持?"

也有人质疑他的动机:"会不会是为了在中国赚钱,故意作秀?"

对于这些质疑,平田康之只是淡淡地说:"时间会证明一切。如果我是在作秀,不可能坚持20年。"

2023年,在南京拍戏期间,平田康之遇到了一位特殊的老人。

那是个90多岁的老爷爷,是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

当他得知平田康之的身份后,并没有表现出愤怒,而是拉着他的手说:

"孩子,你父亲的罪不是你的罪。但你能为历史做这些事,我很欣慰。"

老人的话让平田康之泪如雨下。

那一刻,他感觉父亲的灵魂得到了安息。

"那位老爷爷让我明白,"平田康之后来回忆道,

"仇恨可以化解,但历史不能忘记。我要继续走下去,直到再也走不动为止。"

在中国影视圈,平田康之赢得了很多同行的尊重。

导演冯小刚曾经评价他:"平田是个真正的艺术家。他用20年时间只做一件事——让观众记住历史。这种坚持令人敬佩。"

演员张嘉译也曾公开表示:"和平田老师合作,能感受到他对角色的敬畏。他不是在演戏,而是在用生命诠释历史。"

年轻演员胡歌在接受采访时说:"平田老师教会了我什么叫敬业。他对每个细节的要求,对历史的尊重,都值得我们学习。"

尽管得到了很多认可,但平田康之心中的愧疚从未消散。

07

"有时候我会想,我做的这些够吗?"他在一次深夜访谈中说,

"30万条生命,我怎么可能用几部戏就弥补?"

主持人问他:"那你为什么还要坚持?"

平田康之沉默了很久,才说:"因为如果连我都放弃了,还有谁会记得?父亲临终前说,让我替他道歉。但道歉不是一句话就够了,要用一辈子的行动。"

这段访谈播出后,在网络上引起了巨大反响。

很多原本质疑他的网友开始理解他的用心。

让平田康之感到欣慰的是,他的努力正在影响年轻一代。

一个大学生在微博上写道:"看了平田康之老师的故事,我开始反思自己对历史的态度。我们不应该忘记过去,更不应该忽视那些愿意直面历史的人。"

一个日本留学生也发声:"作为日本人,我为平田前辈的勇气感到骄傲。他告诉我们,承认错误、面对历史,才是真正的勇气。"

这些声音让平田康之觉得,自己20年的坚持是值得的。

如今,67岁的平田康之依然活跃在中国的影视圈。

虽然年龄大了,但他的内心依然炽热。

"我还能演几年?"有记者问他。

"只要还能动,我就会继续演下去,"他坚定地说,

"这不仅是为了我父亲,也是为了所有的受害者,更是为了和平。"

最近,他正在准备一个新项目,一部关于慰安妇的电影。

虽然这个题材更加敏感,但他没有犹豫。

"历史的伤口需要被看见,"他说,"只有看见了,才能避免重蹈覆辙。"

结语

20年来,平田康之在中国找到了人生的意义。

他说,中国已经成为他的第二故乡。

"在这里,我不仅是个演员,更是个历史的见证者和传播者,"

他说,"我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让两国的年轻人都能正视历史,珍惜和平。"

他的微博签名是这样写的:"用演技还原历史,用真心祈祷和平。"

这简单的十四个字,概括了他20年来的人生追求。

平田康之这位67岁的日本老人,用20年的时间,演遍了中国荧屏上的"鬼子"。

他用自己的方式,为父辈的罪孽赎罪,为历史的真相发声。

有人说他是"叛徒",有人说他是"英雄"。但对他自己而言,这些标签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他能让更多人记住那段不应被遗忘的历史。

正如他常说的那句话:"我不是在演戏,我是在还债。这笔债,我要用一辈子来还。"

在这个容易遗忘的时代,平田康之用自己的坚持提醒着我们:历史不容忘记,和平需要守护。

也许,这就是一个普通人能为历史、为和平做出的最大贡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H3N2甲流来袭!黄金48小时自救用药怎么选?

H3N2甲流来袭!黄金48小时自救用药怎么选?

齐鲁壹点
2025-11-05 06:04:08
雷军回应造车争议翻车,网友怒喷:标准雷不群说法

雷军回应造车争议翻车,网友怒喷:标准雷不群说法

公子麦少
2025-11-06 14:19:48
赖清德下令实弹备战,蒋万安向大陆表明立场,台独与外部势力暧昧

赖清德下令实弹备战,蒋万安向大陆表明立场,台独与外部势力暧昧

三石记
2025-11-05 21:09:52
1-0!女足世界杯奇迹:首次参赛小组第3出线+杀进决赛,创造历史

1-0!女足世界杯奇迹:首次参赛小组第3出线+杀进决赛,创造历史

侃球熊弟
2025-11-06 07:15:39
起风了!郑丽文第五波人事安排出炉!赵少康面临羁押,连忙求饶

起风了!郑丽文第五波人事安排出炉!赵少康面临羁押,连忙求饶

泠泠说史
2025-11-06 15:20:32
挂满彩旗,福建舰准备接受检阅

挂满彩旗,福建舰准备接受检阅

三叔的装备空间
2025-11-05 16:00:40
白宫这半旗降得是否慢半拍?算是没有破坏规矩?

白宫这半旗降得是否慢半拍?算是没有破坏规矩?

新民周刊
2025-11-06 09:03:12
只要和平,不谈统一,郑丽文让人失望了,蔡正元的话一针见血

只要和平,不谈统一,郑丽文让人失望了,蔡正元的话一针见血

现代小青青慕慕
2025-11-05 09:17:09
郑智接手邵佳一!离开多年重回中超,带黄博文一同执教青岛

郑智接手邵佳一!离开多年重回中超,带黄博文一同执教青岛

小金体坛大视野
2025-11-06 13:27:25
事实证明,“消失”多年的清华才女武亦姝,证实了董卿当年没说错

事实证明,“消失”多年的清华才女武亦姝,证实了董卿当年没说错

千言娱乐记
2025-09-25 20:27:56
5300亿巨头跌落神坛,海天酱油被消费者打回原形,还救得回来吗?

5300亿巨头跌落神坛,海天酱油被消费者打回原形,还救得回来吗?

法老不说教
2025-11-05 17:07:23
最新官宣:即将关闭改造!曾陪伴上海人超70年,满满的回忆!有人特地赶来逛最后一趟!

最新官宣:即将关闭改造!曾陪伴上海人超70年,满满的回忆!有人特地赶来逛最后一趟!

新民晚报
2025-11-06 09:56:33
还会跳下去吗?全红婵愣了好一会:再说吧,应该吧,现在还不知道

还会跳下去吗?全红婵愣了好一会:再说吧,应该吧,现在还不知道

风过乡
2025-11-06 22:09:03
一位姓袁的历史老师,为何能3次准确预言俄乌战争走向?

一位姓袁的历史老师,为何能3次准确预言俄乌战争走向?

猫智深
2025-11-04 20:10:12
“臀大腰粗”的女生怎么穿好看?吊带背心搭深灰瑜伽裤,高雅自信

“臀大腰粗”的女生怎么穿好看?吊带背心搭深灰瑜伽裤,高雅自信

小乔古装汉服
2025-09-29 07:55:03
匈奴一夜消失两千年,DNA结果震惊欧洲:我们祖上还有这层关系?

匈奴一夜消失两千年,DNA结果震惊欧洲:我们祖上还有这层关系?

历史有些冷
2025-11-05 21:40:03
354票赞成,15票弃权。泰国为泰党就这么选出了新老大。

354票赞成,15票弃权。泰国为泰党就这么选出了新老大。

百态人间
2025-11-06 05:50:03
0-1!欧冠首支出局队基本确定:换了主帅继续输!6连败近乎被淘汰

0-1!欧冠首支出局队基本确定:换了主帅继续输!6连败近乎被淘汰

球场没跑道
2025-11-06 11:21:21
云南曲靖一男子发布欲跳楼视频,万千网友在线劝阻,当地:已被消防员救下

云南曲靖一男子发布欲跳楼视频,万千网友在线劝阻,当地:已被消防员救下

极目新闻
2025-11-06 16:25:44
竞争对手爆发终结雷霆 杨瀚森开拓者生涯提前结束

竞争对手爆发终结雷霆 杨瀚森开拓者生涯提前结束

体坛周报
2025-11-06 14:46:33
2025-11-07 00:23:00
清澈之玹 incentive-icons
清澈之玹
流水不争先 争滔滔不绝
91文章数 23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有报道称特朗普要求中方释放黎智英 外交部回应

头条要闻

有报道称特朗普要求中方释放黎智英 外交部回应

体育要闻

送走两位全明星,公牛成了东部第一

娱乐要闻

“黑料缠身”的白百何 谁给她的勇气?

财经要闻

南银法巴加速发展背后:资金饥渴症待解

科技要闻

小鹏机器人里藏真人?何小鹏发一镜到底视频

汽车要闻

是我眼花了么?怎么大猩猩都来参加新车发布了?

态度原创

家居
教育
亲子
时尚
本地

家居要闻

别样府院 畅享诗意生活

教育要闻

期中考试期间应该吃什么

亲子要闻

孩子补锌不盲目,3 种高锌食材,补对免疫力强长得快

大衣别这么穿,显黑又显胖!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