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宏州地处祖国西南边陲,属于南亚热带季风气候,不仅雨量充沛、水热条件优越,更拥有多样的生态系统,是我国西南地区动植物物种极为丰富的区域之一。
日前,红星新闻记者跟随最高检新闻办开展的“新媒体走基层看检察”中央网络媒体采访活动走进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在德宏州生物多样性保护检察公益诉讼教育基地了解德宏检察机关通过机制创新、协同共治,探索形成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德宏方案”。
![]()
▲德宏州生态文明科普教育展厅
德宏州人民检察院检察官王艳秋表示,2023年12月,德宏州人民检察院在德宏州生态文明科普教育展厅挂牌设立“德宏州生物多样性保护检察公益诉讼教育基地”,并在展厅内设置生物多样性保护公益诉讼检察专门展区。2024年9月,该展厅完成扩建工作,并携检察元素正式对外开放。自扩建开放以来,共接待60余批1700余人次。整个展厅可以说是“小心脏、大能量”,是德宏生物多样性的缩影。
在该展厅,王艳秋介绍了德宏州检察院办理的一起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典型案例:云南铜壁关省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中国迄今有记录的五种犀鸟(双角犀鸟、冠斑犀鸟、花冠皱盔犀鸟、棕颈犀鸟和白喉犀鸟)均生活在此,这里又被称为“中国犀鸟谷”。因历史遗留问题,在该保护区核心区大谷地区域,有40户居民长期生活在这里,生产生活对原始生态环境造成损害,犀鸟赖以生存的栖息地也被严重挤压。属地政府、铜壁关自然保护区管护局、林草等部门虽组成工作组多次深入大谷地居民点,开展大量资源保护宣传和持续引导迁出工作,但居民仍未迁出,生态损害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
针对上述情况,德宏州检察院成立了以检察长为组长的办案组,多次到大谷地现场调查核实。面对生态保护与民生需求交织出的难解密码,德宏州院积极与属地政府和林草部门进行沟通协调,联合相关单位召开现场办公会研究解决方案、组织村民召开动员会宣传生态保护知识,最大限度争取村民支持与理解。
王艳秋介绍,历经三年,德宏州检察院最终推动属地政府、林草等相关部门依法履职,实现林地恢复以及40户居民整体迁出大谷地区域并异地安置。同时促使属地政府通过打造观鸟点、培训观鸟导游、设置公益性岗位吸纳村民再就业等,助力转变群众的生产生活模式,妥善解决了就业、教育等问题。案件的办理成为德宏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筑牢祖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生动实践。
红星新闻记者 祁彪 编辑 许媛
审核 官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