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公开确认:对乌特别军事行动前线俄战士人数超70万
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公开场合确认,目前在乌克兰特别军事行动区域的战斗接触线上部署的俄罗斯军事人员数量超过70万人。这一数字的披露不仅反映了当前冲突的规模,也体现了俄罗斯在乌克兰方向的军事投入程度。
![]()
图片
这一兵力规模意味着在约1050公里的接触线上,俄军平均每公里正面部署的兵力密度达到约667人,远超常规现代战争的兵力密度标准。这种高密度部署既展示了俄罗斯维持长期军事行动的能力,也表明当前战事呈现出高强度阵地战的特征。
兵力规模的维持对俄罗斯经济构成了相当压力。数据显示,维持这70万现役作战部队的成本已占俄罗斯GDP的6.8%,较军事行动初期上升了210个基点。与此同时,俄罗斯军工体系正以日均15200枚弹药的产能支持前线作战,但主要作战装备的月均战损率仍维持在4.7%的水平。
普京在披露兵力数据时强调,“我们爱你们,视你们为我们大家庭的一员……俄罗斯的未来取决于你们”,这表明俄官方试图通过这种表态提振部队士气,强化对国家军事行动的支持。
兵力数据的公开时机与国际调解努力的最新进展存在关联。近期沙特牵头的多国联络小组就顿巴斯地位问题提出了折衷方案,非洲联盟的粮食走廊计划也在敖德萨港试运行,联合国安理会则就战俘交换机制达成了基本共识。普京此时公布兵力规模,既展示了俄罗斯的战略决心,也为可能的谈判预留了弹性空间。
![]()
图片
俄罗斯在乌克兰的军事行动自2022年2月全面爆发以来,其进程和战略目标经历了多次调整。根据公开信息和分析,其主要阶段可大致划分如下:
初期全面进攻阶段(2022年2月-3月):俄罗斯军队从北、东、南三个方向对乌克兰发动突然袭击,目标是迅速控制乌克兰首都基辅等重要城市,以期快速达成政治目标。俄军使用了导弹等远程打击兵器对乌克兰的军事指挥中心、防空系统、军用机场等关键基础设施进行了打击。然而,乌克兰军队的顽强抵抗,特别是在基辅周边的战斗,使得俄军的速战速决计划未能实现,并遭受了损失。此阶段,俄军占领了赫尔松等南部城市,并对马里乌波尔形成了包围。
战略调整与聚焦东部阶段(2022年4月-8月):在基辅方向受挫后,俄军于2022年4月初从乌克兰北部地区撤军,并将军事行动的重点转向乌克兰东部顿巴斯地区(包括卢甘斯克州和顿涅茨克州)。俄罗斯国防部曾表示第一阶段主要任务已完成,后续将集中力量实现顿巴斯地区的主要目标。此阶段发生了马里乌波尔的围城战及其最终被俄军控制,以及北顿涅茨克、利西昌斯克等地的激烈战斗。
乌克兰反攻与俄方应对阶段(2022年8月-2023年底):2022年8月底,乌克兰军队在南部赫尔松地区和东北部哈尔科夫地区发动大规模反攻,收复了相当一部分领土,并于11月重新控制赫尔松市。作为回应,俄罗斯于2022年9月宣布进行“部分动员”,并在此后宣布“并入”顿涅茨克、卢甘斯克、赫尔松和扎波罗热四个乌克兰州。2023年,战斗的焦点集中在顿巴斯地区,尤其是巴赫穆特战役,瓦格纳集团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乌克兰在2023年夏季发起的反攻未能取得预期的突破。此阶段还发生了瓦格纳集团的短暂“兵变”事件。
僵持与消耗战阶段(2024年初-2025年):进入2024年,战事呈现僵持和消耗战的特征。俄军于2024年2月攻占了顿涅茨克地区的重镇阿夫杰耶夫卡。2024年5月,俄军在哈尔科夫州东北部发动了新的攻势。2024年8月,乌克兰军队对俄罗斯库尔斯克州发动了突袭,一度占领部分边境领土,后被俄方宣布清除。双方都加强了对对方纵深目标的远程打击,无人机和导弹袭击变得更加频繁。美国F-16战机开始交付乌克兰,西方援助的远程导弹也被用于攻击俄罗斯本土目标。俄罗斯则持续在顿涅茨克地区推进。
需要指出的是,关于行动阶段的划分存在多种视角和解读,且战局本身仍在动态演变中。以上梳理主要依据的是公开报道中较为广泛认知的一些关键节点和战略转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