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科学防控近视需突破关键瓶颈

0
分享至

(来源:光明日报)

转自:光明日报

【专家视点】

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影响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对此,国家出台一系列针对性政策科学引导,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上升的态势得到了有效遏制。国家疾控局监测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儿童青少年的总体近视率为51.9%。这与2021年52.6%的总体近视率相比,下降了0.7个百分点;而与2018年全国近视摸底调查的53.6%的总体近视率相比,更是降低了1.7个百分点。然而,要实现科学化、精准化的近视防控,我们仍需着力突破一些关键瓶颈。

从“重治轻防”走向“科学干预”

自2018年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以来,我国近视防控工作逐步构建起“政府主导、多部门协同、家校社共治”的政策体系,实现了从单一措施到系统化防控的跨越。2021年,教育部联合15个部门发布《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光明行动工作方案(2021—2025年)》,开展了“引导学生自觉爱眼护眼、减轻学业负担、强化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科学规范使用电子产品、落实视力健康监测、改善学生视觉环境、提升专业指导和矫正质量、加强视力健康教育”等8项专项行动。

家长作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第一责任人”,其认知与行为正经历从“重治疗、轻预防”到“主动防控、科学干预”的根本性转变。这一转变,既是政策引导与科学普及的成果,也是近视问题低龄化、重度化倒逼下的必然选择。

过去,一些家长对近视存在认知误区,如“近视是遗传决定的,防不了”“戴眼镜会加深近视”等。现在,教育部门、卫生健康部门联合医疗机构连续开展“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等活动,一批批专家走进校园和社区,专业实用的近视防控科普图书相继出版发行,科普渠道也逐渐丰富。这使得家长对近视的科学认知程度显著提升,并开始主动改造视觉环境,为孩子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护眼灯、可调节书桌等。此外,儿童青少年电子产品使用时间得到一定控制,通过“屏幕使用时间管理”功能实现数字化监督,也有助于对近视进行科学防控。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家长们逐渐开始建立“视力健康档案”,定期记录孩子的眼轴长度、屈光度等数据,并结合学校视力筛查结果动态调整干预策略。例如,对远视储备量不足的孩子,家长会主动增加其户外活动时长;对已近视的孩子,则会通过光学、药物和物理干预控制近视度数增长。这种“预防—监测—干预”的闭环管理,标志着家庭护眼从“经验驱动”迈向“科学驱动”。

全面推进公共卫生分级干预

当前,临床常用的近视矫正手段主要是光学矫正,如使用普通单焦框架眼镜、角膜塑形镜等。此外,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等药物,也常被用于配合近视矫正。然而,这些方法均存在严格的适应症限制,部分治疗手段费用高昂,且在大规模降低儿童青少年近视患病率及新发病率方面的效果仍显不足。

科学的公共卫生策略具有低成本、广覆盖、分级处置的特点,可以说是近视防控最经济有效的手段。通过精准施策、分层干预,公共卫生策略可针对不同视力状况人群制定个性化防控方案。例如,对于视力正常且远视储备充足者,重点是防止远视储备过早耗尽,可通过增加日间户外活动、减少近距离长时间用眼、改善视觉环境、科学规范使用电子产品等行为进行预防;对于视力正常但存在近视高危因素或远视储备量不足者,则需通过改变高危行为、加大日间户外活动、减少室内近距离长时间用眼等方式进行预防。

对于近视前期的孩子,防控的关键在于减缓近视发生,这就需要到专业机构进行医学验光等检查,在明确诊断后及时采取临床干预措施。在这一阶段,对于低度近视者,要控制近视进展速度,避免发展为高度近视;对于高度近视者,要预防并发症,降低致盲风险。

实现精准防控仍须努力

当前,虽然已知近视的发生发展与室内近距离长时间用眼密切相关,人们也已发现户外活动是最经济和有效的干预措施,但近视发生发展的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因此,只有对近视发生发展的病因机制持续深入研究,才能够精准把握防控策略和干预措施。

儿童青少年近视发生发展状况因人而异。不同年龄段的儿童青少年对于近视防控的需求不同,如何根据其生长发育阶段、眼健康状况、生活行为等因素,制定个性化预防和干预措施,需要采集大规模数据集来进行预测和验证。

现在临床上采用的手段,都是在控制近视的进展,并不能预防近视。例如,近视矫正手段主要是通过光学眼镜,实现“能看”的目标,其他如功能性眼镜、角膜塑形镜以及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等,虽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近视的进展,实现“慢进”的目标,但也都无法真正预防或根治近视。

近年来,市面上近视防控的新技术和产品层出不穷,例如智能眼镜、眼部光学技术等,但其实际效果和远期影响仍需要临床试验加以科学验证。科学防控近视是系统工程,只有统筹好政策推进、部门协同、科学普及、观念转变、技术跟进,方能实现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增量”下降、“存量”减少的目标。

(作者:陶芳标,系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江苏省副省长李忠军任南京市代市长

江苏省副省长李忠军任南京市代市长

澎湃新闻
2025-11-18 18:16:27
长期打麻将敛财!四川农商联合银行原副行长刘杰被“双开”

长期打麻将敛财!四川农商联合银行原副行长刘杰被“双开”

楼市全搜索
2025-11-18 18:01:35
外媒:特斯拉加速淘汰所有中国产零部件,转而生产美国制造的汽车

外媒:特斯拉加速淘汰所有中国产零部件,转而生产美国制造的汽车

寒士之言本尊
2025-11-17 14:37:37
深挖 | 骑摩托、玩摇滚、猜拳赢了让老公跟自己姓……高市早苗,要多野有多野!

深挖 | 骑摩托、玩摇滚、猜拳赢了让老公跟自己姓……高市早苗,要多野有多野!

新民周刊
2025-11-18 13:07:03
云南省委原常委,19年间受贿超1亿!贪图享乐、道德败坏

云南省委原常委,19年间受贿超1亿!贪图享乐、道德败坏

上观新闻
2025-11-18 17:58:04
高市拒绝认错,6国为日本撑腰,中方措辞变了,我军穿过大隅海峡

高市拒绝认错,6国为日本撑腰,中方措辞变了,我军穿过大隅海峡

卷史
2025-11-17 17:08:23
不会吧,连救市之作也要下架了?

不会吧,连救市之作也要下架了?

LOGO研究所
2025-11-18 09:34:14
日本高官离京前,中方收抗议通知,美国已介入,高市在等友邦帮忙

日本高官离京前,中方收抗议通知,美国已介入,高市在等友邦帮忙

时时有聊
2025-11-18 15:14:19
俞敏洪在南极给员工写信翻车上热搜!员工:23点我还在打电话续费

俞敏洪在南极给员工写信翻车上热搜!员工:23点我还在打电话续费

柴狗夫斯基
2025-11-17 21:16:32
已确认!是知名演员周润发

已确认!是知名演员周润发

大象新闻
2025-11-18 13:14:07
关于供应链转移这事,有业内网友说出了这些细节

关于供应链转移这事,有业内网友说出了这些细节

清晖有墨
2025-11-18 13:29:54
哈登28+6+5丢绝杀迎28000分里程碑 快船遭76人逆转马克西39+6

哈登28+6+5丢绝杀迎28000分里程碑 快船遭76人逆转马克西39+6

醉卧浮生
2025-11-18 10:37:32
知名连锁超市未开封鸡蛋面现大量黑色活虫!顾客:太恶心!涉事门店回应

知名连锁超市未开封鸡蛋面现大量黑色活虫!顾客:太恶心!涉事门店回应

极目新闻
2025-11-17 17:18:56
日本拟恢复“大佐”等旧日军军阶用语,外交部:绝不允许日本军国主义复活

日本拟恢复“大佐”等旧日军军阶用语,外交部:绝不允许日本军国主义复活

澎湃新闻
2025-11-18 15:30:28
4000吨“沉睡氢弹”被击中,北约火速大撤退,乌:都怪俄干的好事

4000吨“沉睡氢弹”被击中,北约火速大撤退,乌:都怪俄干的好事

南宫一二
2025-11-18 14:41:53
中组部:公职人员退休后未经批准经商(包括当律师)的,不再保留党政机关退休金等待遇

中组部:公职人员退休后未经批准经商(包括当律师)的,不再保留党政机关退休金等待遇

新浪财经
2025-11-18 12:46:38
华为摊牌了,从4699元跌至1886元,卫星通信+昆仑玻璃+鸿蒙OS5

华为摊牌了,从4699元跌至1886元,卫星通信+昆仑玻璃+鸿蒙OS5

知心数码
2025-11-17 17:35:13
他只活了42岁,却影响亿万青年

他只活了42岁,却影响亿万青年

最爱历史
2025-11-17 19:13:19
突然走红,深圳也有!有人吃完直接烧到39℃进ICU!

突然走红,深圳也有!有人吃完直接烧到39℃进ICU!

深圳晚报
2025-11-18 16:25:39
全运会男团1/4决赛巅峰一战!樊振东苦战5局:3-2险胜梁靖崑!

全运会男团1/4决赛巅峰一战!樊振东苦战5局:3-2险胜梁靖崑!

齐帅
2025-11-18 12:18:46
2025-11-18 19:44:49
新浪财经 incentive-icons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是一家创建于1999年8月的财经平台
1419466文章数 455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亲子要闻

这个防侵犯保命能力,你家孩子会吗?

头条要闻

孟加拉国前总理哈西娜被判死刑 中方回应

头条要闻

孟加拉国前总理哈西娜被判死刑 中方回应

体育要闻

结束最后一次对决,陈梦和朱雨玲笑着相拥

娱乐要闻

宋佳夺影后动了谁的奶酪

财经要闻

中美机器人爆发了一场论战

科技要闻

小米:汽车及AI等业务首次单季度经营盈利

汽车要闻

搭载1.5T增程动力 吉利银河V900官图发布

态度原创

亲子
手机
本地
教育
军事航空

亲子要闻

孩子咳嗽怎么办?应该如何缓解?

手机要闻

努比亚海外推P9 Pro手机,搭载紫光展锐T8300处理器

本地新闻

这档古早综艺,怎么就成了年轻人的哆啦A梦?

教育要闻

论区老师“拗柴”与中考体育满分之间的逻辑必然性

军事要闻

日媒扬言要"击沉福建舰" 专家:玩火自焚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