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白鹅潭利好消息不断。
除了太古里、内港湾等地标建筑刷新进度以外,部分星级酒店、重磅品牌也都陆续官宣。
随着配套加速兑现,片区规划还在持续升级。
前两天,广州市规自局公布的聚龙湾AF0212单元规划修正方案,就藏着不少关键调整。
![]()
01
这次规划修正,核心调整范围内变动不大,但范围之外藏着关键手笔:
在核心区北侧、洲头咀隧道附近,一块原本的商业商服用地,被调整成了二类住宅用地。
![]()
虽然没透露具体体量,但这宗纯宅地,妥妥是“靓地”无疑,优势一抓一个准。
首先是稀缺资源buff。
它正对聚龙湾核心商业区,既能俯瞰太古里商业街景,还能享开阔江景,未来大概率会打造成片区高品质居住标杆。
有人担心“商业改住宅”会削弱片区商业实力,其实多虑了——聚龙湾早留了后手,和太古地产合作的滨水商业体,规模比成都太古里还大,且已官宣年底一期开业,届时会直接提升区域商业档次和人流吸引力。
![]()
△太古里效果图(图源:广州荔湾发布)
这次用地调整,本质是让商业资源更集中在核心区,住宅向外围延伸,形成“逛街在核心、居住靠景观”的合理分工。
更巧的是,它是二线望江——不像一线江景地受建筑高度、密度等严格限制,既能享珠江景观,又能灵活开发,差异化优势很清晰。
其次是交通够能打。
![]()
地块离地铁11号线大冲口站不远,旁边还有洲头咀隧道,出行很方便。
11号线去年年底已开通,作为广州首条地铁环线,从大冲口站出发,去各个CBD基本不用多次换乘,通勤效率直接拉满。
稀缺江景+近太古里+临地铁,这地块的优势简直叠到顶了。
02
当然,这块江景宅地的价值,远不止自身条件——坑口村旧改的推进、聚龙湾的持续升级,都是给它“加码”的关键。
先看坑口村旧改,目前进度很快,还是广州“先拆净、再净地出让”的试点项目,已拿到186亿元专项贷款,首期安置房地块也已动工。
![]()
从规划看,坑口片区总建筑面积达145.69万㎡,其中住宅约84.3万㎡,而这块江景宅地正属于坑口片区首期范围,刚好能承接白鹅潭的高端居住需求。
更重要的是,坑口和聚龙湾能“互补赋能”:
坑口规划引入全龄段教育资源,参考荔湾“全员名校”的思路,未来大概率落地优质学校,能缓解区域教育紧张。
聚龙湾有太古里这样的高端商业,坑口则会建社区底商,以后住在这里,日常买菜不用跑远,想逛高端商场也有去处,生活配套一下子就全了。
再看聚龙湾本身,现在定位是“珠江高质量发展带先行示范区”,不只是盖房、搞商业,还在活化老厂房、推进绿色低碳转型,片区质感不断升级。
![]()
△聚龙湾启动区效果图
而且数据不会骗人:目前荔湾区新房去化周期仅11.4个月,是全市最低的一批。
区域新房供应紧张,这块江景宅地入市,刚好能补上这个缺口。
03
如今聚龙湾有太古里年底待开业、地铁11号线已通车,再加上这块江景宅地,妥妥集齐了“优质商业 +便捷交通+品质住宅”的核心优势,预计会接棒华润置地白鹅潭悦府、保利翡丽甲第,成为片区新的居住焦点。
更值得关注的是,今年广州取消了限购,首付和利率同步下调,买房门槛明显降低。
一边是供应端出“好房子”,一边是需求端“降门槛”,白鹅潭的房子不仅会更好卖,整个片区的价值也会慢慢往上走。

△白鹅潭
说到底,这块地的调整,正是老城区更新该有的思路:
不是只搞商业不管居住,也不是只盖房子不做配套,而是在工作与居住之间找平衡,让片区既有商业活力,又有居住人气,这才是老城区“活起来”的关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