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在第4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中国教师报》推出一篇励教师之志的文章,题为《47岁第一次参加赛课,50岁成为特级正高,这名中年教师经历了什么?》。
说实话,光看这个文章标题,我就感到十分惊奇,并不由自主生出一丝怀疑。而看完整篇文章,这一丝怀疑并没有消失,我总觉得,作者少说了点什么。
我相信,与我有同感的人,甚至比我更加怀疑少说了点什么的人,不在少数。
文章作者陈某,是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某学校教师,特别注明是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
![]()
整篇文章,作者大部分内容写了自己第一次参加市级竞赛课的经历,尤其重点写了自己备课、磨课、改进的过程;然后写自己赛课获奖后,投身农村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最后总结心得感悟,以明励志之意。
作者说,2018年12月,全市优质课竞赛首次在他当时任教的学校举行,县教育局与学校领导将获取好成绩的重任交给了他,并说当时他已经47岁了,感到压力很大,但并没有退缩,而是积极迎接挑战。
我认为,此处作者少说了很多东西。
一个47岁的中年教师,县教育局与学校领导凭什么安排作者参加市级优质课竞赛?县教育局是凭什么信任作者的能力的?学校领导为什么不安排年轻教师?
而且,难道不要经过初赛来确定谁有资格参加市级教赛吗?
看作者的意思,应该是县教育和学校直接就安排了他。果真如此,这绝不是一个普通老师能够得到的待遇。普道老师,是必须经过竞争才能得这种参赛资格的。
![]()
作者说,自己赛课的题目是《智取生辰纲》,自己精心备课,一次次试讲,一次次失败,于是自己好几次想退缩,但性格倔强的自己还是坚持了下来;然后说,回首磨课经历,最大的收获是在遇到困难时坚定自己的教育主张,而这教育主张得益于自己拥有30年的教学经验。
由此可知,作者17岁就从教了。这一点,倒是比磨课更令人感动。2018年47岁,说明是1971年出生,1988年从教。这应该民办转正吧?民办转正还能评上特级教师和正高级教师,这确实不简单,令人佩服。但是,从47岁到50岁,这三年似乎比前30年进步速度快多了。这里面,说没有点“异常”,是很难让人相信的。
作者说,这次赛课获得第一名,并在省级优质课评化中获得一等奖,而后投身培养农村青年教师的工作,成立县、市两级名师工作室,培养了38名青年教师骨干,因为成绩突出,所以50岁时,同时评上特级教师和正高级教师。
![]()
此处,作者应该也是少说了很多。评正高的前提是副高,作者没有说副高是什么时候评上的,从副高到正高隔了多长时间,为什么突然就急转直上了呢?
我想,这三年,如果没有特殊的条件,一般人是不可能实现这种颠峰飞越的。
而且,评副高,不需参加赛课吗?不参加赛课,又是如何评上副高的?教学水平是如何在2018年就达到那么高的水平?
算了,不说了。总之,我觉得,这篇文章对于广大教师来说,很难起到励志作用,倒是给人一种“别有洞天”的感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