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图片来源/摄图网授权
2024年,湖北省天门市出生人口同比增长17%,8年来首次“由降转增”,增幅远超全国水平(5.8%),其中,二孩、三孩占比超50%,2025年上半年新生儿数量同比增长5.6%,出生率达9.1‰。
出生率逆势增长,湖北天门凭什么“出圈”?
自2016年出台全面二孩政策后,天门出生人口“八连降”,从18528人锐减至2023年的6004人,降幅达67%。
如何破局?天门坚持“投资于人”改善民生,推动政策向民生聚焦、财力向民生倾斜、服务向民生覆盖,先后出台鼓励生育的“五条措施”“七条意见”“新七条意见”,制定建设生育友好型城市实施意见,形成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人口服务体系。同时实施“一把手”工程,强力推进。
天门的政策设计突破传统生育补贴框架,形成覆盖婚恋、孕育、生育、托育、教育、住房“六位一体”的支持网络。
婚恋支持:打破“脱单难”僵局。孕育保障:破解“不敢生”痛点。托育教育:缓解“带娃难”焦虑。
天门市坚持“算大账、算长远账”的投资理念。政府将生育支持投入视为一项“耐心投资”,2024年相关兑现资金占公共预算收入不到2%,用相对可控的财政支出,撬动了人口这个最大的战略资源。
天门市委书记纪道清在《中国人口报》撰文介绍,天门市2024年至2026年预计投入3亿多元用于鼓励生育。
天门的实践证明,低生育率困境并非不可破解。
政策需“精准滴灌”:从“一刀切”补贴转向分群体、分阶段支持,如针对农村女性、灵活就业者的产假补助。
服务需“全程陪伴”:将支持链条从生育环节延伸至婚恋、托育、教育,形成“生得起、养得好、教得优”的闭环。
投入需“算大账,算长远账”:短期财政支出与长期人口红利、消费潜力、创新活力相比,性价比显著。
天门出生人口“逆势上扬”后,各地纷纷来此调研,为破解人口发展难题、探索生育支持路径汲取实践智慧。其“购房补贴+职业保障+托育教育”模式更是被纳入湖北省生育支持政策工具箱。
这座户籍人口160万的省直管县级市,面对人口增长困境,通过系统性政策“组合拳”,走出了一条“真金白银投入+全周期服务”的生育支持之路。
(来源:《中国人口报》《湖北日报》,编辑整理:张娜 马睿阳)
总 监 制丨王列军车海刚
监 制丨陈 波 王 彧 杨玉洋
主 编丨毛晶慧 编 辑丨曹 阳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