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教辅禁止进学校,许多家长慌了……

0
分享至

‍就在刚刚,教育部发布了一则通知,因提前开学、违规补课 教育部点名批评这些学校!

班主任接我们班的时候,说过一句话,只有四个字:勿向外求。我把这四个字转化成影响我最深刻的中高考已进入倒计时,小张在一次摸底考试前,由于

微辣中辣变态辣

9月开学季,一个词条冲上热搜——“深圳禁止教辅资料进校园”

随后,一位深圳家长写了长文,言辞恳切地表达对这个规定的不满:

紧接着,深圳市教育局回应,学校会基于“选用目录”,按“一科一辅”原则统一征订并免费发放给学生。

禁止教辅材料进入学校。这个政策的初衷是好的,但在现实中,却出乎意料地招来了许多家长的反对和担忧。这看似矛盾的现象,背后其实有着深刻的现实原因。

01

政策的良苦用心:为什么要禁止?

教育部门这么做,绝不是“一拍脑袋”的决定,主要是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1. 为了真正减轻学生负担:最直接的目的就是“减负”。过去,学生们的书包里除了课本,还塞满了各种练习册、测试卷,作业常常做到深夜。禁止教辅进校园,是为了从源头上减少机械、重复的“题海战术”,保证孩子们有充足的休息和玩耍时间。

2. 为了整顿风气,减轻家长经济压力:以前,有些学校或老师会暗示甚至强制学生购买指定的教辅材料,这中间可能存在一些“回扣”等不正当的利益关系。统一禁止,就是为了切断这条“灰色产业链”,防止家长花冤枉钱,促进教育公平。

3. 为了让教学回归课堂:政策的理想是,学生所有的知识学习都应该在课堂上完成,老师要教得好、教得足,而不是把学习和提高的任务甩给课外辅导书。这能督促学校提高自身教学质量。

02

家长的现实焦虑:为什么反对?

尽管政策的出发点很好,但它却精准地戳中了许多家长内心最焦虑的地方——孩子的升学与未来。

1. “考试不改,负担怎么敢减?”——升学压力是根本原因:这是所有反对声音中最核心的一点。当前,中考、高考等关键性考试依然是“分数决定命运”,而这些考试的题目难度和灵活度,**往往远超学校课本的基础内容**。在家长看来,优质的教辅书是孩子接触新题型、拓展解题思路、进行强化训练的“刚需”。学校一旦不再提供,家长的第一反应不是“轻松了”,而是“恐慌了”,担心孩子会在激烈的升学竞争中落后。

2. “学校不教,我们怎么办?”——对教育资源不均衡的担忧:家长们担心,并非所有学校的老师都能达到“应教尽教”的高水平。如果学校本身教学质量一般,再没有了教辅材料作为补充和巩固,孩子的成绩靠什么来保障?禁止教辅,反而可能加剧了家长对教育质量的不信任和焦虑。

3. “一刀切”带来新的麻烦和不公:政策在执行中,往往容易变得僵化。

从“明规则”变成“潜规则”:学校不能统一买了,结果变成了由班级家委会出面“自愿”购买,或者老师口头“推荐”某本书,家长们心领神会地去书店抢购。这个过程变得更隐蔽、更折腾,家长的经济负担其实并没减轻。

选择困难症:过去学校帮忙筛选了质量较高的教辅。现在需要家长自己去书店面对一整面墙的教辅书,眼花缭乱,缺乏专业知识的家长根本无从下手,生怕买错了反而耽误孩子。

03

理想与现实的碰撞

说到底,“禁止教辅进校园”引发的争议,是理想化的教育政策与功利化的升学现实之间的一次剧烈碰撞。

政策的理想是创造一个轻松、公平、高质量的教育环境,这值得肯定。但家长们的反对也并非无理取闹,在升学考试的“指挥棒”没有根本改变的大背景下,任何看似会削弱孩子竞争力的措施,都会引发巨大的不安。

家长们反对的并非“减负”本身,而是担心在“游戏规则”(升学评价体系)不变的情况下,单纯地“解除装备”(禁止教辅),只会让竞争变得更加混乱和焦虑。解决这个矛盾,不能只盯着“教辅”本身,更需要推动教育评价体系的深层改革,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让家长们能真正安心地放下内心的焦虑。

文章来源:陈颖语文、南京择校

关注南京择校矩阵媒体

与 1000000 家人共同成长

点喜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广西男子建房子遭邻居阻挠,一气之下挖成鱼塘养鱼:等他回来求我

广西男子建房子遭邻居阻挠,一气之下挖成鱼塘养鱼:等他回来求我

唐小糖说情感
2025-10-31 09:04:39
蕉内地铁广告引争议,“太阴间!太洗脑”

蕉内地铁广告引争议,“太阴间!太洗脑”

LOGO研究所
2025-11-01 10:01:37
这是我见过的五官最精致的女性,一脸福相,以后会贵不可言

这是我见过的五官最精致的女性,一脸福相,以后会贵不可言

手工制作阿歼
2025-10-28 14:03:28
山洞发现两具女尸,确认为亲姐妹,法医在两人体内检测出多人DNA

山洞发现两具女尸,确认为亲姐妹,法医在两人体内检测出多人DNA

罪案洞察者
2025-09-17 10:18:34
王腾称将离开手机行业

王腾称将离开手机行业

澎湃新闻
2025-11-02 00:30:24
邱淑贞普陀山礼佛归来彻底沦为普通人,坐在商场门口发语音无星味

邱淑贞普陀山礼佛归来彻底沦为普通人,坐在商场门口发语音无星味

柠檬有娱乐
2025-10-13 10:38:54
沈阳一大型商场今起闭店!

沈阳一大型商场今起闭店!

沈阳公交网小林
2025-11-01 00:08:10
越来越多进口药退出国内市场,有些人却还在为此纷纷叫好!

越来越多进口药退出国内市场,有些人却还在为此纷纷叫好!

翻开历史和现实
2025-10-29 08:52:35
说中国不学逻辑学、只学辩证法,这不是无知就是蛊惑人心

说中国不学逻辑学、只学辩证法,这不是无知就是蛊惑人心

读鬼笔记
2025-10-31 20:25:03
钱再多有什么用?49岁抗癌成功满脸憔悴的刘谦,给中年人提了醒

钱再多有什么用?49岁抗癌成功满脸憔悴的刘谦,给中年人提了醒

TVB的四小花
2025-11-02 01:07:32
30天拿奖金10万!拼到亲妈都不认识,这届年轻人为啥爱当“野人”?

30天拿奖金10万!拼到亲妈都不认识,这届年轻人为啥爱当“野人”?

秋叶大叔
2025-11-01 07:40:53
蒋介石的结拜兄弟参加开国大典,9年后毛主席下令:立刻将他逮捕

蒋介石的结拜兄弟参加开国大典,9年后毛主席下令:立刻将他逮捕

历史龙元阁
2025-10-31 18:40:09
巴洛特利嘲讽维埃拉下课:因果报应,老天自有安排

巴洛特利嘲讽维埃拉下课:因果报应,老天自有安排

雷速体育
2025-11-01 23:18:31
重庆新增一家三甲医院!预计2026年投入使用

重庆新增一家三甲医院!预计2026年投入使用

原广工业
2025-10-31 12:22:40
开油车的车主,每个月的油费不心疼吗?油车车主来说说吧!

开油车的车主,每个月的油费不心疼吗?油车车主来说说吧!

我科篮球馆
2025-10-30 23:50:40
中美下周签协议?美财长通告全球,中国外交部回应,罕见措辞引发全球高度关注

中美下周签协议?美财长通告全球,中国外交部回应,罕见措辞引发全球高度关注

青风点评
2025-10-31 18:42:09
谷正文晚年忏悔:吴石那份供词,我看了一辈子没看懂

谷正文晚年忏悔:吴石那份供词,我看了一辈子没看懂

一只番茄鱼
2025-11-01 18:07:33
央视一追就解冻!卖粮28万被冻案反转,贵州警方回应了,网友吵翻

央视一追就解冻!卖粮28万被冻案反转,贵州警方回应了,网友吵翻

史行途
2025-11-01 15:03:57
有网友算了这样一笔账,只是不知有几人能听进去

有网友算了这样一笔账,只是不知有几人能听进去

清晖有墨
2025-10-30 11:56:39
手机时代被抛弃的诺基亚,为何被黄仁勋重新捡起?

手机时代被抛弃的诺基亚,为何被黄仁勋重新捡起?

Barrons巴伦
2025-10-30 18:11:10
2025-11-02 02:31:00
南京择校 incentive-icons
南京择校
南京幼升小、小升初
10387文章数 1976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大哥们怎么看人?

头条要闻

上海63岁儿子与94岁父亲一起养老:父亲负责买菜做饭

头条要闻

上海63岁儿子与94岁父亲一起养老:父亲负责买菜做饭

体育要闻

NBA球员,必须吃夜宵

娱乐要闻

王家卫这波录音,撕烂了遮羞布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事关安世半导体,商务部最新发声!

汽车要闻

换新一口价11.98万 第三代蓝电E5 PLUS开启预售

态度原创

健康
数码
艺术
教育
公开课

核磁VS肌骨超声,谁更胜一筹?

数码要闻

2599元起,联想多款新品发布

艺术要闻

美貌与艺术的碰撞!9位摄影师,哪一位是你的菜?

教育要闻

最近的校园霸凌事件警醒家长:女儿过了11岁,一定要拴在裤腰带上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