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全方位聚焦学生心理健康,助力家长与教育工作者掌握科学养育教育方法,9月18日,宗汉街道联合成均心动·幸福心理实践基地,特邀三位实战经验超群的教育与心理学界专家:心理学家郑日昌教授、教育心理学专家李玫瑾教授、京师心育研究中心教研员孙艳萍老师,精心打造了一场以“养育·教育”为核心议题的分享盛会。
![]()
校园守护:破心理困局,筑教育基石
上午,慈溪市教育局联合成均心动·幸福心理实践基地举办的活动拉开帷幕,百余名中小学校长、德育校长及心理老师齐聚一堂。
![]()
郑日昌教授率先开讲,他直击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中“识别难、应对难、落地难”的痛点,带来《学生心理问题应对原则与方法》讲座。郑教授巧妙融合理论与案例,指出应对学生心理问题需转变观念,运用积极心理学发现学生闪光点,构建良好师生关系,并采用科学的鼓励与批评方法引导学生。
![]()
互动答疑环节,针对“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学业压力致厌学焦虑”“如何运用AI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等棘手问题,三位专家毫无保留地分享经验,为校长和老师们答疑解惑,共同为学生心理健康筑牢防线。
家庭赋能:探养育真谛,解教育迷思
下午,活动转战慈溪市大剧院,近400名学生家长和教育工作者踊跃参与。
![]()
孙艳萍老师率先登场,以《以爱育爱共促成长——亲子沟通中的“误”与“悟”》为主题,用鲜活案例和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解如何将心理学智慧融入日常亲子相处,为后续讨论奠定了良好基础。
紧接着,李玫瑾教授带来《如他所是,惟我所愿——养育和教育的最佳境界》主题讲座。“如他所是”强调尊重与看见孩子,“惟我所愿”注重引导与期待孩子。李教授结合研究成果,深入解析“养育功利化”对孩子人格的不良影响,分享尊重孩子天性与满足合理教育期待的科学原理,为大家提供了养育教育的底层逻辑。
![]()
![]()
随后的圆桌论坛环节,围绕“社会层面如何搭建支持本真教育资源体系”“班主任如何兼顾共性与个性教育”“家长如何平衡孩子兴趣与学业期待”等热点问题,三位专家各抒高见。郑日昌教授讲解如何科学评估孩子天性优势;李玫瑾教授分析家庭中落实“本真养育”的关键场景与方法;孙艳萍老师分享学校、社区联动支持家长缓解焦虑的实操路径。
![]()
分享会最后设置了著作签售环节,郑日昌教授和李玫瑾教授与大家亲切互动交流、签名留念,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
这两场活动宛如一场教育的及时雨,内容丰富多元、干货满满当当。从抽象深邃的理论剖析,到切实可行的实践指导;从高屋建瓴的宏观规划,到细致入微的微观操作,全方位、多层次地为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在“教育”与“养育”的领域里,点亮了一盏盏指引前行的明灯,提供了极为宝贵的经验。
尤为值得称赞的是,活动创新性地开启线上直播模式,打破了空间与时间的限制,让知识的传递不再受地域和场次的束缚。即便无法亲临现场,众多教育同仁和家长也能跨越距离,同步共享这场知识的饕餮盛宴,享受智慧的碰撞与交融。
来源|宗汉街道
编辑 | 沈轲艺
审核|吴奇林 胡孟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