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田埂上舒展“丰收画卷”

0
分享至

本文转自:人民网

田埂上舒展“丰收画卷”

——写在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

人民网记者 李栋 栗翘楚 王天乐

又到秋分日,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将如约而至。

今年,夏粮稳产丰收,“菜篮子”产品供给充足,农民收入、农业投资和农村消费保持增长……田埂上的“丰收画卷”更为壮阔。

全国上下重农助农、稳粮抓粮的扎实行动,亿万农民群众洒在大地的每一滴汗水,都为国家仓廪更充实、人民生活更幸福夯实根基。

种粮有“芯” 夯实粮食安全基础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小小的种子,连着“国之大者”。

秋风渐起,日头泼下来,地里腾起一层雾气。在安徽宿州埇桥区蒿沟镇的农田里,一望无际的玉米田褪去了青涩的翠绿,玉米棒子即将撑破绿色的外衣,迎接丰收的到来。

“茎秆粗壮,籽粒饱满,收成稳了。”今年种植了1300亩玉米的种粮大户刘涛随手摇了摇玉米植株,言语中透着自信。

自信来自种子。刘涛介绍,自从6年前改种了新型品种“迪卡C1210”,产量与以前的1100斤/亩相比,现在已经跃升到1500斤/亩的新台阶。“按当前市场价格计算,今年产值能到45万元。”


种粮大户刘涛检查玉米长势。人民网记者 李栋摄

“我家种的300亩青储玉米,今年预估收入最少也得40万元。”站在一旁的种植户冯元接过话茬。这份喜悦背后,是种业振兴悄然改写着种粮农民的账本。

“好种子带来好收成,好收成带来好收入。”蒿沟镇农业农村中心负责人邵友伦介绍,今年全镇种植玉米31700亩,在经过改种新品种,加大“一喷多促”田管力度的支撑下,经测产后的平均产量可达926斤/亩。

种子位于农业产业链的前端,被誉为农业“芯片”。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加快攻克一批突破性品种”。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不断补齐短板弱项,推动种业自立自强。当前,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63%,作物良种覆盖率超过96%。

收粮用心 守住“种粮卖得出”的底线

农作物丰产,收购提上日程。

今年,我国油料作物在巩固大豆扩种成果的基础上,挖掘油菜、花生的增产潜力。在全国花生种植大县山东临沂费县,24万亩花生正迎来收获期。通过良种良法配套,示范区花生平均亩产达到1200斤,比去年增加400斤左右。

一大早,在费县西武家汇村的花生试验田,伴随着收割机轰鸣,一串串带有泥土气息的花生破土而出。

“今年收成无比好,产量不断提高,收入跟着涨,花生不愁卖,价格也实在。”75岁的刘德宝和花生打了一辈子交道,既见证了从“靠天吃饭”到“知天而作”的农业生产方式变革,更亲历了从走街串巷吆喝叫卖,到合作社统一收购直送加工企业的全过程。

刘德宝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按亩产1000斤计算,仅面前这3亩花生纯收入可达5000元,且收入实时到账。


山东临沂费县的花生种植户迎来丰收。人民网记者 李栋摄

“农民油料作物收获晾晒后,由合作社统一送到中粮油脂仓库,让农民专心耕种,节省运输销售的时间和精力。”费县宝来花生种植合作社社长刘成圣介绍,当前收购范围辐射周边7个自然村,可带动600家种植户稳产增收。

得益于农业深加工的延链补链,越来越多的传统农产品突破“微笑曲线”的底端束缚,越来越多的涉农企业实现了产品质量的显著提升。

费县中粮油脂工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山长柱介绍,通过帮助农户扩大种植规模,对油料作物做到“应收尽收”,确保农户没有后顾之忧,既推动了当地花生全产业链的高质量发展,又促进了革命老区的乡村全面振兴。

“农村要发展、有活力,离不开人才、土地、资金等要素保障。”农业农村部负责人表示,将推动各有关部门加强政策协同配合,强化规划、项目、资金、要素间的有效衔接、协同发力,守住“种粮卖得出”的底线。

购销连心 城乡联动带动共同富裕

城乡联动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乡村,是推进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

秋日的蓝天白云下,一场农文旅产销对接活动在北京的闹市区拉开大幕。“刚买的产自内蒙古的杂粮和鲜嫩羊肉,既新鲜又实惠,不出远门就能淘到草原好货,还能亲眼见证非遗手艺。”65岁的北京市民张女士在供销助农现场,手推车里装得满满当当。

买方下单正酣,卖方介绍卖力。在一销售肉苁蓉产品的柜台前,店主付自然线上直播带货,线下介绍产品两不误。

“内蒙古凭借土地肥沃,昼夜温差大的优势,给了肉苁蓉得天独厚的生长条件,加工成的冲剂可以润肠通便、增强免疫力……”付自然介绍,借力城乡供销系统的通道,企业去年实现销售额8000多万元。


“京蒙协作兴文旅 供销助农促消费”现场。人民网记者 李栋摄

“供销系统以‘文化+展销+体验’为抓手,一头联结田间地头整合优质农产品,一头对接市民‘菜篮子’‘果盘子’,努力打造各地名特优产品产销对接的桥梁和农文旅资源推广的平台。”北京市供销合作总社党委书记、理事长马建梅介绍,以展示展销为切入点搭建的对接平台,进一步拓展了农产品销售渠道,带动了农牧民增收致富,让更多的优质农产品进入了市民餐桌。

增加优质农产品供给,激活农村资源要素,带动农村群众增收致富,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共同期冀。截至2024年底,我国地理标志产品直接年产值已超过9600亿元,实现了“五连增”,不少曾经的“土特产”,变成了农民增收致富的“金名片”。

近期,农业农村部等十部门印发《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部署了9方面23条举措,提出优化供给端、创新流通端、激活市场端,释放多样化、品质化、差异化消费潜力,引领供需结构升级,有力有效扩大农产品消费。

“三农”稳,天下安。从丰产到丰收,从一粒种到一条链,在共同富裕的路上,每个“三农”人都是值得点赞的英雄。

丰收的故事正在讲述,耕耘的步伐不会停歇。(实习生邱天翔、刘思彤对此文亦有贡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太刺激!孤胆英雄王艺迪夺冠,赛后直言要将冠军奖杯送给中国队

太刺激!孤胆英雄王艺迪夺冠,赛后直言要将冠军奖杯送给中国队

老糿尾声体育解说
2025-11-03 01:30:12
这是我见过的五官最精致的女性,一脸福相,以后会贵不可言

这是我见过的五官最精致的女性,一脸福相,以后会贵不可言

手工制作阿歼
2025-10-28 14:03:28
上海赘婿带小三医院产检,遇妻子后续:小三是乘务长,赘婿是律师

上海赘婿带小三医院产检,遇妻子后续:小三是乘务长,赘婿是律师

汉史趣闻
2025-11-02 16:16:58
中方准备算总账了:拖了7年,不许中国新建使馆,英首相继续头铁

中方准备算总账了:拖了7年,不许中国新建使馆,英首相继续头铁

史料布籍
2025-11-02 20:50:01
大同四中抢钥匙工作人员被曝是副校长,学校称这是正常管理

大同四中抢钥匙工作人员被曝是副校长,学校称这是正常管理

映射生活的身影
2025-11-02 22:37:28
五角大楼对华态度大变,特朗普猛然意识到:最大的敌人在美国内部

五角大楼对华态度大变,特朗普猛然意识到:最大的敌人在美国内部

闻识
2025-11-02 10:47:07
江苏两市14名干部,拟任新职

江苏两市14名干部,拟任新职

鲁中晨报
2025-11-02 20:11:03
钱再多有什么用!47岁的刘涛自曝身体出状况,终是步上何炅的老路

钱再多有什么用!47岁的刘涛自曝身体出状况,终是步上何炅的老路

东方不败然多多
2025-11-03 05:27:21
活久见!苏州一男子征婚曝光,把体制内家庭的优越感写得明明白白

活久见!苏州一男子征婚曝光,把体制内家庭的优越感写得明明白白

火山诗话
2025-10-31 13:29:31
APEC峰会,高市早苗闯祸,中方通告全球,罕见措辞引发高度关注

APEC峰会,高市早苗闯祸,中方通告全球,罕见措辞引发高度关注

一个有灵魂的作者
2025-11-02 14:01:10
王家卫好样的,这下全网都知道唐嫣洁身自好了

王家卫好样的,这下全网都知道唐嫣洁身自好了

娱乐故事
2025-11-01 21:36:09
今年立冬“邪乎得很”,60年没见过,冬天要冻哭?

今年立冬“邪乎得很”,60年没见过,冬天要冻哭?

阿天爱旅行
2025-11-02 12:17:34
健康|一个加速眼睛“报废”的动作,你可能天天做(不是关灯看手机)

健康|一个加速眼睛“报废”的动作,你可能天天做(不是关灯看手机)

学申论的谈妹
2025-11-02 21:33:21
你做过最疯狂的事是什么?网友:在公园亲了一小时

你做过最疯狂的事是什么?网友:在公园亲了一小时

解读热点事件
2025-10-11 00:20:03
筹码集中!最新股东户数环比减少30%以上的公司一览

筹码集中!最新股东户数环比减少30%以上的公司一览

A股数据表
2025-11-02 17:00:25
李云迪X侵司晓迪的后续瓜!

李云迪X侵司晓迪的后续瓜!

八卦疯叔
2025-11-01 10:50:45
江西工地工头频频腰疼治不好,女技师按摩看出猫腻:吃药不管用的

江西工地工头频频腰疼治不好,女技师按摩看出猫腻:吃药不管用的

涛哥讲堂
2025-09-13 10:00:19
汪峰演唱会翻车被群嘲,葛荟婕:只往女人身上使劲,唱不上去正常

汪峰演唱会翻车被群嘲,葛荟婕:只往女人身上使劲,唱不上去正常

阿纂看事
2025-11-02 22:20:54
打胎小生被大佬玩到脱G!墨镜导演让女明星陪大佬!

打胎小生被大佬玩到脱G!墨镜导演让女明星陪大佬!

八卦疯叔
2025-11-01 14:20:03
CBA新赛季唯一一支全华班?曝昔日总冠军不找外援,或面临降级

CBA新赛季唯一一支全华班?曝昔日总冠军不找外援,或面临降级

老叶评球
2025-11-02 17:16:06
2025-11-03 06:43:00
人民资讯 incentive-icons
人民资讯
人民网内容聚合分发业务
483495文章数 5599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马来西亚首富之子买上海大平层 449平米1.17亿元

头条要闻

马来西亚首富之子买上海大平层 449平米1.17亿元

体育要闻

这个日本人,凭啥值3.25亿美元?

娱乐要闻

陈道明被王家卫说他是阴阳同体的极品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10月零跑突破7万辆,小鹏、蔚来超4万辆

汽车要闻

神龙汽车推出“发动机终身质保”政策

态度原创

时尚
艺术
亲子
家居
数码

最近很火的发型,原来这么简单!

艺术要闻

瓦迪斯瓦夫·谢维尼茨基:19世纪波兰杰出的画家

亲子要闻

我发现一个带娃永远不生气的理论

家居要闻

吸睛艺术 富有传奇色彩

数码要闻

麒麟9030处理器突然曝光:1+4+4六核狂飙,可惜工艺不详!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