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将中医古籍《石室密录》的内容翻译成白话文,旨在使这部珍贵的中医古籍更加贴近现代读者,让更多人能够轻松理解并受益于其中的中医智慧。希望通过翻译能够架起一座桥梁,连接古代医学与现代人群,让中医之道得以传承与发扬。文中提及的药方与方剂,仅供学习参考之用,如需应用,请务必查阅原著并遵循专业医生指导。
卷四(御集)
形治法
论目痛 头痛 手痛 脚痛
天师说:形治法,是根据四肢头面等身体部位出现的有形症状来进行治疗的方法。比如,看到眼睛痛就治疗眼睛,看到头痛就治疗头部,看到手痛就治疗手部,看到脚痛就治疗脚部。病症的表现形象明确,我们何必去寻求那些无形的病因呢?这就是形治法需要仔细审查的地方。要审查是哪个经络的病症,就用哪个经络的药物,这样自然会有疗效。比如,手部麻木,是气虚且受到风湿侵袭所致。必须使用能够引入手经的药物,同时搭配祛风除湿的药物,才能取得效果,否则也是徒劳无功。如果舍弃了有形的外在症状,而去追求无形的内在病因,难怪药物无法发挥作用。
治疗手部麻木的方剂,可以用白术五钱、防风五分、黄芪五钱、人参二钱、陈皮五分、甘草一钱、桂枝五分,水煎服(称为“逐风汤”)。
方剂中的黄芪、人参、白术都是补气除湿的药物,防风是祛风的药物,但必须有桂枝的引导,才能进入手经。经络得到清理,自然就能取得疗效。举一反三,希望大家能够仔细审察。
论脚痛
张公说:天师的论述有些简略,我补充一二也是可以的。脚痛的病症最多,也最难治疗。因为脚是人体的下部,水湿之气一旦侵犯,就容易停滞不去。必须提升体内的气,水湿之气才能散去。现在人们常用五苓散来治疗湿病,这确实是正统的方法,但终究不能使气上升,从而完全去除湿气。我现在制定一个方剂,可以通治湿气侵犯脚部的病症。
方剂用人参、白术各三钱,黄芪一两,防风一钱,肉桂一钱,薏仁五钱,芡实五钱,陈皮五分,柴胡一钱,白芍五钱,半夏二钱,水煎服(称为“升气去湿汤”)。
这个方剂是去湿的神剂。防风用在黄芪之中,已经足以提气去湿,再加上柴胡来舒气,气就会更加升腾。气升则水也随之进入脾脏。方剂中还有白术、芡实、薏仁,都是去水去湿的良药。怎么可能不迅速见效呢?凡是有湿病的,都可以用这个方剂来治疗。
论目痛
眼睛红肿,是风火侵入肝胆,湿气不散,两者结合而成的。刚开始发病时,就用疏肝舒胆的药物,同时加入去湿散火的药物,自然能迅速见效。无奈人们只知道散邪,而不知道综合治疗的方法,所以病情壅结而不能迅速好转。稍微不注意,或者在房事中解郁过度,或者沉迷于声色,或者受到风寒侵袭,就会变成烂眼流泪的病症,严重的甚至会出现胬肉攀睛。我现在制定一个方剂,在发病初期的三到五天内,连续服用两剂,就能立即痊愈。
方剂用柴胡三钱、白芍三钱、白蒺藜三钱、甘菊花二钱、半夏三钱、白术五钱、荆芥一钱、甘草一钱、草决明一钱,水煎服(称为“清目散”)。
一剂药就能减轻症状,两剂药就能痊愈。有热象的,加栀子三钱;没有热象的,就不必加入。这个方剂的妙处在于同时治疗火、风、湿,又辅以治疗眼睛的药物,所以药物一入口,眼睛就能痊愈。其他有形症状的治疗,也可以以此类推。
来源:《石室密录》(清·陈士铎)
翻译:小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