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天理吗?”杭州萧山瓜沥镇新凉亭社区,谢大姐有一栋四层楼带院子的房子,十多年前建好后,就租给了四户人家,一层一户。租客们和她相处十多年,关系都像一家人。房租也不算高,每层1200元,租客们一直很稳定。
![]()
可自从今年7月,社区装了道闸并实行新的停车收费制度后,矛盾就来了。按照规定,凡是出租户的小轿车,每月要交150元停车费,一年1500元。收费点旁还立了牌子,写明凭租房协议或暂住证明就能办理。
![]()
问题出在——谢大姐的租客都有车,其中两辆车平时就停在她自家院子里,另外两辆停在社区道路旁。社区要求不管停哪,都得交钱。租客交了两个月后,觉得不合理,就来找谢大姐,提出希望能从房租里抵掉这笔费用。谢大姐一听心里也别扭:“自己家院子停自家车,凭什么要交钱?这300块算谁的?”
![]()
她的诉求很直接:院子里的两辆车不该收费,至于公区道路上的车,你们收钱可以理解。可社区方面的态度是:本小区原住居民车辆可以免费,但出租户必须收费。这是居民代表投票决定的,理由是地铁口人流大、车位紧张,停车矛盾突出,出租屋车子太多,不收就没法管理。
![]()
网友看法分成几派:
有人同情谢大姐:“说到底,她的租客都是在自家院子里停,收费确实说不过去。”
有人支持社区:“规定既然通过了,就要一视同仁。要不然别人也会照搬理由,说车停在自家窗户底下是不是也要免。”
还有人提醒:“矛盾的核心是车位紧张,单靠收费可能解决不了根本问题,规划车位才是正道。”
![]()
![]()
“清官难断家务事。” 谢大姐的难处确实存在——租客和她相处多年,关系很稳固,若因为停车费闹僵,肯定影响租赁关系。而社区也有它的难处,地铁口车流量大,不收费,管理秩序会更加混乱。
![]()
从法律角度看,如果院子属于她的自有宅基地范围,那么停放自家租客的车,本不应算作公共资源,社区无权强行收费。但问题在于,农村社区改造后,宅基地和公区界限往往模糊,如果没有明确的房产证或权属界定,社区的收费就可能以“统一管理”为由站得住脚。
![]()
那怎么办?
我觉得谢大姐可以向社区提出折中方案:由她出面,和社区签一个特殊约定,明确院子内车位不收费,但院外公区车位照规矩交钱。或者,干脆在院子里加装简易围栏,明确划定私人区域,减少争议。
![]()
说到底,这件事反映的是城镇化过程中“公共秩序”与“个人权益”的矛盾。谢大姐希望“自家地盘自己说了算”,社区则强调“统一规范”。两方都没错,关键在于如何找到平衡点。
对此,你们是怎么看的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