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的国土面积究竟是多少?当这个问题被提起时,大多数人都会毫不犹豫地回答“960万平方公里”。但你是否留意过,在这个广为流传的数字前,其实始终带着一个不起眼却意味深长的“约”字。
![]()
图片取材于网络
- 放眼全球陆地面积排名前五的国家:俄罗斯以1709.82万平方公里位居榜首,加拿大紧随其后达998万平方公里,美国为937万平方公里,巴西则拥有851.03万平方公里的广阔疆域。而在这些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的数据中,唯有中国的表述是“约960万平方公里”。如此重要的国家基础数据,为何迟迟无法给出一个确切值?
- 一、“960万”这个数字是从哪来的?
- 关于这一数值的由来,流传着多种说法。其中一种广受认可的说法是:在新中国成立前夕,第一次全国政协会议召开之前,周恩来总理急需一个全国国土面积的参考数据。当时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连续奋战了四十八小时,依靠手头有限的地图资料和原始的计算工具,最终估算出“约960万平方公里”这一结果,并上报使用。
![]()
图片取材于网络
- 如今回看,这样的测算方式显然显得简陋。但在那个年代,这已经是技术条件下所能提供的最可靠答案。毕竟,测量一片土地与丈量整个国家不可同日而语——后者不仅涵盖高山深谷、江河湖海,地形起伏本身就极易引发误差叠加。
- 更为棘手的是,当时我国与邻国之间的边界线大多尚未正式划定,国内各省间的行政区划也存在统计差异。缺乏清晰明确的边界作为基准,“尺子”都不存在,再高明的测绘人员也无法得出精准结论。
![]()
图片取材于网络
- 不过时代早已不同往昔。现代测绘科技已实现飞跃式发展,卫星遥感系统能够从太空俯瞰大地,地理信息系统(GIS)则能对海量空间数据进行三维建模与分析,精度可达±0.1%。按理说,获取一个精确到个位数的国土面积并非难事。可为何至今仍沿用“约960万”这一表述?
- 事实上,国家测绘部门曾公布过更精细的数据:959.8077万平方公里。但该数值基于小比例尺地图推算而来,属于宏观层面的概略统计。考虑到公众接受度以及数据发布的稳定性,官方在对外宣传中依旧采用“约960万平方千米”的说法。
![]()
图片取材于网络
- 由此可见,这个“约”字并非模糊处理,反而体现了一种科学态度。它既承认了历史条件下的技术局限,也正视了边界变动、测量手段演进等动态因素的存在,是一种留有余地的严谨表达。
- 既然连官方都使用近似值,那么现实中我国的陆地范围是否真的会发生变化?答案是肯定的。渤海湾就是一个生动例证。
![]()
图片取材于网络
- 二、国土面积还会变化?
- 根据可查记录,1975年时渤海湾海域面积约为11025平方千米;而到了2015年,这一数字已缩减至9016平方千米。短短四十年间,减少了接近2000平方千米的水域面积,相当于三个新加坡凭空消失。
![]()
图片取材于网络
- 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既有自然过程的缓慢作用,也有大规模人类活动的强力干预。黄河每年携带超过十亿吨泥沙注入渤海,在入海口不断沉积,逐渐形成新的三角洲地貌。然而,相较于人类主导的填海工程,这种自然造陆的速度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 近年来,渤海沿岸地区的填海开发从未停歇。为了建设港口设施、拓展养殖区域或推进房地产项目,大量工程机械直接将砂石倾倒入海,硬生生将原本属于海洋的空间转化为陆地。天津港的扩建工程、曹妃甸工业区的崛起,背后无不伴随着成片海域的消失。
![]()
图片取材于网络
- 数据显示,仅2000年至2010年的十年间,渤海湾新增填海面积就超过了500平方千米,其速度远超自然沉积数十倍。此外,各类港口配套工程如防波堤、码头结构也会改变水流方向,减缓海水流速,促使泥沙加速堆积,间接促成新陆地的生成。
- 既然渤海湾可以通过人工与自然双重机制实现“陆地扩张”,那是否意味着整个中国的国土面积也能通过类似方式持续增长?理论上看似可行,但实际上操作难度极大。
![]()
图片取材于网络
- 三、国土面积会发生明显变化吗?
- 依靠填海或沉积让全国总面积显著增加,虽在逻辑上成立,但在现实层面近乎不可能实现。即便有所增长,也只是微乎其微的小幅调整,难以撼动整体格局。
- 目前最具可行性的途径,是通过外交谈判达成边界协议带来的小幅调整。国界并非永恒不变,部分争议地区可通过和平协商重新界定归属。
![]()
图片取材于网络
- 例如2004年,中国与俄罗斯签署边界协定,成功收回黑瞎子岛西部约171平方公里的土地;2011年,又与塔吉克斯坦解决帕米尔高原部分区域的边界争端,获得约1158平方公里的领土回归。
- 这些都属于国土面积的实质性增长,但从总量来看,合计不足1330平方公里,尚不及北京市朝阳区面积的一半。对于960万平方公里的庞大基数而言,这类增量无异于沧海一粟。
![]()
图片取材于网络
- 更重要的是,此类增长完全依赖外交成果,不具备可控性与可持续性。当前全球绝大多数国家边界已基本定型,指望通过频繁谈判大幅拓展疆域,可能性微乎其微。
- 其次是自然沉积带来的缓慢扩展。除黄河外,长江、珠江等大河入海口同样存在泥沙淤积现象,逐步形成滩涂乃至新生陆地。
![]()
图片取材于网络
- 以上海崇明岛为例,由于长江输沙量巨大,该岛每年向外延伸数平方公里。但这一进程极其缓慢,若想借此使全国面积产生可观变化,需等待数千年之久。且并非所有海岸线都具备沉积条件,多数沿海地带反而面临侵蚀退缩的风险。
- 相比之下,填海造陆是最具主动性的“扩土”方式。除了渤海湾,我国在南海南沙群岛也实施了多项填礁成岛工程,如美济礁、永暑礁等,通过吹填作业扩大陆域面积,提升驻守能力与基础设施水平。
![]()
图片取材于网络
- 然而,这种方式面临两大硬性制约:其一是国际法框架下的严格限制。《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明确规定,不得在专属经济区或公海随意填海,即使在一国领海范围内,也必须遵守生态保护要求,履行环境影响评估程序。
- 其二是高昂的成本投入。一次大型填海项目需要调集巨量砂石资源,并同步建设防浪堤、排水系统、生态修复设施等配套工程。每新增一两平方公里陆地,往往耗资数十亿元人民币,难以支撑大规模推广。
- 笔者认为
- 真正重要的从来不是国土面积的具体数值是多出几万还是少了几千,而是我们如何对待脚下的每一寸土地。无论是“960万”还是某个更精确的数字,这片辽阔山河承载的是亿万人民的家园记忆与民族情感。与其执着于数据本身的增减,不如把注意力放在切实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维护国家主权完整上。唯有珍惜现有疆土,用心守护绿水青山,才是对祖国最深沉的热爱与尊重。
- 参考资料:长沙县自然资源局:2023年9月28日《注意!我国国土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百度百科:渤海湾百度百科:黑瞎子岛百度百科:帕米尔高原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