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不易。如果您对本人的作品感兴趣,欢迎点击右上角的关注按钮,您的鼓励和支持是我创作最大的动力。
抗日战争时期,河北省涞水县深山区紫石口村曹坝岗,涌现出一个与“狼牙山五壮士”同样壮烈的英雄群--“鸡蛋坨五勇士”。5位八路军战士为掩护大部队和群众转移,在鸡蛋坨山峰上与数十倍于己的日军血战到底,最后全部跳崖殉国,谱写了气壮山河的英雄之歌。
风云突变
1942年冬,新年将至,平西抗日根据地洋溢着一派节日喜庆的气氛。
12月27日,晋察冀军区第11军分区第7团接到情报:日军纠集重兵,从宛平、怀来、房山等据点纠集2000余人,对八路军晋察冀军区所属的平西抗日根据地发动了规模空前的冬季“扫荡”。
日军采取了“分进合击”、“铁壁合围”的战术,兵分三路向平西根据地扑来。其东路主力1000余人,从拒马河、李家堡、杜家庄出发,向第7团驻地曹坝岗快速逼近,形势万分危急。
当时,第7团主力正在外线迂回作战,团部留守执行警戒任务的仅有第2连和特务连。
团长陈坊仁、政治委员李水清当即命令特务连掩护机关和群众转移,第2连快速占领单翅岭的前出山梁——松树岭,坚决阻击敌人。
第2连官兵接到任务后,立即向松树岭奔去。松树岭蜿蜒起伏,主峰佛洞塔高高耸立。佛洞塔左下方的一处山峰,崖壁陡峭、险峻异常,因形似一枚鸡蛋而得名“鸡蛋坨”。
官兵奔袭到松树岭山脚下时,天还没亮。
在日军还未到达松树岭时,连长张玉亮立即组织各排开始紧张地构筑工事。正值严冬,冻土难挖,他们就搬来石头,垒成掩体。
![]()
殊死阻击
战斗很快就打响了。
敌人凭借着强大的炮火和兵力优势,一开始就发起集团冲锋,企图一举拿下松树岭阵地。
“轰——”,八路军埋设的地雷爆炸了,跟着就是一阵密集枪声,压制住敌人的进击。
一阵交火后,敌人发动更加迅猛的进攻,又被我军打退。
敌人遂改为散兵队形,再次对我前沿阵地发起攻击。
战斗中,我军官兵顽强拼杀,山坡上、沟坎里,到处躺着敌人的尸体。
2连指战员们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疯狂进攻,成功地将大量敌人牵制在鸡蛋坨下,为转移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在确定团机关和群众都已安全转移后,连长和指导员商量,决定留下第1排副排长李连山带领8班断后,掩护撤退:“边打边撤,在敌包围圈形成之前撤出战斗!”
![]()
弹尽粮绝
连长张玉亮料到接下来的战斗可能更加残酷,决定将一挺机枪和大量手榴弹留了下来。
李连山立即组织战士检查武器、收集弹药、抢修工事。
敌人更加疯狂的进攻开始了,前面的被打倒,后面的接着涌上来。机枪手刘班长操纵着机枪扫射,敌人又一次败退下去。
很快,机枪子弹打光了。李连山对刘班长和副射手说:“机枪可是咱连里的宝贝,绝不能留给敌人,你们撤。”
他见刘班长不肯走,便说:“我命令你快走!请转告团首长,我们人在阵地在,誓与阵地共存亡!”刘班长这才扛起机枪和副射手撤走。
机枪一停,敌人发起了更加疯狂的进攻。
坚守在“鸡蛋坨”山峰的战士子弹打光,手榴弹也扔完了。他们举起石头向扑上来的敌人砸去。战斗中,又有几名战士牺牲了。
![]()
宁死不屈
战至最后,阵地上只剩下李连山、刘荣奎、宋聚奎、邢贵满、王文兴5人。
此时的他们已经一天水米未进,疲惫到了极点。
面对涌上来的敌人,浑身是伤的李连山嘶哑着命令道:“八路军誓死不当俘虏!跳崖!”他们或砸或摔,将枪支毁坏后扔下山崖。
李连山未及跳下就被子弹击中,壮烈牺牲。
刘荣奎、宋聚奎把枪砸坏扔下悬崖,一起纵身跳了下去。
17岁的小战士王文兴,用毛巾蒙上自己的双眼,也跳下山崖。
邢贵满端着枪倒退向崖边,突然向前发力,猛地刺死一个鬼子后,转身抱着枪跳了下去。
![]()
结语
鸡蛋坨五勇士的事迹是平西抗日根据地军民浴血奋战的一个缩影。他们展现了八路军将士崇高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
战斗结束后,当地百姓和部队找到了英雄们的遗体,并进行了安葬。他们的壮举极大地鼓舞了平西军民继续抗战的斗志。
1984年,涞水县人民政府在鸡蛋坨山峰上建立了“鸡蛋坨五勇士纪念碑”,以供后人瞻仰缅怀。
![]()
本文系作者自己收集、整理创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