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众号为一线语文教师个人原创公众号,所有文章均为个人独立撰写,欢迎点击上方的“水寒说语文”关注。
2025年第五十九期(总第931期)
互联网热点瞬息万变,前几天大家还在关注西贝和预制菜,这两天就变成了始祖鸟和蔡国强在喜马拉雅山脉放烟花。
关于这个热点,已经有很多人非常详细地谈及了该行为会对高原环境造成怎样的严重危害。我想换个角度,聊聊中国古人有怎样的环保思想。
先看一句《论语》中的话:
子曰:“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论语· 述而》
“钓而不纲”的意思是只用钓竿钓鱼,而不用拦河的大网捕鱼。避免一网打尽,要留有余地,要让鱼群能够繁衍。
“弋不射宿”的意思是射鸟时,不射已经栖息在树上归巢的鸟。只在飞行时射猎,避免在鸟休息时趁虚而入,给其繁殖生存留有空间。
这八个字,可以说非常具体明确地体现了反对过度捕猎、主张节制利用资源的生态环保理念。
再看《孟子》中的话: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孟子· 梁惠王上》
孟子的这个话,可以说与孔子的思想一脉相承。捕鱼要用大网,留小鱼成长,这样才有食用不尽的鱼鳖资源;砍伐要讲求时节,不能违背时节伐木,林木才能源源不断。这两句话可以说是最早的可持续利用资源的论述之一。
《道德经》中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还是要敬畏顺应自然规律,不可过度索取。过度开发利用自然,对自然规律缺乏敬畏之心,早晚会遭到自然的报复。
从科技角度讲,今人可以“秒杀”古人,因此时常会生出一种遥遥领先的骄傲甚至狂妄,但是,如果从人文角度来讲,那就不一定了,很可能我们今人非但没有遥遥领先,反而在有些方面是大幅倒退,甚至都不如古人了。
虽然很多人口头上喊着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其实对我们老祖宗有哪些好东西知之甚少,不过是叶公好龙而已。今天,始祖鸟和蔡国强在环境保护这件事情上翻车了,他们不是第一个,也一定不是最后一个。缺乏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只看到眼前的利益,那就什么离谱的蠢事儿都干得出来。
我的视频号,持续更新中,欢迎关注。《古文观止》的在线公益课已经讲到第五十四讲,每一讲都有直播回放。就在视频号“水寒说语文”的“直播回放”这个栏目就可以看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了公众号、视频号,来听一听。
欢迎关注我的新书《用减法教语文》,书中有很多能够反映我的教育思想的鲜活课例。具体内容可以点击下面的文章链接:
 ![]()
之前还写过另外一本书:《减法教育》,具体可以参见下面的文章链接:
 ![]()
图片来自网络,如涉版权,请联系删除
欢迎分享,若公众号转载,请联系授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