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卫健委主导的《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已通过审查,即将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届时,预制菜“身份”将有统一说法,餐饮门店是否使用、如何使用预制菜,也将首次纳入信息披露范畴。近日,在罗永浩质疑西贝部分餐品为预制菜,而西贝断然否认引发广泛关注的当下,也倍受瞩目。
有关预制菜的争议不是第一次出现,而此次罗永浩与西贝创始人贾国龙的口水之争,产生的冲击波最大,一边是部分餐饮界大佬支持西贝,一边是不少消费者站队罗永浩。这种争议“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既给餐饮业带来负面影响,也让部分消费者陷入困惑。这种局面,亟待权威部门“一锤定音”。
好消息是,《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通过审查,即将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虽然尚未看见该国标“真容”,但据参与起草的专家透露,该国标“规定定义和食品安全指标要求”,这意味着,何为预制菜将有更为准确的定义,这比之前预制菜缺乏较为明晰的概念界定,显然前进了一大步,值得期待。
预制菜是否安全,这是公众最为关心的问题。据说该国标草案对预制菜的分类、原料、加工工艺、贮存运输及检验方法作出了统一规定,并首次提出“不添加防腐剂”等强制性指标。这相当于要为预制菜装上“安全阀”,起到安全兜底作用。那么,餐饮企业就能按“标”采购,消费者也能放心食用预制菜。
“不怕你预制,怕你不告诉我。”这是最近提及较多的一句话,代表了很多消费者心声,即消费者不怕吃预制菜,就怕稀里糊涂吃预制菜。这反映出知情权对消费者是多么重要。在我国,预制菜早已有之,但涉及健康、味道等,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餐馆只有公开是否使用预制菜,才能保障消费者权益。
此次国标草案显示,餐饮门店是否使用、如何使用预制菜,将首次纳入信息披露范畴。这不仅保障了消费者知情权、选择权、公平交易权,同时也能规范餐饮企业经营行为,促进餐饮行业健康发展。之前,虽然传言中指出很多餐馆都在使用预制菜以节省成本、提高效率,但餐饮企业并未主动公开相关信息。
今后国标一旦实施,恐怕餐馆不敢再隐瞒使用预制菜。因为该国标只有强制餐馆披露预制菜信息,才有意义。假如是推荐性国标,商家可披露可不披露,那么制定该国标的意义就大打折扣。因此,基本可以预判,上述国标将是强制性标准,不管餐馆愿不愿意,都得按照国标要求公开自己是否使用了预制菜。
希望该国标能为预制菜之争画上句号。一来,能更好地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避免“被动吃预制菜”。二来,可倒逼餐馆正大光明使用预制菜;三来,能促进预制菜行业在安全等方面规范化发展。如此一来,过去遮遮掩掩、羞羞答答的餐饮行业和预制菜行业,都将有望进入健康赛道发展,即从野蛮走向合规。
但该国标能否终结预制菜之争,一方面,取决于国标本身是否科学、完善。该国标草案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后,需要各方积极建言献策,力争堵上预制菜所有监管漏洞。另一方面,作为新生行业,预制菜也在不断探索发展,未来或出现新现象新问题。那么,作为规范预制菜食品安全的国标也要与时俱进。
◎为正义“说话”,为公平“代言”,若喜欢本账号文章,请订阅并批评指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