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1979年的那场对越自卫反击战,很多老一辈人还记得那股子边境上的火药味。那时候,中越关系闹得挺僵,越南那边仗着有后台,边境上老是挑事儿,中国这边忍无可忍,就在2月17日直接动手了。整个仗打得快,3月5日就宣布目的达到了,全线撤军,总共就29天。50军150师448团是主力之一,推进到谅山方向,干得还算顺当。可就是在这撤退的关键时候,出了点岔子,2营8连的连长冯增敏带着全连219个人,向越军投了降。
![]()
这事儿一出,当年震动不小,回国后闹得沸沸扬扬,到现在提起,还让人觉得五味杂陈。冯增敏这人,本来是个普通军官,投降后命运大变,判了刑,坐了牢,出狱后日子也不好过,最后落了个病逝的下场。
![]()
先聊聊冯增敏这个人吧。他生在1945年,四川人,早年入伍,慢慢从士兵爬到连长。1979年初,他调到448团2营8连,当连长。那时候部队驻扎广西边境,天天练兵巡逻,冯增敏管得严,士兵们装备检查得一丝不苟。仗打响后,8连跟着大部队越境,初期推进还行,拿下几个高地,压制了越军的火力点。冯增敏这人经验老道,指挥时总能调整阵地位置,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到撤军阶段,连队已经有些伤亡,但整体还算完整。谁知道,撤退路上遇上麻烦,2营奉命掩护友军,改走山间小道,本想避开主路堵塞,结果钻进了越军的包围圈。
那场仗的背景,得说清楚。1979年2月17日早上,炮火一响,中国部队就从广西、云南两路推进,目标是惩罚越南的边境侵扰。越南那边有苏联撑腰,军队训练有素,但中国部队人多势众,火力猛,很快就占了上风。谅山是关键点,448团负责那块儿。3月上旬,撤军命令下来,部队开始后撤。可越军不甘心,346师在山区设伏,仗着地形熟,炮击和机枪齐上。2营11日中午进到那嘎以西的山里,顿时中招。炮弹炸得队形乱了套,通信中断,增援来不了。8连和邻的1连凑一块儿,弹药快见底,粮食也紧巴巴,只够撑一天。干部们开会商量出路,地图上划拉半天,东南坡道试了试突围,没成,死伤二十多个。
![]()
冯增敏和1连连长李和平意见不合。李和平想硬扛到底,坚持战斗到最后。冯增敏觉得敌我力量差太大,继续打下去全得交代。他这观点渐渐占了上风,士兵们也累坏了,士气低。3月14日一早,冯增敏以支委会名义定了调子,全连219人放下武器,向越军走过去。这数字听着扎眼,238名中国俘虏里头,就有这219个,占了大头。投降后,越军把他们押到黄莲山营地,那地方地势险,岗哨密。冯增敏作为干部,被单独审,还配合了些宣传活动,录了声明啥的。这点后来成了他麻烦的把柄。
![]()
俘虏日子难熬。营地条件差,吃的霉米饭,带虫子的那种,伤员没人管,感染得不成样。越南那边搞心理战,喇叭天天喊劝降,还拉人做反华材料。冯增敏的配合,让战友们看不惯,觉得他不地道。整个战俘群里,头儿们还得管着队伍,避免内部乱。战争3月16日正式收尾,中越通过第三方谈交换俘虏。中国放了1638名越军,他们交了238名中国人。过程拖了几个月,第一批4月换,冯增敏他们是1980年5月底或7月回的国。边境一到,不是热烈欢迎,而是隔离审查。军区设学习班,围墙高,门一关就是432天。每天写报告,交代细节,心理评估、体检,一套一套的。士兵们操场站军姿,喊口令,但心知肚明,回不去部队了。
![]()
审查结果出来了,大多数人解除军籍,档案上打叉,遣返地方找活儿干。冯增敏这头,麻烦最大。军事法庭1980年开审,罪名是投降罪,加上俘期间的表现,判了10年有期徒刑,开除党籍和军籍。有些资料说15年,但主流说法是10年。李和平也挨了处分,但轻多了,没那么重。冯增敏戴着手铐押走,法庭外雨下得大。坐牢那十年,他干劳动改造,日子苦哈哈。1989年出狱,回了四川老家。那时候四十多岁,身上烙着印儿,找工作难,单位一打听就摇头。化名打零工,勉强混口饭。家庭那边也疏远了,亲戚朋友避着走,日子过得孤零零。
![]()
出狱后,冯增敏没消停过。他试着通过媒体说话,找记者访谈,辩解说投降是为救人,迫不得已。2010年前后,有文章登了他的话,意思是当时弹尽粮绝,不降全军覆没。可公众不买账,网上议论多,说他抹黑了军队荣誉。有人觉得他保了219条命,算有担当;但更多人摇头,觉得军人就该死战到底。这争议到现在也没平。冯增敏晚年身体垮了,2012年得肺癌,没多久就走了。葬礼简单,没啥人送,档案里就这么一笔带过。他的事儿,成了军史上的案例,提醒人战场上抉择多难。
这事儿搁谁身上,都得掂量。1979年那仗,中国部队整体胜了,俘虏越军上千,伤亡控制得住。但局部总有意外,2营那块儿就是典型。冯增敏的决定,表面看保了人,可在纪律严的军队里,投降就是大忌。俘期间的配合,更雪上加霜。回想起来,那年代军人标准高,宁折不弯。可现实里,饿肚子、缺弹药,士兵本能想活。冯增敏不是英雄,也不是纯坏蛋,就一普通人,在绝境里选了条路,结果背了锅。战争这东西,本来就不是黑白分明,它放大人的软肋,也考验底线。
![]()
说到底,冯增敏这辈子,前半段当兵打仗,中段牢里蹲,后半段街头晃荡。生于乱世,长在部队,投降那刻改了轨。很多人问,要是他坚持打,会咋样?可能全连壮烈,可那219家,就少219个儿子。或者换别人当连长,结局还是一样?这问题没准儿。历史书上,胜仗多记,败笔少提,但冯增敏这事儿,档案里有,网上有,提醒后人,战场无常,人性复杂。别光骂他,得多想想那年代的苦。战争结束了四十多年,边境太平了,可教训还在。冯增敏走了,故事没完,搁那儿让人琢磨。
这故事接地气,就在普通人身上。不是大人物传奇,是小军官的坎坷。战争教人,命贵,但纪律更贵。冯增敏选了命,丢了名。搁老百姓看,保命对;搁军人看,耻辱。争议在这儿。资料多是二手,军方档案不全开。但核心不变:投降实,判刑实,结局实。四十多年过去,年轻人听听,长见识。别光看电影里的英雄,现实多灰。冯增敏一辈子,就这么着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