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难题,我区以科技赋能循环利用,打造出一条“变废为宝”的绿色产业链。随着高标准资源化处置体系逐步完善,全区建筑垃圾治理实现从“无处安放”到“循环再生”的跨越,为推进“无废城市”建设、促进区域绿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
建筑垃圾如何 “变废为宝”?在刚刚建成投用的密云区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场内,答案正通过一条高效运转的智能化流水线呈现。轰鸣声中,破碎锤将混凝土块、废砖瓦等建筑垃圾初步破碎,随后通过传送带进入多级筛分系统。不同粒径的骨料在振动筛网上分离,配合磁选机、风力分选机等核心设备,铁钉、塑料、木屑等杂质被精准剔除,最终产出洁净度高达99.5%的再生骨料。
处置场采用“建筑垃圾综合处置+模块化处置”双工艺路线,具备处理装修垃圾、拆除垃圾等多种复杂成分的能力,技术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年处置能力达80万吨。投用以来,已接收建筑垃圾7.8万吨,运行平稳有序。未来,场区将新增再生水泥制品生产线、再生道路材料生产线,实现“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绿色建材”的闭环产业链。此外,针对全区建筑垃圾处置布局,区城管委正积极推进第二处处置设施建设。
![]()
区城管委二级调研员安建宏:为降低库北地区建筑垃圾运输成本,计划在太师屯镇建设第二处临时处置设施,项目建成后将显著提升全区规范处置建筑垃圾能力。我们将持续完善建筑垃圾全链条管理体系,推进“无废城市”建设,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
两处处置场建成后,将形成 “南北呼应” 的建筑垃圾处置格局,年综合处置能力超110万吨。未来,我区还将进一步优化建筑垃圾源头分类、运输监管、资源化利用和产品推广的全链条管理,让更多建筑废料实现 “华丽转身”,为打造生态宜居、绿色低碳的美丽密云筑牢坚实基础。
以上内容来自密云城投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密云资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