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的草坪文化,中产阶层的体面
开车穿过美国任何一个中产阶级社区,你都会看到同样的景象:整齐的房屋前,一片片绿油油的草坪向远处延伸,像一张张柔软的地毯。偶尔能看到有人推着割草机修剪草坪,或是手持水管浇灌草地。
![]()
图片
美国人对草坪的痴迷,堪称世界一绝。
美国草坪文化其实是个“进口产品”。18世纪英国庄园主为了炫耀财富,会在城堡周围铺设大片草地,以此宣告“我有这么多土地,却任其荒芜不种庄稼”。这种炫富方式随着欧洲移民漂洋过海,在美国扎下根来。
真正让草坪文化在美国爆发的,是二战后 suburbanization (郊区化)浪潮。大量中产阶级搬出城市,在郊区购置独栋住宅。开发商为了营造整齐美观的社区环境,开始在房屋销售合同中加入“必须维护草坪”的条款。
于是,修剪整齐的草坪逐渐成为中产阶级体面生活的象征。你的草坪状况反映了你的社会地位和道德水准——连草坪都打理不好的人,大概率是个懒散、不可靠的邻居。
随之而来的是庞大的草坪产业。美国人每年花费近400亿美元在草坪养护上,从专用肥料、除草剂到各种型号的割草机,一应俱全。每到周末,郊区上空就会响起割草机的轰鸣声,成为独特的周末背景音。
![]()
图片
但近年来,美国人的草坪情结正在发生变化。
环保主义者指出,维护完美草坪需要大量水资源(全美居民用水量中有三分之一用于户外灌溉)、化学药剂会污染环境,而单一草种种植不利于生物多样性。加上耗时间耗精力,草坪越来越从“体面象征”变成了“沉重负担”。
一些先锋社区开始推广“自由草坪”,允许草长得高一些,种植本地耐旱植物替代传统草皮。在加州等干旱地区,许多人干脆用碎石、多肉植物或人造草皮替代真草草坪。
不过要改变深植的文化并非易事。至今仍有不少地方严格执行草坪条例,草长太高会收到罚单,甚至被告上法庭。2015年就有一位佛罗里达老人因拒绝修剪草坪而入狱。
![]()
图片
从炫耀性消费到社区规范,从身份象征到环保负担,美国人的草坪故事远不止是草的故事,它折射的是社会价值观的变迁。那片绿油油的草地底下,藏着美国人的生活理想、社会压力与时代变革。
美国人在自家草坪上精心劳作,那不仅仅是在除草,更是在维护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延续了百年的中产阶级体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