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北极的气温能冷到骨子里,为啥却几乎下雪呢?有啥科学解释?

0
分享至



你可能以为天底下最冷的地方,肯定天天大雪纷飞,雪花像散落的羽毛一样往下砸。可现实偏偏不按常理出牌,北极那个冷得连呼吸都能结冰的地方,几乎不会下雪。

这事儿听着是不是有点反常识?小编东北老家一到冬天,屋顶、树梢、马路上全是白茫茫一片,踩一脚咯吱响,可北极呢?荒原辽阔,冰原千里,偏偏下雪却成了稀罕事。



说到下雪,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得冷吧?越冷越容易下雪。可科学上恰恰相反,真正能带来大雪的,往往是“相对暖和”的天气。雪从哪儿来?天上飘下来的,可天上的水汽又是从哪儿来的?答案是海洋、湖泊、河流这些能蒸发水汽的地方。

北极虽然被北冰洋围着,但整个区域常年被厚厚的冰层盖着,尤其是冬季,海面几乎全冻住了。冰封之下,海水没法直接蒸发,空气里的水汽含量自然就低得可怜。

气象数据显示北极大部分地区的年均降水量还不到200毫米,有些地方甚至只有50毫米左右,比中国西北的戈壁滩还干巴。



你可能会说,那不是有冰吗?冰不能化了变成水汽吗?可你要知道,冰在零下几十度的环境下,压根儿不会融化,甚至连升华都慢得像蜗牛爬。

一年下来,能跑到空气里的水分子少得可怜,没有足够的水汽,哪来的云?没有云,又哪来的雪?

北极的低温不仅挡住了水汽的路,还让大气变得又干又稳。气象学上有个词叫“逆温层”,在极地特别常见。简单说,就是地面冷,上面反而稍微暖和点,这种结构让空气上下不怎么对流。



你想要是空气老老实实待着不动,水汽上不去,云就形成不了,更别说酝酿成雪了。相比之下,东北下大雪的时候,往往是冷暖空气打架,南边的暖湿气流北上,碰上北方的冷空气,一激灵,水汽立马凝结,噼里啪啦就开始下雪。

可北极呢?周围都是冷空气,没对手打擂台,天气太平静了,连风都懒得多刮几下,更别提什么剧烈天气变化了。

美国国家冰雪数据中心的研究明确指出,北极降水的主要形式虽然是雪,但总量极低,且集中在夏季边缘区域,真正核心的高纬地带,全年几乎无有效降水。



还有个容易被忽略的因素,地理格局,北极不是一块陆地,而是一片被大陆包围的海洋,中间是北冰洋,四周是加拿大、俄罗斯、格陵兰这些地方。这种结构决定了它不像南极那样有一整块巨大的陆地撑着冰盖。

南极的冰盖平均厚度超过两千米,靠的是数百万年积雪压实形成的,而北极的冰主要是海冰,平均厚度也就两三米,靠的是海水冻结。



北极的“冰”是“冻”出来的,不是“堆”出来的。它的冰更多来自海水结冰,而不是天上不断下雪累积。这也是为什么科学家监测发现,北极海冰的年度变化主要受温度升降影响,而不是降雪量增减。

即便偶尔来一场雪,也很快被风吹散,或者压根落不下来,在半空中就被干燥的空气“吸干”了,成了所谓的“钻石尘”:看着像雪,其实是微小的冰晶飘在空中,根本积不起来。

近年来,北极变暖的速度是全球平均的三倍以上,这个现象被称为“北极放大效应”。气温一升,海冰融化得更快,夏天裸露的海水面积变大,反倒让局部地区有了更多水汽来源。



一些观测数据显示,部分北极边缘地带的降雪量确实有轻微上升趋势,但这并不意味着北极变成了“雪窝子”。

相反,更多的雪可能加速地表变暗,因为雪一旦混入灰尘或融化再冻结,会降低反照率,导致吸收更多太阳热量,进一步促进变暖。



这是一个复杂的反馈过程,不能简单理解为“暖了就能多下雪”。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每年发布的《北极报告卡》都强调,尽管局部降水模式在变化,但整体上北极仍是地球上最干旱的寒冷地区之一,其“少雪”的本质并未改变。

大自然从来不按直觉办事。冷,不代表就有雪;越冷,反而可能越干。北极不下雪,不是因为它不够冷,而是太冷了,冷到连水汽都“冻住”了,动弹不得。



图片来自网络侵联必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鲍威尔深夜官宣,美国3年骗局被拆穿,中国股市将迎来史诗级暴涨?

鲍威尔深夜官宣,美国3年骗局被拆穿,中国股市将迎来史诗级暴涨?

烈史
2025-11-02 07:35:24
紫牛头条|土木工程硕士摆摊卖创意烧饼,“小孩哥”“小孩姐”成了他最忠实的粉丝

紫牛头条|土木工程硕士摆摊卖创意烧饼,“小孩哥”“小孩姐”成了他最忠实的粉丝

扬子晚报
2025-11-02 22:05:59
上海地铁老人抢座,非要坐女生腿上,笑容猥琐,大哥:真想捶死你

上海地铁老人抢座,非要坐女生腿上,笑容猥琐,大哥:真想捶死你

子芫伴你成长
2025-11-01 23:02:23
租客死亡4年后房东以“房屋贬值”把中介告了,法院:不用赔

租客死亡4年后房东以“房屋贬值”把中介告了,法院:不用赔

封面新闻
2025-11-02 17:14:02
诺奖级突破? 破解140年难题,抗癌药成本或断崖下降

诺奖级突破? 破解140年难题,抗癌药成本或断崖下降

生命科学前沿
2025-11-01 23:08:54
换上又换下!热刺6500万标王沦为水货 13场仅1助攻

换上又换下!热刺6500万标王沦为水货 13场仅1助攻

球事百科吖
2025-11-02 05:14:53
老年人如何应对肌肉流失?医生提醒:坚持这两个方法,效果非常好

老年人如何应对肌肉流失?医生提醒:坚持这两个方法,效果非常好

老嘪科普
2025-10-23 19:21:38
辽宁56岁厂长邀15名女子吃饭,酒足饭饱后,15人却被抛尸下水道

辽宁56岁厂长邀15名女子吃饭,酒足饭饱后,15人却被抛尸下水道

谈史论天地
2025-11-02 17:33:39
向黄仁勋汇报的英伟达36人

向黄仁勋汇报的英伟达36人

量子位
2025-11-02 12:42:05
中国急需攻克5项尖端技术,一旦突破,将无惧任何国家垄断!

中国急需攻克5项尖端技术,一旦突破,将无惧任何国家垄断!

元爸体育
2025-11-02 07:09:50
54岁男子夜钓时头部遭枪击,家属:中枪后他自己走回家,事发20余天仍昏迷不醒

54岁男子夜钓时头部遭枪击,家属:中枪后他自己走回家,事发20余天仍昏迷不醒

极目新闻
2025-11-02 18:26:43
“吉林一号”回应俯瞰台湾:我们想拍哪里,就能拍到哪里

“吉林一号”回应俯瞰台湾:我们想拍哪里,就能拍到哪里

极目新闻
2025-11-02 17:55:34
陈赓曾3次入朝,战后美军直言:他根本就不是来打仗的,为何?

陈赓曾3次入朝,战后美军直言:他根本就不是来打仗的,为何?

丞丞故事汇
2025-10-29 13:40:49
央八首播!30集谍战大作,仅播出3天,热度收视率全面开花

央八首播!30集谍战大作,仅播出3天,热度收视率全面开花

乐枫电影
2025-11-02 14:50:03
特朗普下令战争部做好准备:可能对尼日利亚动武

特朗普下令战争部做好准备:可能对尼日利亚动武

澎湃新闻
2025-11-02 16:02:26
88年,潜伏42年的中共地下党员从台湾秘密返回,6年后被组织发现

88年,潜伏42年的中共地下党员从台湾秘密返回,6年后被组织发现

红色先驱
2025-10-27 18:18:06
同房时,男生都有哪些性观念误区?(女生勿入)

同房时,男生都有哪些性观念误区?(女生勿入)

许超医生
2025-10-31 10:08:22
《数据周报89》:中国养老金人均领取2.2万元

《数据周报89》:中国养老金人均领取2.2万元

智本社
2025-11-02 17:25:54
章泽天瘦得惊人,烫了头发后更放飞自我,和杜海涛摆拍

章泽天瘦得惊人,烫了头发后更放飞自我,和杜海涛摆拍

乡野小珥
2025-10-26 06:59:35
阎维文携妻回平遥,68岁妻子好瘦好显老 与丈夫同框就像两代人一样

阎维文携妻回平遥,68岁妻子好瘦好显老 与丈夫同框就像两代人一样

喜欢历史的阿繁
2025-10-31 12:36:54
2025-11-02 23:43:00
向航说 incentive-icons
向航说
坐下来,听我讲讲你不知道的科技奇闻故事
1670文章数 54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和章泽天出席会议被抓拍 刘强东发文调侃称"没了自信"

头条要闻

和章泽天出席会议被抓拍 刘强东发文调侃称"没了自信"

体育要闻

这个日本人,凭啥值3.25亿美元?

娱乐要闻

陈道明被王家卫说他是阴阳同体的极品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10月零跑突破7万辆,小鹏、蔚来超4万辆

汽车要闻

神龙汽车推出“发动机终身质保”政策

态度原创

时尚
本地
房产
手机
游戏

最近很火的发型,原来这么简单!

本地新闻

全网围观,到底多少人被这个野人大学生笑疯了

房产要闻

中粮(三亚)国贸中心ITC首期自贸港政策沙龙圆满举行

手机要闻

华为Mate80风扇版确认:五款机型同台竞技,18号见!

老外最新《GTA6》泄露机制汇总:真能全部实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