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文《井冈山根据地最终为何失守,谁之过?》,讲了1930年2月井冈山根据地失守的原因,主要是毛泽东离开井冈山后,新领导教条执行中央错误路线,错杀袁王所致。此后,红军六次尝试收复,但均告失败,提供了更多充分的证据。
具体而言,就是袁王被错杀,旧部倒戈,井冈山天险落入敌手,红军失去了“地利”。同时,群众对红军信任度下降,原有情报和支援体系崩溃,红军孤军奋战,失去“人和”。还有,“天时”也不支持,即红军的战略重心已转向中央革命地的建设和应对蒋介石的围剿,西顾乏力。
因此,随后红军六次尝试收复,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望山兴叹。直到1949年四野横扫江西,收复井冈,已经时世易位,恍若隔世。
![]()
1、1930年4月,红六军试图上山劝降袁王旧部。
1930年2月袁文才、王佐被错杀后,其旧部谢角铭、王云隆率残部700余人“反共投蒋”,成立“宁遂边防保卫团”,控制了井冈山五大哨口及茅坪、茨坪等核心区域。4月,红六军第四大队试图上山搜寻和劝降袁王余部,强攻黄洋界,但遭敌精准伏击,村民拒见红军、拒绝提供粮食,红军伤亡数十人后,被迫撤至山下。
2、1931年11月,地方部队红八营多次袭击敌守军。
1931年红军主力转到中央苏区后,当地只剩下地方部队红八营,兵力薄弱,与保卫团多次交战。11月,连长刘自成率部伏击保卫团团总谢角铭,将其击毙。但是,保卫团主力未损,仍控制井冈山核心区域。
3、1933年秋,萧克率红六军团红十七师强攻黄洋界。
1933年秋,中共湘赣省委命令萧克率红六军团红十七师进攻宁冈,意图歼灭保卫团并收复井冈山。这是红军目标明确且最可能收复井冈山的一次行动。起初,红军进攻一路顺利,但在赤坑遭国民党第十五师伏击,损失惨重,攻至黄洋界山脚时,面对敌军据险固守,红军粮食和情报缺乏(当地群众拒绝支持),无奈而返。
4、1934年7月,红六军团试探借道井冈山入湘。
1934年7月,中共临时中央和中革军委命令萧克率红六军团(9700余人)撤离湘赣苏区,向湖南中部转移,开辟新根据地,这也是提前为长征探路。红六军团计划借道井冈山转入湖南,但侦察发现敌军已严密布防,只得放弃原计划绕道永新入湘。
5、1934年11月,陈毅有意重回井冈山未果。
中央红军长征后,1934年11月陈毅有意率赣南游击队重回井冈山,但侦察员回报袁王旧部与国民党一起封锁山区,游击队势单力薄,被迫放弃。
6、1944年,王震南下支队逼近井冈山。
1944年10月,党中央和毛主席根据抗战形势变化,决定派王震率南下支队挺进华南敌占区,在湘鄂赣建立根据地,并南进五岭,与东江纵队会师。1945年7月,南下支队在湘鄂赣建立了抗日根据地。9月,支队抵达毗邻井冈山的七岭地区时,有意重返井冈山,引起蒋介石的恐慌和震动。蒋抽调大批兵力对支队进行围追堵截,在井冈山重兵设防。支队面对敌强我弱,缺医少药,且任务重心不在收复井冈山,被迫撤离。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