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秋刚过,“秋老虎”依旧肆虐,阳光炙烤着黔北大地。铁轨在黔北的山坳间蜿蜒伸展,连通山里山外。
记者一行驱车前往小寨坝站,原以为这名字带“小”的地方会是局促狭小的模样,可当汽车穿过仅容一车通行的涵洞后,眼前景象豁然开朗:宽敞的站台如同小型广场,办公楼、食堂、单身宿舍沿着铁轨次第排开,白墙红顶的建筑在绿树掩映下格外齐整。
![]()
这座藏在黔北山谷里的三等站,虽不办理客运业务,“体格”却毫不含糊:50余名职工轮班值守,日均装卸车超200辆,高峰时单日办理车辆数近400辆。
![]()
转过站房拐角,更磅礴的图景撞进眼帘:占地近千平方米的货运场里,正面吊在站台上卸着车,作业人员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辅助作业,成排的货车沿铁轨排列,装着本地煤炭的黑色车厢、满载外销化肥等物资的黑色棚车、堆叠着磷酸溶液的黄色罐车、集中到达的蓝色集装箱专列在秋日阳光下泛着金属光泽。小寨坝站的货运吞吐量占息烽县铁路货运总量的八成以上,是名副其实的“大枢纽”。
![]()
“别看是小站,货运的‘神经’可连着山内外。”贵铁物流中心小寨坝营业室货装值班员古永凤指着电脑屏幕上跳动的数字,眼里带着自豪:“今年到现在,装车77万吨、日均3450吨,卸车82万吨、日均3680吨。跟去年同期相比,装卸总量涨了3.61%,货运收入突破1亿元……”
这些数字像密码,解码后是山坳里煤矿传送带的轰鸣,是田垄间农户们刚收的作物,是开磷集团生产线上正在加工的磷肥……
![]()
“这里的货要出去,外面的货要进来,咱们这站就是个‘转换器’。”站长刘琦擦了把额头的汗,蓝色工装后背已有汗渍,“我们实行24小时轮班,运转室的灯从没熄过。大家上四天休四天轮班倒,为的就是全心全力确保运输安全。”
![]()
12时20分,室外体感温度已达40摄氏度,刚在食堂吃完午餐的列尾作业员刘顺平便头戴安全帽、背着工具包,沿着铁轨走向待检列车。今年57岁的他在小寨坝站已工作10余年,对列尾作业的每一个流程都了然于胸:检测、建联、安装、确认……一套流程操作下来,帽檐下早已汗流如注。“马上要退休了,但要站好最后一班岗,给年轻人做好榜样。”刘顺平言语中透着坚定。
![]()
在小寨坝站,像刘顺平这样坚守岗位的职工还有很多。他们扎根山间小站,用青春和汗水守护着铁路运输的安全畅通,也见证了小寨坝站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站成长为区域货运枢纽的蜕变历程。而这蜕变的背后,离不开开阳支线电气化改造工程的强力支撑。
![]()
近年来,随着开阳支线沿线矿产资源的进一步开发,贵州磷化集团的特色磷化工产品实现规模化运输,发往全国各地的化肥数量与日俱增,以前由传统内燃机车牵引的开阳支线运输能力愈发捉襟见肘,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货运需求。
“小寨坝是一个枢纽站,连接着开阳支线和川黔铁路正线。开阳支线出来的车要在小寨坝编组,配空车要在小寨坝停留等待支线内燃机车拉进去。”小寨坝营业室货运员刘祖勤回忆道,“电气化改造前,站场每天都是车水马龙,装卸能力不足,导致有货发不出,大家干着急。”破解运输瓶颈、提升运输效率,成为摆在小寨坝站面前的紧迫任务。
![]()
2024年初,集团公司果断决策,启动开阳支线电气化改造工程。这是一场与时间赛跑、和困难较量的攻坚战。贵阳供电段、贵阳电务段等多个单位的几百名职工组成多支施工队伍,分区域同步施工,一场热火朝天的大会战在小寨坝站及开阳支线沿线全面展开。
![]()
贵阳供电段贵阳南供电车间主任郝兴凯介绍,开阳支线电气化改造的线路全长28.1公里,需要新建一座牵引变电所,架设55.7条公里接触网,组立接触网支柱828根。由于沿线地质条件复杂,部分地段岩石坚硬,架设接触网支柱的坑有的需要一个半月左右才能挖好。“有时候一锤下去,只留下一个白印子,进度慢不说,还特别消耗体力。”郝兴凯说。
![]()
施工现场的条件也极为艰苦:山间蚊子成群,围着职工们嗡嗡作响,一叮就是一个红肿的大包;夏日的太阳格外毒辣,晒得人皮肤黝黑脱皮,不少职工的胳膊“黑白分明”。职工们吃住都在现场,简易的板房就是他们临时的家。白天要顶着烈日施工,衣服被汗水湿透又被太阳晒干;晚上挤在闷热的板房里休息,风扇吹出来的风都是热的,条件十分简陋。但大家始终坚守“高标准、零风险”的施工标准,每一个螺栓的紧固度、每一处接触网的高度都严格按照规范执行。
![]()
“那时候真的很累,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干活,一直到天黑才收工,回到板房倒头就睡。”贵阳供电段息烽普铁接触网运行工区工长秦卫明回忆,“但大家都没有怨言,心里就想着赶紧把工程做完,让这条线路变得更好,让货物能更快运出去。”
![]()
让秦卫明印象深刻的是参与电气化改造的年轻职工。起初他还担心这些“00后”是“温室的花朵”,吃不了这份苦,对他们能否承受高强度的工作持怀疑态度。事实上,这些年轻人用行动打消了他的顾虑。
![]()
在老师傅们的带领下,年轻职工们积极学习施工技能,遇到不懂的问题就追着师傅问,笔记本上记满了各种技术参数和操作要点。遇到技术难题,他们就围在一起讨论研究,查阅资料、绘制图纸,不断尝试新方法。秦卫明的徒弟王明友刚参加工作时连扳手都用不熟练,经过几个月的历练,不仅能独立完成接触网架设作业,还能在施工中提出自己的改进建议。如今,这群年轻人已然成长为业务骨干,在各自岗位上发光发热。
![]()
经过8个多月的艰苦奋战,开阳支线电气化改造工程于2024年10月顺利竣工。改造后的开阳支线运能显著提升——今年以来沿线各站完成装卸车49944车、312.3万吨,运输收入达3.5亿元。
![]()
如今的小寨坝站,电力机车呼啸而过,货物列车往来穿梭,一派繁忙景象。煤炭、化肥、农产品等物资通过这里源源不断地运往全国各地,为黔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这座藏在山谷里的三等小站,正以它的“大乾坤”书写着西南铁路货运发展的精彩篇章。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来源:成都局集团公司融媒体中心 遵义车务段 贵阳供电段
文字:黄荣 雷灵娟 隆昌喜 杨红
图片:冯瀚冉 雷灵娟 杨红
视频:冯瀚冉 黄荣 雷灵娟 杨红
编辑:任思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