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
长街水东半岛首居者为蒋氏,唐中和年间避黄巢乱迁宁海蔗山。作者据宋明清谱序及地名、方志等考证,蔗山或即今澜头山,追溯其渊源。
![]()
兰头山一角
原文标题:《蔗山何处》
宋景炎二年(1277)信国公叶梦鼎在《宁邑蔗山蒋氏谱序》中说:"自(蒋)横至守仁公二十三世,咸籍弋阳贵溪。至守仁公子小三府君(蒋)政避黄巢之乱,始迁于轩峰岩下居焉,才登宁籍而宁税矣。自小三府君后,宗繁族茂,为子若孙者混无统纪,公瑺公忧之,乃朝夕修录。起小三府君政,终公瑺公辈,十一世,枝分派别,灿然有文而可观。"
明成化十八年(1482)蒋氏后裔廷广在《宁邑鹤井蒋氏宗谱序》中说:"吾蒋氏自小三府君始迁宁海东乡长亭,地曰蔗山。"
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王光奎在《宁邑蒋氏通族合谱序》中说:"自小三府君辈为始,分为各派,庶合一辙。又续编名行二十字,著于名第之后,使各支咸知所循,不致参差而失序。"
清乾隆三十四年(1759)廪膳生水车葛行夏在《重修蒋氏宗谱序》中说:"世居广信弋阳,簪缨不绝,至唐中和间(881-885)有小三公避黄巢乱,与兄弟辈乘桴浮海始迁宁之蔗山。其后蔓延分徙,棋布宁邑皆此派也。小三公四世孙,讳世荣,宋淳化三年(992)壬辰登孙河榜进士,授翰林侍讲。其子久纪以地居海岛又侨迁于西洲(今西岙)。"
清嘉庆十八年(1813)贡生蒋继龄在《重修岳井蒋氏宗谱序》中说:"汉至唐传十九世孙讳仲相,生子三。长普名,生守信,守仁;次普扬,生守伸,守偪;三普和,生守仪,守德。守仁生四子,长曰敏,行小一;次曰敬,行小二,为丰湾、烈头、洞下、新城祖;三曰政,行小三,为鹤井,西洲、山头及象邑马江祖;四曰敖,行小四,为邑中长洋、封山暨余视川祖;守伸子效,行小五,为邑之沙歧祖;守偪子致,行小六;守仪长子敦,行小七,为邑之浮溪祖;次曰瞰,行小八,为杨梅山头祖。前此兄弟八人世居广信弋阳,至唐中和间避黄巢乱,偕至宁海,居蔗山轩峰岩下,是宁邑蒋氏本出一祖。"
上述宋明清三个朝代五篇谱序提供了以下重要信息,聚居宁海各地的蒋氏都是以蒋政为代表的文字辈八兄弟的后代,蒋政八兄弟于唐中和年间为避黄巢之乱乘桴迁居宁海东乡长亭(今长街)蔗山,蔗山当时是一座海岛,岛上有一名叫轩峰岩的巨岩。
![]()
水东半岛一角
笔者曾问过很多蒋氏族人和熟知长街地区历史掌故的老人,蔗山在何处,他们均说不知。为此,笔者查阅了长街镇蒋氏的所有家谱和有关史料,并实地考察了有关地方,认为蔗山很可能就是地处长街镇东南角的澜头山。理由于下:
一、澜头山在清初还是一座远离大陆的悬水小岛。
二、《嘉定赤城志》宁海县境图载:宁海东面大海中有一山名叫柘缆。柘缆即今之澜头山,柘与蔗同音,如大湖村原叫大胡,湖与胡同音。
三、清嘉庆四年立的《阮将军碑记》载:"将军奉上官调迁,驻长亭巡检司城。修广数十里,东遮䍀海口,南渡下洋,西青珠,北戴岙,西北界连胡陈,兵不满百人"。此遮䍀即今澜头山,遮与蔗同音。
四、岳井蒋氏宗谱中载有清人吴观成(号小舟)的竹枝词:"暑月偏逢苦旱煎,田间何有水潺潺。蔗山若起云如墨,共指神龙下海天"。这说明蔗山在岳井附近。蔗山如若升起如墨之云,就会下起大雨解除旱煎之苦。澜头山在岳井南面5公里处。夏秋之季,我们长街这些沿海地区往往会下阵雨,这些雨从东北或东南下过来往西南或西北而去。原是晴空万里,忽然升起黑云,大雨铺天盖地而来,我们当地人称这种雨为大浪。每当秋夏干旱之时,晚上星光灿烂,突然在澜头山方向的海面上升起一片墨黑的云,来势很猛,顷刻间大雨倾盆。在外乘凉的人们,如不赶快进屋,就会被淋成落汤鸡。老人们说这是澜头龙因无龙敕而偷偷行雨,解除百姓煎旱之苦。这虽是神话传说,可这样的天气会下雨却是事实,我们认为这首竹枝词中的蔗山即澜头山。
![]()
车岙港排水闸(水牛相觘)
五、笔者是伍山人,我村与澜头山相近,对此山比较了解,近来又实地考察了两次。山在水东半岛的南端,东是白礁水道,西是车岙港,南是龙王堂涂,未围垦前是一座悬水的海岛。山势东北西南走向,东北高西南低,长约2公里,主峰在东段,高约百米。主峰南北均为陡峭的山崖,这与蒋氏谱中"迁于轩峰岩下居焉"相吻合。山中西段南北山坡较平缓,土层也较厚,山坡上可垦荒种植。老人们回忆,山湾里曾有多株合抱的大柏树,可见1000多年前的澜头山上有茂密的草木,在此处定居,可伐木割草搭建住房。山上又有飞禽走兽,可猎捕为食。山南山北有大小山湾七个,山湾外是辽阔的滩涂,有取之不尽的虾鱼蟹鲎,还可在较平坦的海边岩石上用最原始的方法晒海盐。水上交通便捷,可与周围交往。在主峰南面山崖下居住,背风向阳,冬暖夏凉,这里是当时居住的好地方,此处确有人居的条件,十几户人家住在这里能生存下去。
六、离澜头山约1.5公里处的西北面有一座小山,《宁海地名志》上叫它斗牛山,因小山有两峰,如两牛猛抵相斗。航海的人称它为水牛相觘山。我们当地人叫它蒋家屿山。伍山南部几个行政村的海塘大都是大湖富户所围垦,在小山东北面有一个塘,以此山命名,叫它蒋家屿塘。而这一带周围无蒋姓聚居或大户人家,怎么会以蒋姓命名此山呢?笔者猜测,这可能是当年始迁蔗山的蒋氏以自己的姓氏命名它。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蔗山即今之澜头山。
- End -
乡土宁海公益平台
@关注我们就是最大的支持@
对话主编请加微信:
□ 作者:林常飞先生
□ 编排:天姥老人
□ 审核:水东居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