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发现没有?有的爹妈从来不催,孩子对象换得勤,结婚也顺当;有的爹妈天天念叨、到处托人,孩子反而一年年单着,一提相亲就躲。这事儿你说怪不怪?
我以前也觉得是运气,后来才琢磨明白:孩子的姻缘,真不是催出来的。它就像一棵树,得看根上有没有养分。这个根,就是爹妈平时攒下的德行,是老话讲的“功德”。
![]()
啥叫功德?不是说你捐了多少钱、烧了多少香。功德就是做人做事的一份心,是日常点点滴滴的善念和包容。你对邻居客气,对亲戚厚道,甚至对陌生人愿意帮一把,这些都在给你家“功德簿”上添笔。这份簿子看不见摸不着,但它真能影响下一代的福气。
我认识个老周,他是我以前单位的老同事。这人特别有意思,从来不见他催儿子结婚,倒是常听他说:“年轻人有年轻人的活法,我们老的别添乱。”他老伴儿也开通,小两口偶尔吵架,她从来不说儿媳不好,反倒劝自己儿子多忍让。结果呢?他儿子大学毕业工作稳定后,自己谈了恋爱,顺顺当当结婚生子,一家人和和美美。
![]()
你说这是巧合?我看不是。老周这人平时就乐于助人,谁家有点事他都愿意搭把手。单位组织捐款他从不落后,社区里做义工他也常去。他不是什么有钱人,就是心肠热、人缘好。这样的人,家里气氛宽松和睦,孩子从小心里踏实,长大了待人接物也自信从容。这样的人,能没有好姻缘吗?
反过来我也见过另一种。我家以前有个老邻居,陈大妈,人倒不坏,就是嘴碎、爱计较。今天说张家女儿嫁得不好,明天说李家媳妇不孝顺,回头又催自己闺女:“你都三十了还不找,我老脸都没地方搁!”她闺女越催越逆反,后来干脆搬出去住,一年回不了几次家。现在四十多了,还是一个人。
![]()
陈大妈是真心为女儿好,可惜方法全反了。她平时与人相处计较多、宽容少,家里总是紧绷绷的,孩子从小压力大,性格也容易急躁。这样的家庭氛围,就算介绍再好的人,相处起来也难舒服。
所以说,父母的言行就是孩子的风水。你宽厚善良,家里就祥和;你计较抱怨,家里就紧张。孩子在这种环境里长起来,他们以后的感情路,自然就不一样。
![]()
古人讲“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这话真有道理。这个“庆”就包括子女的福分。你真心对别人好,不是刻意为了换什么,但这份善意会慢慢形成一种气场。孩子在这种正向气场里长大,自然容易吸引好缘分。
再说了,催婚催急了,反而坏事。有的父母为了完成“任务”,逼着孩子去相亲,结果两人处不来,婚后吵架闹矛盾,最后大人孩子都受罪。这又何苦呢?婚姻是一辈子的事,强扭的瓜不甜。
![]()
真正聪明的父母,不会整天盯着孩子什么时候结婚,而是先把自己的日子过好,把夫妻关系处好,把家庭氛围搞温暖。孩子从小看到爸妈互相尊重、有商有量,他们以后就知道该怎么经营自己的感情。这种家教,比催一千句一万句都有用。
你看现在社会上那么多离婚的、夫妻吵架的,很多问题其实早就在原生家里埋下了根。父母如果一辈子吵吵闹闹、互相埋怨,孩子长大了要么害怕婚姻,要么不知不觉重复老路。所以说,爹妈做好自己,比催孩子重要得多。
![]()
也许有人会说:这都是老思想,现在年轻人不看这个。其实不管什么时代,人品的根基不会变。你做人实在、心地好,你的孩子就更可能幸福。这不是迷信,是家风的影响。
我记得《论语》里有一句:“德不孤,必有邻。”意思是德行好的人不会孤单,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相伴。一个家庭也是这样,家风正、品德好,自然会有好缘分找上门。
![]()
所以啊,真的别再催婚了。不如多想想自己平时怎么待人,怎么做事。对家人多些理解,对别人多些善意,把这些做好了,就是在给孩子攒福气。孩子的姻缘,其实早就写在你的功德簿上了。
说到底,儿孙自有儿孙福。咱们做父母的,把自家的“风水”养好,比什么都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