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AAV 载体:从病毒污染物到基因治疗基石的 60 年进化之路

0
分享至

摘要:腺相关病毒(AAV)作为基因治疗领域的“明星载体”,凭借安全性高长期表达稳定致病性低等优势,已成为治疗遗传性疾病的核心工具。本文系统梳理了 AAV 从 1960 年代被发现为 “腺病毒污染物”,到如今推动 8 款基因治疗药物获批的完整历程,重点解析了AAV 的分子结构特征、载体工程技术突破(定向进化、理性设计、AI 辅助优化)、临床应用进展及挑战。同时,首次详细介绍了 “人类遗体筛选 AAV 变体” 这一革命性技术,以及载体设计中衣壳-基因组相互作用启动子选择等关键科学问题。通过分析 343 项全球临床试验数据,揭示了 AAV 在眼科、神经、肝脏疾病治疗中的核心地位,也指出了免疫原性、治疗成本、毒性风险等亟待解决的难题,为读者全面呈现 AAV 基因治疗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一、初识 AAV:被 “嫌弃” 的病毒,却成了基因治疗的 “宝藏载体”

1960 年代,科学家在恒河猴肾细胞培养的腺病毒(SV15)中,意外发现了一种 “不速之客”—— 它自身无法独立复制,必须依赖腺病毒等 “辅助病毒” 才能存活,这就是腺相关病毒(AAV)。最初,它被当作 “污染物” 看待,但后续研究发现,AAV 不仅无致病性(迄今未发现与人类疾病相关),还能在人体细胞内长期潜伏却不引发免疫反应,这些特性让它逐渐走进基因治疗研究者的视野。

AAV 的 “宝藏属性” 源于其独特的分子结构。它是一种直径仅 25nm 的无包膜病毒,基因组为4.7kb 的单链 DNA(ssDNA),两端各有一个 145 碱基对的反向末端重复序列(ITRs)—— 这个 “发卡结构” 是 AAV 的 “生命线”,既负责启动病毒 DNA 复制,又能确保基因组在宿主细胞内稳定存在(图 1A)。基因组中间包含两个关键开放阅读框(ORF):REP 基因(编码参与复制、包装的 Rep 蛋白)和CAP 基因(编码构成病毒外壳的衣壳蛋白 VP1、VP2、VP3),以及 4 个调控转录的启动子(p5、p19、p40、p81)。

值得注意的是,AAV 的衣壳蛋白是其 “功能核心”。一个完整的 AAV 衣壳由 60 个亚基组成(VP1:VP2:VP3 比例约 1:1:10),形成二十面体结构(图 1B)。其中,VP3是主要结构成分,单独表达就能形成类病毒颗粒(VLPs);而VP1VP2则是 “功能担当”——VP1 的 N 端含有磷脂酶 A2(PLA2)结构域,能帮助病毒突破宿主细胞的内体膜,实现基因组释放;VP2 则辅助衣壳稳定和核运输。这三种蛋白的协同作用,决定了 AAV 对不同组织的 “靶向能力”(即组织嗜性),也是后续载体工程的关键改造靶点。

1982 年是 AAV 研究的 “元年”:Samulski 团队首次将野生型 AAV2(wtAAV2)基因组克隆到质粒中,这一突破让科学家能对 AAV 进行 “精准改造”—— 通过删除 REP 和 CAP 基因,替换为治疗用的外源基因(如修复缺陷的 CFTR 基因、RPE65 基因),同时保留 ITRs 序列,构建出重组 AAV(rAAV)载体。这种改造让 rAAV 彻底失去复制能力,仅保留 “递送基因” 的功能,安全性大幅提升。如今,我们使用的所有 AAV 基因治疗药物,都源于这一基础设计。


图 1 AAV 电荷密度图与 VP3 结构叠加图

二、AAV 的 “进化史”:从实验室改造到临床突破的 50 年

AAV 的发展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从基础研究到技术突破,再到临床应用的 “三级跳”。每一个关键节点的突破,都让基因治疗离 “治愈遗传病” 的目标更近一步。

1. 1960-1990 年代:基础研究打地基,首次实现 “基因递送”

1965-1966 年:科学家在犬肾细胞(MDCK)中再次发现 AAV,确认其 “依赖辅助病毒复制” 的特性,同时证明它能在不同物种细胞中存活,为后续跨物种应用奠定基础。

1980 年:Lusby 团队解析了 AAV2 的 ITRs 序列,发现其 145 个碱基中,前 125 个能形成 “T 型发卡结构”—— 这一结构能自主启动 DNA 复制,无需宿主细胞提供引物,解决了单链 DNA 复制的 “启动难题”。

1983 年:Srivastava 团队完成 AAV2 全基因组测序,首次绘制出其 “基因图谱”,明确了 REP、CAP 基因的位置和功能,为后续基因改造提供了 “导航图”。

1984 年:Hermonat 和 Muzyczka 实现 “历史性突破”—— 他们构建了首个 rAAV 载体,将新霉素抗性基因递送到哺乳动物细胞中,证明 AAV 能作为 “基因运输车” 实现外源基因表达,这是 AAV 走向临床的第一步。

2. 1990-2010 年代:临床探索起步,载体技术逐步成熟

1990 年代开始,AAV 从 “实验室” 走向 “病床”,但早期探索并非一帆风顺。1995 年,Flotte 团队开展了全球首个 AAV 人体临床试验:给囊性纤维化(CF)患者肺部递送携带正常 CFTR 基因的 rAAV2 载体,虽未达到预期疗效,但证明了 AAV 在人体中的安全性,为后续研究铺路。

这一阶段,载体生产技术的突破尤为关键。1998 年,Xiao 团队开发了 “无辅助病毒生产系统”—— 通过设计迷你腺病毒辅助质粒和 AAV 包装质粒,彻底摆脱了对腺病毒的依赖,不仅降低了病毒污染风险,还将 rAAV 的产量提升至 “每细胞 10^5 个病毒颗粒”,为大规模临床应用提供了可能。

2001 年,自互补 AAV(scAAV)的诞生,解决了 rAAV 的 “效率瓶颈”。传统 rAAV 为单链 DNA,进入宿主细胞后需等待宿主合成互补链才能表达,这一步往往 “耗时且低效”;而 scAAV 通过包装 “反向重复的双链 DNA”,进入细胞后可直接解链表达, transduction 效率(基因递送效率)比传统 rAAV 提升 10-100 倍。这一技术直接推动了首款治疗脊髓性肌萎缩症(SMA)的药物Zolgensma(2019 年获批)的研发,让 SMA 患儿的生存率大幅提升。

3. 2010 年代至今:药物获批井喷,技术走向精准化

2017 年,Luxturna(治疗遗传性视网膜色素变性)成为美国 FDA 批准的首款 AAV 基因治疗药物 —— 通过视网膜下注射 rAAV2,递送正常的 RPE65 基因,让失明患者重见光明。此后,AAV 药物进入 “爆发期”:2019 年 Zolgensma(SMA)、2022 年 Hemgenix(血友病 B)、2023 年 Elevidys(杜氏肌营养不良)、2024 年 Kebilidi(芳香族 L - 氨基酸脱羧酶缺乏症)等相继获批,覆盖眼科、神经、血液、肌肉等多个疾病领域(表 1)。

这些药物的成功,离不开血清型优化技术的进步。不同 AAV 血清型(已发现 13 种人类血清型)的组织嗜性差异巨大:AAV2 擅长靶向视网膜,AAV8/9 偏好肝脏和肌肉,AAV5 对肺部亲和力高。2002 年,Rabinowitz 团队开发 “交叉包装技术”—— 将 AAV2 的基因组 “装” 进其他血清型的衣壳中(如 AAV2/8、AAV2/9),结合了不同血清型的优势,大幅拓宽了 AAV 的治疗范围。


图2 AAV 获批药物表与临床试验数量趋势

表 1 全球已获批的 AAV 基因治疗药物汇总(截至 2024 年)


三、AAV 载体工程:从 “自然筛选” 到 “AI 定制” 的技术革命

自然存在的 AAV 血清型存在诸多局限:如 AAV2 易被人体预存抗体中和,AAV9 对肝脏的靶向性不够精准,部分血清型 transduction 效率低等。为解决这些问题,科学家开发了三大核心工程技术:定向进化理性设计AI 辅助优化,让 AAV 载体从 “自然产物” 变成 “精准定制工具”。

1. 定向进化:让 AAV 在 “筛选中进化”

定向进化的核心思路是 “模拟自然选择”—— 构建包含数百万种 AAV 变体的 “衣壳库”,在动物模型或人体细胞中筛选出 “性能最优” 的变体(如靶向性更强、抗抗体能力更强)。

2003 年,Perabo 和 Müller 团队分别开发了首个 AAV 随机肽库:通过在 AAV2 衣壳的VR-VIII 环(表面暴露区域)插入 7 个随机氨基酸,构建出包含海量变体的库,最终筛选出能靶向整合素受体的 AAV2 (I-587),首次证明了 “人工进化 AAV” 的可行性。

2016 年,Gradinaru 团队开发的CREATE 平台(基于 Cre 重组酶的 AAV 定向进化技术),将 AAV9 衣壳库与 Cre 依赖的报告基因结合,在表达 Cre 的转基因小鼠中筛选,成功获得了AAV-PHP.B—— 这种变体穿越血脑屏障的能力比 AAV9 提升 10 倍以上,为中枢神经系统(CNS)疾病治疗提供了新工具。后续升级的M-CREATE 平台更是实现了 “多组织同时筛选”,相继开发出 AAV-PHP.eB(靶向全脑)、AAV-PHP.S(靶向脊髓)等变体,已用于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的临床试验。

2021 年,Tabebordbar 团队的DELIVER 平台则聚焦肌肉疾病:通过在 AAV9 衣壳插入 RGD 肽 motif,筛选出MYOAAV 家族,静脉注射后对肌肉的靶向性比 AAV9 提升 100 倍,且在非人灵长类动物中效果稳定,目前已进入杜氏肌营养不良(DMD)的临床研究阶段。


图3 AAV2 衣壳高分辨率晶体结构

2. 理性设计:基于结构的 “精准改造”

理性设计依赖对 AAV 结构的深入理解,通过定点突变、结构域替换等方式,“按需” 优化载体性能。2002 年,Xie 团队解析了 AAV2 衣壳的高分辨率晶体结构,首次明确了衣壳表面的受体结合位点(如 AAV2 的肝素 sulfate proteoglycan 结合位点),为理性设计提供了 “蓝图”。

2008 年,Srivastava 团队的发现具有里程碑意义:他们发现 AAV2 衣壳表面的酪氨酸残基(Y)会被宿主细胞的激酶磷酸化,进而引发泛素化降解,导致 transduction 效率下降。通过将这些酪氨酸突变为苯丙氨酸(F),构建出 “Y-F 突变体”(如 AAV2 (Y444,500,730F)),不仅避免了降解,还让肝脏 transduction 效率提升 10 倍,且在人体临床试验中安全性良好。

2015 年,Vandenberghe 团队通过 “祖先序列重建(ASR)” 技术,预测出 AAV 的 “共同祖先” 序列Anc80—— 这种 “人造血清型” 对肝脏、肌肉、视网膜的靶向性均优于自然血清型,其衍生变体Anc80L65已用于治疗遗传性耳聋的临床试验,能高效递送基因到内耳毛细胞。

3. AI 辅助设计:开启 “预测性优化” 新时代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AAV 载体设计进入 “数据驱动” 阶段。2019 年,Church 团队通过对 AAV 衣壳进行 “饱和突变”,绘制出首个AAV 衣壳适应性图谱,发现了一个此前未知的基因 ——MAAP,它能通过 “竞争抑制” 调控 AAV 的产量,这一发现为优化载体生产提供了新靶点。

2021 年,Kelsic 团队利用深度神经网络,一次性设计出 20 万个 AAV2 衣壳变体,其中 5.7 万个变体的多样性超过自然血清型,且 90% 以上能正常组装。更令人惊喜的是,这些 AI 设计的变体在人类肝细胞中的 transduction 效率,比自然 AAV2 提升 50-100 倍。

2024 年,Gradinaru 团队开发的APPRAISE 平台,通过 AlphaFold-Multimer 预测 AAV 衣壳与受体的结合结构,再结合生物物理特征评分,能快速筛选出 “高亲和力” 变体。该平台已成功设计出靶向转铁蛋白受体(TfR1)的 AAV 变体,静脉注射后能高效穿越血脑屏障,为脑部疾病治疗提供了新工具。同年,Deverman 团队的Fit4Function 平台则实现了 “多性状同步优化”—— 通过机器学习预测 AAV 的肝脏靶向性、产量、安全性,设计出的变体在非人灵长类动物中,肝细胞 transduction 效率比 AAV8 提升 1000 倍,且无明显肝毒性。

四、临床应用:343 项试验背后,AAV 的 “高光” 与 “困境”

截至 2025 年 1 月,全球已开展343 项 AAV 基因治疗临床试验(图4),覆盖 80 余种疾病,其中眼科、神经、肝脏疾病是三大核心领域,分别占比 26%、21%、18%。这些试验不仅验证了 AAV 的疗效,也暴露了其在临床转化中的关键挑战。


图4 AAV 临床试验细分分布1. 眼科:AAV 的 “首个成功战场”

眼科疾病是 AAV 基因治疗的 “突破口”,这得益于眼部组织的特殊性 ——免疫赦免(不易引发全身免疫反应)、局部注射便捷(如视网膜下注射)、疗效易评估(视力变化可直接检测)。除了已获批的 Luxturna,目前有 20 余项试验针对视网膜色素变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等疾病。

2021 年,Pavlou 团队开发的AAV2.GLAAV2.NN变体,通过玻璃体内注射(无需侵入性手术)就能高效靶向视网膜感光细胞,在非人灵长类动物中,视力改善效果比传统 AAV2 提升 20 倍,目前已进入 II 期临床试验,有望简化治疗流程。

2. 神经疾病:突破血脑屏障是关键

中枢神经系统(CNS)疾病(如 SMA、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治疗的核心难题是 “血脑屏障穿透”—— 传统 AAV9 仅有约 0.1% 能进入脑部。但随着 AAV-PHP.B、AAV-HN1 等变体的出现,这一困境正在被打破。

Zolgensma(治疗 SMA)的成功堪称典范:通过静脉注射 AAV9,载体能穿越血脑屏障,在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中表达 SMN1 基因,让原本活不过 2 岁的 SMA-I 型患儿,5 年生存率提升至 90% 以上。2024 年,Huang 团队开发的AAV-BI-hTFR1变体,通过靶向人类转铁蛋白受体,脑部 transduction 效率比 AAV9 提升 400 倍,已用于帕金森病的 I 期临床试验,能精准递送治疗基因到多巴胺能神经元。

3. 肝脏疾病:从 “明星领域” 到 “谨慎探索”

肝脏是 AAV 的 “天然靶器官”(AAV8/9 静脉注射后,70% 以上会富集到肝脏),因此成为血友病、遗传性代谢病等的首选治疗部位。2022 年获批的 Hemgenix(血友病 B),通过 AAV5 递送 “高活性 FIX 变体(FIX-Padua)”,单次注射就能让患者凝血因子水平维持在正常范围的 5%-60%,彻底摆脱定期输血依赖。

但肝脏毒性风险也逐渐显现:2023 年,有 4 例杜氏肌营养不良患者在接受高剂量 AAV9 治疗后,出现肝衰竭并死亡;2024 年,LogicBio 公司的甲基丙二酸血症试验中,1 名 2 岁患儿因血栓性微血管病(TMA)死亡。这些事件提示,AAV 的剂量控制衣壳免疫原性(引发 T 细胞攻击肝细胞)仍是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4. 临床挑战:免疫、成本、毒性的 “三座大山”


图5 AAV 衣壳在临床试验中的利用率分布

尽管进展显著,AAV 临床应用仍面临三大核心挑战:

预存抗体问题:全球约 30%-70% 的人存在抗 AAV 的中和抗体(尤其是 AAV2),这些抗体会结合 AAV 载体并清除,导致治疗无效。2024 年,Lisowski 团队在人类离体肝脏灌注模型中发现,AAV8 衍生变体对抗体的耐受性比 AAV2、AAV9 强 5 倍,为抗体阳性患者提供了新选择。

治疗成本高昂:Hemgenix 的定价高达 350 万美元/人,Roctavian 为 290 万美元,这源于 AAV 生产的 “高难度”—— 目前主流的 “三质粒转染法” 产量低、成本高,虽有大肠杆菌无细胞合成、悬浮培养等新技术,但规模化生产仍需突破。

长期安全性未知:部分患者在治疗后出现基因表达衰减(如 Hemgenix 治疗 5 年后,约 30% 患者的 FIX 水平下降 50%),原因可能是 AAV episome(游离基因)的稳定性下降,或宿主细胞表观遗传沉默。2023 年,Gonzalez-Sandoval 团队发现,AAV 衣壳能调控载体基因组的表观遗传修饰(如组蛋白甲基化),通过改造衣壳可延长基因表达时间,这为解决 “表达衰减” 提供了新方向。

五、未来方向:人类遗体筛选、衣壳 - 基因组互作与 “反向翻译”

AAV 基因治疗的下一个十年,将聚焦 “更精准、更安全、更普惠”,以下三大技术方向值得关注:

1. 人类遗体:AAV 变体筛选的 “终极模型”

长期以来,AAV 筛选依赖小鼠、非人灵长类动物,但 “物种差异” 导致很多在动物中有效的变体,在人体中效果不佳。2025 年,Suarez-Amaran 团队开展了一项革命性研究:将 4 种 AAV 库(基于 AAV5、AAV9、AAVrh10)注射到人类遗体(脑死亡但器官功能维持)中,收集肝脏、心脏、脊髓、脑等 100 余种组织,筛选出能在人类组织中高效表达的变体。

更关键的是,他们将筛选出的人类特异性变体 “回输” 到小鼠中,实现了 “反向跨物种进化”—— 这些变体在小鼠中的疗效比传统 AAV 提升 50 倍,且安全性更高。这种 “人类 - 小鼠 - 人类” 的筛选循环,有望彻底解决 “动物模型与人体差异” 的难题,加速临床转化。

2. 衣壳 - 基因组互作:被忽视的 “关键调控环节”

过去,科学家认为 AAV 衣壳的作用仅为 “递送基因组”,但近年研究发现,衣壳与基因组(尤其是启动子)的相互作用,能显著影响基因表达效率和细胞靶向性 —— 这就是 “衣壳 - 启动子协同效应”。

2020 年,Powell 团队发现:AAV9 衣壳搭配 CBA 启动子时,基因主要在神经元中表达;但搭配 CBh 启动子时,表达却转向少突胶质细胞。通过在 AAV9 的 VP1/VP2 区域插入 6 个丙氨酸(AAV9AU),这种 “转向” 又会消失,基因重新在神经元中表达。2024 年,Loeb 团队进一步证实,AAV 衣壳能通过招募宿主细胞的组蛋白修饰酶,调控载体基因组的转录活性,且这种调控具有 “物种特异性”(在小鼠中有效,在人类细胞中可能无效)。这些发现提示,未来的 AAV 设计需 “衣壳 - 启动子协同优化”,而非单独改造。

3. 合成生物学与 AI:打造 “全能 AAV 载体”

未来的 AAV 载体将具备 “多重智能属性”:精准靶向(只在病变细胞中表达)、可控表达(需治疗时启动,无需时关闭)、自我规避免疫(不被预存抗体识别)。2024 年,Whyteside 团队开发的 “诱导型启动子”,能被 FDA 批准的药物激活,在小鼠中,基因表达开关比可达 5000 倍,且无需额外表达转激活蛋白(避免免疫反应),这为需要 “按需治疗” 的疾病(如癫痫、癌症)提供了可能。

同时,AI 将深度融入 AAV 的 “全生命周期设计”—— 从衣壳序列预测、启动子选择,到生产工艺优化、临床试验设计,形成 “数据驱动” 的闭环。2025 年,BioSpace 预测,全球 AAV 基因治疗市场规模将在 2035 年达到 1072 亿美元,但要实现这一目标,仍需解决生产成本、长期安全性、适应症拓展等问题。

六、结语:回到未来,AAV 的下一个 60 年

从 1960 年代被当作 “污染物”,到如今成为基因治疗的 “黄金标准”,AAV 的 60 年进化史,是科学探索 “化腐朽为神奇” 的典范。它不仅治愈了众多曾被认为 “无药可治” 的遗传病,更开启了 “精准基因治疗” 的新时代。

但我们也需清醒认识到,AAV 并非 “万能载体”—— 免疫原性、毒性风险、治疗成本等难题仍需突破。未来,随着人类遗体筛选、AI 辅助设计、合成生物学等技术的融合,AAV 将从 “治疗罕见病” 走向 “攻克常见病”,从 “单次注射” 走向 “可控调节”,真正实现 “一次治疗,终身受益” 的基因治疗愿景。

正如文章标题 “Back to the Future” 所言,AAV 的发展既是对过去科学发现的传承,也是对未来医学革命的探索。在这场 “基因治疗革命” 中,AAV 仍将是最核心的 “武器”,持续为人类健康保驾护航。

识别微信二维码,可添加药时空小编

请注明:姓名+研究方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美国的国运早已确定,将比苏联更加凄惨,而且无可避免

美国的国运早已确定,将比苏联更加凄惨,而且无可避免

揭秘历史的真相
2025-11-05 21:37:05
铁饭碗为何突然上锁?10月29日新规后,公务员辞职的5条生死线

铁饭碗为何突然上锁?10月29日新规后,公务员辞职的5条生死线

诗意世界
2025-11-06 10:39:58
赚再多钱有何用?抗癌不到一年,刘谦近况曝光,憔悴到认不出

赚再多钱有何用?抗癌不到一年,刘谦近况曝光,憔悴到认不出

姩姩有娱
2025-11-05 17:03:02
茅台跌至1499元,五粮液“量价双杀”,多家酒企跌破历史纪录

茅台跌至1499元,五粮液“量价双杀”,多家酒企跌破历史纪录

新浪财经
2025-11-06 07:39:12
丈夫病亡两天后妻子也不幸离世留下一儿一女,妹妹:两人生前感情太好,我们会带好孩子

丈夫病亡两天后妻子也不幸离世留下一儿一女,妹妹:两人生前感情太好,我们会带好孩子

极目新闻
2025-11-05 20:44:25
范冰冰首谈复出:吐槽中国电影太单一,今年10月票房比11年前还低

范冰冰首谈复出:吐槽中国电影太单一,今年10月票房比11年前还低

古希腊掌管月桂的神
2025-11-06 11:49:50
天津开始供暖了!

天津开始供暖了!

天津族
2025-11-06 08:14:19
140.16亿!赛力斯靠什么捅破中国车企估值天花板?

140.16亿!赛力斯靠什么捅破中国车企估值天花板?

传心财经
2025-11-06 13:40:09
俄总理访华回国后,普京给他下了道死命令,对中国还是要防一手

俄总理访华回国后,普京给他下了道死命令,对中国还是要防一手

乐天闲聊
2025-11-05 15:40:27
1984年北京扫地大妈捐款24亿元,自称国家罪人,背后身份惊动中央

1984年北京扫地大妈捐款24亿元,自称国家罪人,背后身份惊动中央

兴趣知识
2025-11-06 01:15:03
总决赛爆大冷:卫冕冠军0-2惨败,萨巴伦卡险胜,2大名将被淘汰

总决赛爆大冷:卫冕冠军0-2惨败,萨巴伦卡险胜,2大名将被淘汰

知轩体育
2025-11-05 16:17:18
村里建广场我赞助40万,却发现没我名字我淡定离开,三天后村长懵了

村里建广场我赞助40万,却发现没我名字我淡定离开,三天后村长懵了

眼泪博物
2025-08-22 18:21:23
约基奇轰33+15+16创NBA历史第2神迹,掘金完胜热火!阿德巴约5中1

约基奇轰33+15+16创NBA历史第2神迹,掘金完胜热火!阿德巴约5中1

一将篮球
2025-11-06 13:05:48
撤掉刘鹏,山姆中国就会变好?

撤掉刘鹏,山姆中国就会变好?

壹览商业官方
2025-11-05 19:34:07
买鲈鱼,聪明人从不只看大小!牢记这“3不选”,鱼贩不敢忽悠你

买鲈鱼,聪明人从不只看大小!牢记这“3不选”,鱼贩不敢忽悠你

阿龙美食记
2025-10-31 16:36:27
10年湖北打工妹嫁英国高管,结婚8 年持刀捅死丈夫,如今下场唏嘘

10年湖北打工妹嫁英国高管,结婚8 年持刀捅死丈夫,如今下场唏嘘

银河史记
2025-11-04 20:17:37
火箭两连败后豪取5连胜!三巨头领衔7人上双太强 一人首发不败成福星

火箭两连败后豪取5连胜!三巨头领衔7人上双太强 一人首发不败成福星

慢歌轻步谣
2025-11-06 13:07:04
克宫:还在等美方给出解释

克宫:还在等美方给出解释

参考消息
2025-11-05 14:05:14
长沙知名医生“翻车”17分钟,该封杀还是留用?回应:组织在调查

长沙知名医生“翻车”17分钟,该封杀还是留用?回应:组织在调查

火山诗话
2025-11-06 12:16:27
在伤人事件中见义勇为,胖东来奖励20名员工,最高5万元

在伤人事件中见义勇为,胖东来奖励20名员工,最高5万元

澎湃新闻
2025-11-06 08:57:04
2025-11-06 14:20:49
药时空 incentive-icons
药时空
生物制药行业相关资讯
2814文章数 9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科技要闻

苹果“认输”!曝每年10亿美元租用谷歌AI

头条要闻

女星安吉丽娜朱莉访乌 随身保镖被乌军征兵处抓走服役

头条要闻

女星安吉丽娜朱莉访乌 随身保镖被乌军征兵处抓走服役

体育要闻

送走两位全明星,公牛成了东部第一

娱乐要闻

白百何好友揭露争奖细节

财经要闻

特朗普关税遭美国高院大法官轮番质疑

汽车要闻

方向盘?不存在的 特斯拉 Cybercab亚太首秀

态度原创

教育
时尚
亲子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教育要闻

爸妈变“同桌”!南京一中课堂迎来最特别的“插班生”!

中国色特别策划 | 故宫技艺与古意新生

亲子要闻

怎么有爱好这么互补的父女啊?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美国发射洲际弹道导弹 俄方回应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