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陈希
摄影:极目新闻记者 李辉
通讯员 陈长丽
“中庭井阑上,一架猕猴桃”,唐代诗人岑参这样描绘庭院中猕猴桃藤蔓缠绕的自然景致。
当下正值猕猴桃成熟时节,23日又是中国农民丰收节,今日(20日)武汉植物园为此举办国家猕猴桃种植资源圃科普开放日活动。
![]()
武汉植物园猕猴桃研究人员带孩子们看奇形怪状的猕猴桃
在资源圃里,受邀参与活动的孩子们感受到了岑参描绘的景致,看到了各种奇形怪状的猕猴桃,有的长得像一串葡萄,有的外皮是光滑的,有的果皮是紫色或橙色的,有的猕猴桃长得特别小——比常见南天竹的小红果还小,有小朋友好奇地问:“它就这么小吗,还是没长成熟?”
![]()
重量不足1克的猕猴桃
“它就是这么小,这是资源圃里最小的猕猴桃。”武汉植物园猕猴桃种质资源与育种研究组工程师吕海燕介绍,圃内保存猕猴桃属植物种质资源1500余份,这一最小野生猕猴桃属于小叶猕猴桃,它的果实直径不到1厘米,重量不足1克。
![]()
钟彩虹开讲科普讲座
进口猕猴桃是不是营养价值更高?
“国产和进口的猕猴桃,营养价值是一样的。”钟彩虹自信地鼓励大家多吃国产猕猴桃,物美价廉。
武汉植物园内的国家猕猴桃种质资源圃,是我国首批通过农业农村部评估的72个国家库圃之一,经过40余年建设发展,现已成为全球遗传多样性最丰富、基因型最完整的猕猴桃科研基地。目前圃内保存猕猴桃属植物种质资源1500余份,涵盖全球85%以上的猕猴桃种类,包括200余个栽培品种和3万余株创新种质群体。
依托这一宝贵资源,武汉植物园科研团队已成功培育出73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其中46个通过国家审定或授权,约占全球总数的25%,在国际高端猕猴桃市场占据重要地位。
种质资源是我国种业发展的基础。钟彩虹介绍,国家猕猴桃种质资源圃一直致力于猕猴桃种质资源的收集与保护,未来还要继续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优异性状和基因,培育出更多优良品种,助力猕猴桃产业发展。
(来源:极目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