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冬日里清甜软糯的平头包菜,到春夏之交脆嫩可口的牛心、鸡心菜,再到色彩斑斓、风味独特的紫甘蓝和皱叶甘蓝,它以其耐储运、产量高、营养丰富的特点,成为我国蔬菜供应链中不可或缺的“扛把子”。
甘蓝,看似寻常却关系着千家万户的餐桌。繁荣的绿色背后,是一场关乎产业安全与未来竞争力的品种创新攻关。自2022年组建以来,国家甘蓝育种联合攻关工作班子和攻关组(简称“攻关组”)在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的指导支持下,聚焦中国甘蓝产业发展需求,持续推进育种创新。近日,国家甘蓝育种联合攻关新品种展示与工作推进会在河北邢台任泽区捷如美农业园区召开。
攻关成效显著
自主品种支撑产业发展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甘蓝生产国与消费国,但产业的庞大并不意味着高枕无忧。
上世纪七十年代前,我国甘蓝产业陷入种源之困,市场长期被“洋种子”主导,高昂的种子成本持续侵蚀农民收益,更让整个产业面临潜在的供应链安全风险。在方智远院士等一代代育种力量的攻坚克难下,我国突破了甘蓝杂种优势利用技术,于1973年育成国内首个杂交种“京丰一号”,打破国外品种垄断。并于此后逐步完善甘蓝抗病抗逆鉴定体系,创制了一批优良抗病毒病、耐热的种质资源,先后育成中甘8号、中甘11、8398、春丰、争春、西园四号等早中晚熟系列品种,目前已经实现甘蓝四季供应全覆盖。
然而,随着生产上主要流行病害危害日趋严重、高温干旱及低温冻害等异常天气频发,加上消费者品质有了新需求、部分茬口品种短缺等问题与挑战,甘蓝育种攻关任重道远。保障百姓菜篮子里装满“中国菜”,满足人民美好需要,甘蓝种业要锚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目标,攻坚克难,聚力前行。
2022年农业农村部启动国家育种联合攻关,顶层设计支持甘蓝等蔬菜品种创新攻关发展蓝图,通过构建“政产学研用”协同机制,汇聚各方合力,以知识产权保护激发创新活力,统筹资源支持突破关键育种技术,持续推进甘蓝育种联合攻关。
作为国家农作物育种联合攻关办公室承担单位,近年来,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聚焦新品种转化应用“最后一公里”,搭建全国性品种展示平台,通过组织田间观摩展示、遴选攻关新成果等措施,加强优良甘蓝品种推推介,助力国产甘蓝品种实现从实验室到田间的高效转化。
国家甘蓝育种联合攻关首席专家、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团队首席、研究员张扬勇介绍,攻关组汇聚全国顶尖科研与市场力量,针对甘蓝抗病、抗逆、优质、适宜机械化种植等产业需求取得系列攻关成效,显著提升了我们国家甘蓝种业的良种自给率,并为保障大家菜篮子的质量提供了有效的支撑。
在品种布局方面,截至目前,攻关组已累计鉴定发掘甘蓝优异种质资源95份,创制优异新种质80份,选育甘蓝新品种30多个。针对各区域生产需求,先后选育了耐寒越冬型的中甘1304、抗根肿病专用型的中甘CR801、高商品性圆球型的中甘HD19、耐裂球秋栽型的苏甘43、品质型生菜甘蓝捷甘1970,以及小型尖球甘蓝捷甘168、捷甘169等具备国产化替代、多抗协同、品质优异的品种。其中,中甘HD19兼具高品质和抗枯萎病、黑腐病的双重抗性,已在主产区成功替代了同类进口品种,展现了国产高品质甘蓝在商品性与抗病性上的综合提升。
在推广应用方面,攻关成果持续推动产业提质增效。河北省农业农村厅有关处室负责人介绍,攻关组已建立5个生态区测试网点,“十三五”以来新品种推广面积超过350万亩。通过组织十字花科大会、京津冀品种展示等活动,实现了“更多中国地在用中国种”的产业目标。国家甘蓝育种联合攻关秘书长、攻关组牵头企业河北捷如美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简称“捷如美”)、北京捷利亚种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全杰表示,国产甘蓝品种的市场占有率已从上世纪的不足30%大幅提升至85%以上,“扭转了依赖进口的被动局面,将产业发展的种子‘芯片’牢牢攥在了自己手中。”
企业作为创新主体表现活跃。国家甘蓝育种联合攻关成员单位共有10家主要科研教学推广单位和10家优势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其中捷如美公司是秘书长单位、攻关牵头单位。捷如美总经理张魏介绍,除了攻关运行具体工作外,捷如美还统筹组织开展全国生态区新品种试验示范;深化科技合作加强育种关键技术攻关,联合开发重要病害抗病分子标记;牵头种质资源引进创制,搭建共享利用平台;组织举办十字花科产业大会、攻关推进会等交流活动,推动攻关交流。
![]()
国家甘蓝育种联合攻关新品种展示与工作推进会现场
![]()
全国 农业 技术 推广服务中心品种登记处副处长李荣德
![]()
河北省农业农村厅种业管理处三级调研员刘曦
![]()
国家甘蓝育种联合攻关首席专家、中国农业科学蔬菜花卉研究所团队首席、研究员张扬勇
![]()
国家甘蓝育种联合攻关秘书长、河北捷如美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北京捷利亚种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全杰
![]()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所研究员康俊根
![]()
中蔬种业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富欣
瞄准产业升级需求
协同体系多路径布局未来
保障了基础供给之外,这场围绕“一颗甘蓝”的科技攻关,还肩负着推动着我国甘蓝产业实现从“有没有”到“好不好”的使命。
这场推进会明确要求,在“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规划开局之际,国家甘蓝育种联合攻关要系统总结经验做法与有效机制,对标国际前沿和国内产业需求,明确下一步攻关方向。“十五五”期间,国家甘蓝育种联合攻关要落实“五个一”工作法新要求,进一步健全资源共享、利益分享、分工协作的攻关协同机制,特别是要建立苗头性品种的联合测试网络,加快新品种新成果推广应用。
面对新征程,攻关组已明确多路径发展布局。机制创新方面,河北省农业农村厅种业管理处三级调研员刘曦表示,将继续“按照企业出题、委托研发、揭榜挂帅等形式组织攻关任务”,通过政策推广、资金支持的方式支持攻关组选育推广新品种。
技术创新将持续推进。张扬勇指出将加快种质资源精准鉴定与优异种质创制,加强高效生物育种技术研发与应用。张魏总经理强调要培育满足不同市场需求的“定制化”优良品种,推动品种结构优化。
产业升级方面,攻关组计划聚焦甘蓝抗病、抗逆、优质、适宜机械化种植、高品质、高营养等攻关方向,到2030年选育推广一批优质多抗广适的突破性品种,推动我国甘蓝育种保持国际先进水平,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领军种业企业,构建规模化、协同化、智能化的现代育种新模式。
![]()
![]()
国家甘蓝育种联合攻关 工作 试验示范田
文字丨农财君
视频丨兰子逸
图片丨吴秒衡
编辑丨农财君
联系农财君丨18565265490
新时代 新种业
南方农村报丨农财宝典
点击下单,把健康带回家↓↓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