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民进党创党元老洪奇昌悄悄抵达北京参加“第28届京台科技论坛”,而国民党新生代代表人物蒋万安也即将率团参加9月25日至26日在上海举办的“双城论坛”。
这俩人一前一后、一绿一蓝的动作,瞬间在台海两岸掀起了不小的波澜,让人不禁琢磨这背后到底藏着什么信号?
![]()
根据2025年9月的最新消息,洪奇昌这次抵京异常低调,没有大张旗鼓的媒体报道,但通过两岸交流渠道确认了行程。
要知道,他作为民进党的创党元老,虽然这些年逐渐淡出核心圈,但他的身份依然敏感,毕竟民进党长期贴着“台独”标签,任何高层人物与大陆接触都会引发联想,想问一句为什么?
其实,洪奇昌作为民进党创党元老,曾经参与制定党的路线,但这些年民进党在“台独”道路上越走越远,导致两岸关系紧绷。
![]()
而洪奇昌本人早年就主张务实交流,甚至被党内边缘化。这次他悄悄抵京,不排除是某种“试探”,也就是说,民进党内部分势力可能想看看大陆反应,或者为未来政策调整铺路。
今年6月的那次“秘密行程”中,他不仅带回了大陆对台生物医药产业的扶持政策清单,还高调宣传北京自动驾驶技术,直言“这才是未来”。
这种举动在绿营内部引发轩然大波,台岛网友甚至嘲讽民进党的“抗中”只是政治提款机。
![]()
而民进党当局的反应更是“精神分裂”:一边对马英九参加海峡论坛扣上“配合统战”的帽子,一边对洪奇昌的交流默不作声。
足见对民进党而言,“反中”只是权术,生存才是现实。
但别忘了,民进党目前还是由强硬派主导,洪奇昌的行动未必代表党意。更可能的是,这是他个人寻求突破的尝试。
毕竟,两岸关系冰封太久,民间交流也受挫,像他这样的元老级人物,或许想用自己的方式缓和气氛。
![]()
大陆方面对此高度关注,但表现谨慎:没有高调接待,也没直接批评,这可能意味着双方在摸索新互动模式。
从军事热点角度,这事儿其实暗藏风险。
台海局势近年来因美军介入和台独言行持续紧张,任何高层接触都可能被解读为政治信号。
![]()
洪奇昌的访问如果引发民进党内部分化,反而可能加剧两岸不确定性,甚至强硬派可能反弹,加大对抗。
不过,乐观来看,这也可能打开一扇窗:如果民进党内部开始反思“台独”路线,两岸或许能找到新突破口。
另一边,国民党也没闲着。
![]()
台北市长蒋万安,作为蒋介石曾孙和蓝营新生代领袖,宣布将率5人代表团参加第十六届“上海—台北城市论坛”。
这个论坛自2010年开始举办,是两岸城市间少有的官方交流平台,聚焦经济、文化等务实合作。
而蒋万安此行定在9月25日至26日,
相比于洪奇昌,他的上海之行明显更“正统”。
![]()
作为国民党中生代领袖,蒋万安扛着蓝营的两岸交流大旗,这次双城论坛聚焦城市合作,比如经贸、科技和环保,但政治意义不容小觑。
国民党一直靠“两岸和平”牌争取支持,但近年效果打折,尤其是民进党操弄“抗中保台”情绪,让蓝营处境尴尬。
所以,蒋万安此行,除了促进城市交流,也大有想展示国民党仍是两岸沟通的“最佳通道”。选择上海论坛,因为这是少数未被政治化严重的平台,容易出成果。
![]()
但挑战也不小,大陆对国民党期望高,如果蒋万安不能带来实质性进展,比如签署合作协议或缓解紧张气氛,这次访问可能只沦为象征性举动。
另外,国民党内部也有分歧,保守派和改革派拉扯,蒋万安得小心平衡。
从大局看,蒋万安的行动可能为两岸关系注入一点暖意,但问题是,国民党在台湾影响力下降,2024年大选失利后,其“两岸牌”效力减弱。
![]()
大陆方面可能更倾向与民间或地方直接交流,而非依赖政党媒介。
此前,大陆国台办早已亮出底线: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
蒋万安的“中间路线”能否换来实质空间,取决于他能否在“双城好,两岸好”的口号中,真正回应两岸对和平的渴望。
否则可能只是“老调重弹”。
![]()
当前台海局势依然敏感,美军动向和台独挑衅不时升温,但这些交流事件提醒我们:对话总比对抗好。
频繁的民间和高层互动,能减少误解,避免军事误判。
而洪奇昌的访问可能只是小涟漪,蒋万安的论坛也可能止步于务实合作,但累积起来,或许能慢慢融化冰山。
无论哪方,核心都是想在不触碰红线的前提下谋求出路,但两岸中国人终将走向统一,这是谁也无法抵挡的历史潮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