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郑州民生耳鼻喉医院再次顺利完成两台人工耳蜗植入手术。随着国家集采政策落地,这样的“新声故事”正在这里不断上演,让越来越多的家庭从“无声”走向“有声”。
父亲的坚持 让孩子不再错过声音
2岁多的阳阳(化名),此前在多家医院被诊断为双侧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父亲常年在外打工,母亲智力有轻微障碍,爷爷奶奶年老体弱,家里几乎无力承担高额费用。他们曾尝试申请“启聪项目”,却因各种原因而遗憾落选。
![]()
在病房里,阳阳常常只是咧嘴笑,却没有声音传出。每当爸爸妈妈呼唤他的名字,他依旧只是无声地望着,眼神里有着别人难以察觉的空白与孤单。
阳阳爸爸说,在集采政策落地之前,他也想过为孩子做耳蜗手术,但高昂的费用让一家人望而却步——光是单侧耳蜗3万元的住院押金,都得靠亲戚东拼西凑,“想做也做不起”。
“孩子不能再耽误了,十聋九哑,再不治,就怕他将来想叫一声‘爸妈’都难了。这一辈子不能没有声音。”在电话里向亲戚求助时,他语气里带着无奈,也带着决绝。
就在全家一筹莫展时,集采政策落地的消息传来,让他们重新燃起希望。得知费用大幅下降后,他们咬咬牙决定为孩子做双侧耳蜗。“再难也要让他抓住这个机会。”家人说。
这一份执着,也让小小年纪的阳阳,终于有机会在未来听见世界。
妹妹的选择 姐姐的牵挂与希望
35岁的晓霞(化名),因儿时高烧导致双耳失聪,一直未婚。听力的缺失,让她的生活蒙上厚重阴影:与人交流时只能靠手势和眼神,夜晚独处时总会担心周围的动静,却又什么都听不见。
![]()
这些年,晓霞一直跟姐姐在武汉生活。姐姐最放心不下的,是她未来的人生。“要是以后结了婚,有了孩子,夜里哭了都听不见,该怎么办?”这份牵挂,让姐姐始终惦记着给她做耳蜗。
只是过去费用高昂,让她们一次次犹豫。“心里想做,却总是负担不起。”如今,随着集采政策落地,手术费用大幅下降,原本计划的单侧手术改成了双侧。“既然能承担得起,就要让她未来过得更安心。”姐姐坚定地说。
手术打开“新声”之门
两台手术均由省内知名专家同该院专家团队共同完成。自2015年以来,医院已累计为756名听障患者实施人工耳蜗手术,积累了丰富经验。
![]()
此次为患者量身制定的双侧植入方案,不仅帮助他们恢复听力,更能提升方向感和声音辨别能力,尤其在嘈杂环境中交流时更加清晰。医院先进的可视显微镜、手术动力系统和术中监测系统,为手术的精准与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
术后5天,两位患者顺利出院,等待一个月后的开机。那一刻,他们将真正迎来属于自己的有声世界。
政策普惠 让更多家庭“听见”
作为省重特大疾病即时结算定点医院、市残疾儿童手术康复救助定点康复机构,郑州民生耳鼻喉医院始终致力于让更多患者享受优质医疗服务。集采政策的实施,让这份希望变得更加触手可及。
费用大幅下降:单侧植入总费用从原先二三十万元,降至7万元以内(医保报销前);
医保报销可叠加:集采政策+医保报销的双重支持下,部分省份医保报销后,患者自付费用降至1–3万元;
普惠更多家庭:3岁前是儿童语言发育的关键期,使因经济原因而错失治疗机会的听障儿童能够尽早接受植入,不再错过语言发育黄金期。
对无数家庭而言,这意味着从“做不起”到“做得起”的跨越;对更多听障患者而言,这意味着从“沉默”到“新声”的转变。
人工耳蜗适用于哪些人群:
① 双耳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包括语前聋和语后聋);
② 佩戴助听器无效或效果不理想。
听见未来 改变命运
从年幼的孩子到成年女性,从“借钱凑押金”到“勇敢做双侧”,不同的故事共同印证了一个事实:国家政策的温度,正在改变听障患者的命运。
据统计,我国约有2700万听障人群,其中儿童超过80万,每年新增听障儿童约2–3万。集采政策的落地,让更多像阳阳、晓霞这样的患者家庭,终于有机会迎来“听见”的未来。
这是一次从“天价”到“普惠”的跨越,更是一次从“静默”到“希望”的新生。从阳阳到晓霞,这样的故事还会不断发生。
每一次人工耳蜗的启动,都是一段人生的重启。郑州民生耳鼻喉医院将继续以专业的技术、先进的设备与温暖的守护,让更多患者走出无声,听见希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