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7年《红楼梦》剧照
《红楼梦》最悲剧功臣?救主英雄为何反被塞马粪?讼卦说透根源 刚愎之讼:焦大与《易经》讼卦的悲剧寓言
"红刀子进,白刀子出"——这句醉后的狂言,道尽了焦大这个贾府老仆的悲剧命运。在《红楼梦》的宏大叙事中,他如一道刺目的闪电,短暂却强烈地照亮了宁国府的腐朽与虚伪。若以《易经》观之,焦大的一生正是"讼卦"的生动演绎——刚愎自用,恃功而骄,最终在无休止的争执中耗尽了自己。
讼卦之象:天水相违,争端必起
《易经》第六卦"讼",上乾下坎,天水讼。卦象天向上行,水向下流,二者背道而驰,象征争执与冲突。卦辞曰:"讼,有孚窒惕,中吉,终凶。利见大人,不利涉大川。"
焦大的处境恰如讼卦所示——作为曾救过宁国公的功臣,他与新一代贾府主子犹如天水相违,志向各异。他沉浸在过去的功绩中("有孚"),却因这种执着而心智窒塞("窒"),虽偶有警醒("惕")却终陷凶险。
初六:不永所事,小有言,终吉
讼卦初六爻辞:"不永所事,小有言,终吉。"不长久纠缠于所争之事,稍有口舌,最终吉祥。
这揭示了焦大的第一个失误——他无法放下过去的荣光,总是纠缠于自己救主的功绩。小说中他不断强调"你祖宗九死一生挣下这个家业",正是"永所事"的表现。若他能稍作收敛("小有言"),本可安度晚年,获得"终吉"。
九二:不克讼,归而逋,其邑人三百户无眚
九二爻辞:"不克讼,归而逋,其邑人三百户无眚。"争讼不能胜,归来而逃避,其邑人三百户无灾祸。
这预示了焦大的命运——他与主子的争执注定失败。若能学得"归而逋"的智慧,暂时退避,不仅自身可免灾祸,甚至可能惠及他人("无眚")。但焦大选择了相反的道路,致使自己受辱(被塞马粪),也加速了贾府的败露。
九五:讼,元吉
九五爻辞:"讼,元吉。"争讼,大吉。
这是讼卦中最微妙的一爻——争讼而能大吉。焦大醉酒后的痛骂,虽然为自己招来灾祸,却客观上起到了揭露贾府丑恶的作用。他骂出的"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如一面镜子照出了宁国府的腐朽。在这个意义上,他的"讼"确实产生了"元吉"的效果——不是对他个人,而是对真相的彰显。
上九:或锡之鞶带,终朝三褫之
上九爻辞:"或锡之鞶带,终朝三褫之。"或许被赐予鞶带(荣誉),但一日之内多次被剥夺。
这完美对应了焦大的命运轨迹——他曾因救主之功获得荣耀(相当于被赐鞶带),但随着时间推移,这些荣誉不断被剥夺("三褫之"),最终落得连普通仆人都不如的境地。
现代启示:争执中的智慧
焦大的故事,对现代人有着深刻的启示。在充满各种冲突的当代社会,我们如何面对争执?如何处置不平?
讼卦《象传》说:"天与水违行,讼。君子以作事谋始。"天与水相背而行,象征讼争。君子因此做事时慎谋开端。
焦大的悲剧在于他只知执着于过去的功绩("谋始"不当),而不懂得时移世易的道理。他试图用过去的荣光来解决现在的冲突,注定失败。
真正的智慧不是不争,而是知道何时争、如何争、为何争。讼卦告诉我们:争执之中,最重要的是保持中正之道("惕中吉"),而非一味逞强。
刚愎之终:悲剧的价值
焦大最终成为《红楼梦》中的悲剧人物,但他的价值正在于这种悲剧性。他像一面镜子,照出了贾府这个"诗礼簪缨之族"背后的虚伪与腐朽;他也像一个警示,提醒着世人恃功而骄、刚愎自用的下场。
在《易经》的智慧中,讼卦不是教导我们避免一切争执,而是启示我们如何明智地面对冲突。焦大缺乏的正是这种智慧——他知进不知退,知争不知让,知直不知曲。
当我们今天面对各种社会不公和个人委屈时,或许可以想想焦大——那个执着而刚愎的老仆。他告诉我们:真正的勇气不是逞一时之快,而是有智慧地选择战斗的方式和时机;真正的忠诚不是沉溺于过去的功绩,而是与时俱进地履行自己的责任。
这或许就是《易经》讼卦留给我们最珍贵的启示:人生难免争执,但智者知道何时开口、何时沉默;何时前进、何时退避。在这个意义上,焦大不仅是一个文学人物,更是一面映照人性的明镜。
作者:海波
图片转自《红楼梦》剧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