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旅日华人表示,日本人现在疯了,我看我该回国了。
他在日本开了个废品收购站,但现在日本赚钱越来越不好干,而且经常会出现东西被偷的情况。有可能是越南人,也有可能是日本人干的。
他明显感觉到,现在的日本已经和以前不一样了。90年代中国人去日本,日本人还是非常热情的,也愿意帮助中国融入。
但现在日本人看中国人,就和看敌人差不多,所以中国人还是要小心一点为好。
这位老板在东京经营废品收购站十多年了。他说,以前生意红火,废品回收价格高,易拉罐能卖到两三毛一个,纸箱板每公斤能赚一块多。
可现在,易拉罐“身价”降到1毛,纸箱板每公斤只有6毛,旺季价格比上半年缩水了三成多。收废品的商贩越来越少,骑着三轮车走街串巷的身影几乎不见了,他的收购站门可罗雀,收入大不如前。这让他觉得,日本的经济环境变了,赚钱变得像在沙滩上找金子,难上加难。
更糟的是,东西被偷成了家常便饭。李伟说,仓库里的废铜烂铁、塑料瓶,甚至刚收来的纸箱,时不时就不翼而飞。
他怀疑是越南人干的,因为附近有不少越南劳工,生活压力大,可能顺手牵羊。但也可能是日本人,毕竟日本社会治安在下滑,小偷小摸多了起来。
有一次他亲眼看到个鬼鬼祟祟的身影在仓库外晃悠,追上去却没人影,留下他空荡荡的场地和一肚子火。这种事让他心惊胆战,总觉得背后有双眼睛盯着,生意做得提心吊胆。
最寒心的是日本人的态度。他回忆90年代初刚来日本时,日本人特别热情,邻居会主动打招呼,帮他学日语,甚至介绍客户融入当地生活。
可现在,一切都变了。日本人看中国人的眼神,像看敌人一样冰冷。在公共场合,比如公交车上,他说话声音稍大点,周围人就皱眉摇头,觉得他粗鲁。
文化差异被放大了,中国人习惯热闹,日本人却讲究安静,这种误解积累成敌意。他感觉,中日关系虽然高层在对话,经济合作在深化,但普通人的心却远了。
男子的经历不是孤例。日本社会在变迁,经济衰退和人口老龄化让生活压力增大,废品回收行业首当其冲。价格暴跌反映了全球市场波动,但更深层的,是日本人对外国人的看法在微妙变化。
历史曾让日本学习中国隋唐制度,文化同源,可现代竞争和偏见却筑起了墙。这背后是不是藏着更大的社会问题,比如资源争夺或身份认同危机,让男子觉得回国是唯一出路。
现在,他看着空荡荡的收购站,心里五味杂陈。日本曾是他追梦的地方,如今却成了逃离的起点。
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在异国他乡,是否也感受到环境的变化或人心的冷暖?欢迎分享你的故事,让我们一起聊聊这背后的故事。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