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闫秀媛以彩墨为纽带,在泰山关帝庙的壁画创作中,完成了一场传统文化与当代艺术的精彩对话。她深耕泰山文化,于工写交融间创新技法,在笔墨勾勒处传承忠义精神,既以匠心守护着泰山文脉的根与魂,又以创新赋予传统文化鲜活的时代生命力。这份对艺术的坚守、对文化的敬畏,不仅让泰山关帝庙的壁画成为一处文化胜景,更为我们展现了当代艺术工作者传承与创新并举的文化担当,为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发展写下了生动注脚。
![]()
笔绘忠义魂,墨续泰山情——泰山关帝庙壁画里的文化传承与匠心坚守
张庆明
在泰山巍峨的山峦间,关帝庙的红墙青瓦下,泰安市知名画家闫秀媛执起画笔,以彩墨为媒,在青砖壁面上续写着泰山文化与忠义精神的千年对话。这位深耕泰山文化艺术创作的创作者,用匠心与创新,让传统文化在当代焕发出蓬勃生机。
![]()
一、彩墨为媒:泰山元素里的文化根脉
金秋岱岳,喜意连连。作为泰安市青年美术家协会主席,闫秀媛在关帝祠前汇聚贤达,以一支瘦笔蘸满彩墨,开启了泰山关帝庙壁画的创作征程。她的艺术创作始终与泰山文化深度交融,题材涵盖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等多个类别,每一幅作品都是对泰山人文底蕴与自然灵秀的深情致敬。
![]()
比如她的工笔作品《国色天香》,以泰山山水为背景,将牡丹的雍容与泰山的雄浑巧妙结合,用工笔的精细与写意的洒脱,勾勒出泰山“自然与人文共生”的独特气质。这样的创作,是对泰山文化元素的生动提炼,更是对本土艺术根脉的虔诚守护。
![]()
二、匠心为桥:传统与创新的艺术交响
闫秀媛的创作,是一场传统技法与现代审美的精彩碰撞。她突破单一技法的束缚,将工笔的细腻精准与写意的灵动洒脱融为一体,形成了极具个人特色的艺术风格。
![]()
在人物画创作中,这一风格尤为突出:她笔下的碧霞元君,既有工笔线条的精致勾勒,又有写意笔墨的气韵生动;塑造的石敢当形象,更是在传统民俗符号的基础上,注入了现代艺术的表现力。这种“工写结合”的创新尝试,让泰山特色文化形象跃然纸上,既保留了传统艺术的神韵,又契合了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
2025年4月,她与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合作考察泰山壁画,提出“传统书画+现代艺术设计”的融合方案,为关帝庙壁画创作注入了全新思路。这种跨领域的探索,正是她“守正创新”艺术理念的鲜活实践。
![]()
三、壁成胜景:忠义精神的当代传扬
当闫秀媛的画笔在关帝庙壁面上勾勒出关公的英武轮廓时,她画的不仅是一位历史人物,更是“忠义仁勇”精神的当代传扬。她的题画诗常常引用关羽“精忠贯日月”的典故,将忠义文化的内核融入艺术创作,让作品超越了视觉审美,拥有了直抵人心的文化深度。
![]()
“待得壁成添胜景,再来庙宇看神仙”,这幅壁画的创作,是对泰山文化胜景的一次丰富,更是对忠义精神的一次当代诠释。它让每一位驻足观赏的游客,在感受艺术之美的同时,能触摸到传统文化的精神脉搏,理解“忠义”在当代社会的价值与意义。
![]()
闫秀媛以画笔为舟,在泰山文化的长河中摆渡传统与创新;以壁画为纸,在忠义精神的谱系里书写当代注解。她的创作,是泰山文化传承的一个缩影,更是无数文化守护者“以匠心守初心,以创新续文脉”的生动写照。当这幅关帝庙壁画最终落成,它将不仅是泰山的一道艺术胜景,更是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活力的有力证明——因为有这样的坚守与创新,我们的文化根脉永远鲜活,我们的精神家园永远丰盈。
![]()
赞闫秀媛泰山关帝庙壁画创作
泰岳关祠秋景妍,秀媛执笔续新篇。
工兼写意神形备,墨染丹心忠义传。
一脉文魂承古意,满墙气韵焕今鲜。
他年壁就成胜迹,长使登临仰圣贤。
![]()
附:《七律·泰山关帝庙壁画开笔有记》
闫秀媛
金秋岱岳喜连连,关帝祠前聚众贤。
瘦笔一支沾彩墨,圣明千古续新篇。
纤毫漫绘松皆寂,气概摹描风欲传。
待得壁成添胜景,再来庙宇看神仙。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