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731》上映不到24小时,网络突然涌现180万条模板化差评,其中60%的投诉IP地址集中在日本东京,70%的账号注册时间不足3个月。
这些差评清一色使用“剧情拖沓,完全没拍出历史感”、“演员演技尴尬,浪费了好题材”等高度相似的措辞,与正常观众的真实评价形成鲜明对比。
有些评论甚至公然否认731部队的罪行,声称“罪行被夸大”或“细菌战并不存在”。 央视技术团队追踪发现,这些举报帖中,“反日宣传”、“影响中日友好”等标签化话术高度重复,发帖间隔精确到秒,明显是自动化脚本操控。
![]()
电影《731》上映首日就取得了惊人的票房成绩,短短一天时间突破3亿大关,打破了内地影史单日排片纪录。 这部电影由姜武、李乃文、王志文等实力派演员主演,讲述了几个平民被强行抓进731部队“特设监狱”后遭受非人折磨却依然顽强抗争的故事。
为真实还原历史,导演赵林山团队查阅了超过8000页史料,观看了长达423小时的供述影像,还按1:1比例复刻了731部队的“四方楼”基地。 影片展现了侵华日军进行的细菌实验、冻伤实验、毒气实验和活体解剖等极端暴行。
![]()
这部电影筹备了整整11年,导演赵林山团队查阅了超百万字史料,还进行了跨国取证。 制作过程并不顺利,投资方突然撤资,原承诺8000万的影视公司突然毁约,制片人称其收到境外势力警告。 为保障拍摄,赵林山抵押北京两套房产,团队几乎零片酬,演员、工作人员却无一人退缩。
网络还曝光匿名邮件称某财团愿出10亿人民币,要求删除所有毒气实验镜头。 还有传言称,2023年海外投资机构试图收购剧本,条件是将731行为描述为战争时期的“真实科研”。 日本外务省向中国政府递交23条“意见”,要求修改片名、淡化罪行描述;右翼学者发起所谓的“史实争议”,宣称“731部队罪行证据不足”。
![]()
在哈尔滨影院,出现了感人的一幕:数位头发花白的老人带着自制的白花,在放映厅门口向银幕方向鞠躬。 他们中有人的父辈,正是当年731部队撤退时被活体解剖的劳工。
影片片尾,3000多个受害者的名字在银幕上滚动,整整持续了三分钟,每一个名字都承载着一段不该被遗忘的生命轨迹。 “你若记得,我便活过”这句话,成为对这段历史最深沉的悼念。
俄罗斯联邦安全局2025年8月解密的文件明确记录:731部队进行鼠疫、炭疽感染实验,实施活体解剖,甚至切开孕妇腹部观察胎儿反应。 这些暴行,早已载入《伯力审判档案》,成为人类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页。
据统计,1940年至1945年间,至少有3000名来自中国、苏联、朝鲜等国的民众被当作“活体实验材料”。
![]()
美国为获取细菌战数据,曾帮助731战犯逃脱审判。 日本政府至今拒绝正式承认罪行。 2025年3月,日本参议员山添拓在国会展示731部队毒气实验记录,防卫大臣却仅回应“该文件依管理法保存”。 右翼势力甚至对山添拓发出死亡威胁,迫使他在办公室安装防盗门。
《731》并没有将所有残酷画面直白呈现,反而删掉了最血腥的30分钟。 删减前的片段中,完整还原了活体解剖、冻伤实验等真实案例。 出于审查和观众心理考虑,这些素材最终未被保留。
![]()
影片选择在2025年9月18日这个中国人刻骨铭心的日子上映,多地影院还设置了9:18和19:31的特殊场次,多个城市首场排片占比甚至超过了90%。 全国各地学校组织学生观影并开展历史教育活动,哈尔滨平房区731罪证陈列馆参观人数激增。 这部电影已然超越了银幕范畴,成为一堂深刻的历史教育课。
《731》不仅在国内引发强烈反响,也在全球多地上映,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北美等地。 澳大利亚公民党全国书记罗伯特·巴威克在观影后表示:“这是一部非常发人深省的电影,希望世界各地的人们都能看到它,并认真对待真实发生过的事情。 ”
![]()
关于这部影片,导演赵林山有一句名言:“想让大家记住疼,不是让大家去报仇。 ”这简单的话语道出了铭记历史的真谛。 《人民日报》的锐评更是句句戳心:“铭记,是为了更好地前行。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
当我们看到东京IP的评论声称“细菌战不存在,只是技术研发”,而哈尔滨影院里白发苍苍的老人捧着白花向银幕鞠躬致哀时,这种鲜明的对比让我们不得不思考:为什么80年过去了,有些人如此害怕我们记住这段历史? 他们真正想掩盖的到底是什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