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夏时报微博
![]()
办法总是比困难多,当消费被放在前所未有的高度之后,当投资于人变成头等考量的大事之后,我们会发现,新的办法,新的思路,新的政策,总是层出不穷!
近日,商务部会同国家发改委、文化和旅游部、央行等9部门印发了《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接着,在国新办发布会上,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又与多部门负责人共同解读了该政策。
又是一系列新动作,传递出的各种政策信号,给全社会一个全新的感受:只要真正用心想办法,消费的提升办法就层出不穷,而促消费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学任务,更是一个以人为本的进程。
背后的逻辑是,在当下的中国经济中促消费已绝非简单地发放消费券或降价打折,而是一场比拼谁更“用心”的全面竞赛——谁能更精准地体察人心、创造需求、优化体验。促消费在本质上不是一个冷冰冰的经济学KPI,而是一个热气腾腾的、以人为本的社会进程。
“用心用力”体现在方方面面。
一个是从“惠民生”到“促消费”的统一。
《政策措施》最鲜明特点是“惠民生与促消费相结合”,就像盛秋平副部长说的,“惠民生是促消费的基础和前提,促消费也是惠民生的重要途径。”政策设计中,无论是支持幼儿园招收2—3岁幼儿、发展社区嵌入式托育,还是加快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设,都既满足了群众所急所需所盼,又推动释放消费潜力。
这种政策思路,打破了将“促消费”简单理解为“刺激购买”的认知,着眼于提升人民生活品质,通过解决民生痛点来自然释放消费需求。从投资于人、服务于民生的角度出发,让消费增长与民生改善形成良性循环。
一个是“场景革命”的突破。
在提及“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试点城市建设”这个焦点话题时,商务部孔德军司长解释,这是“顺应当前消费升级趋势,着眼于解决优质供给不足短板”的重要举措。选择50个左右城市开展试点,通过场景创新、模式迭代、业态升级,形成“一地创新、多地联动”的效应。
年轻人渴望“体验式生活、个性化表达”,银发群体希望“老有所乐、老有所安”,农村地区期盼“消费升级、服务提质”——政策设计者看到了不同群体的差异化需求,通过创新给予回应。
一个是从“政策制定”到“最后一公里”的全链贯通。
政策在于执行,让政策快速落地快速见效。例如,在入境消费方面,不仅扩大免签国范围,还全链条梳理堵点卡点,推动更多商店成为退税商店,推广“即买即退”异地互认;在文旅消费方面,不仅优化供给,还加强市场综合监管,营造放心消费环境。
这种贯穿始终的服务意识,体现在对细节的关注上。文旅部缪沐阳司长提到“指导有关出行平台上线文旅场景退税商店的位置信息”,这种细微的改进,反映了政策执行者的用心——真正站在消费者角度思考问题。
还有一个是以人为本的促消费本质回归。
促消费不再是被动的经济刺激手段,而是主动创造美好生活的过程。无论是延长文博场馆开放时间满足公众文化需求,还是开行银发列车服务老年群体旅游,或是发展社区嵌入式服务方便居民生活,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不再简单地将消费者视为“经济人”,而是视为有情感、有文化、有多样化需求的“社会人”。消费促进工作不再是冷冰冰的经济学任务,而是充满温度的社会建设过程。“服务消费一头连着经济、一头连着民生”,这两头本质上都是人的连接。
只要真正用心用力,消费提升的办法就会源源不断,关键还是让这种“用心”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行动。除了中央政策层面,企业要用心创新供给,地方政府要用心优化环境,消费者也可以用心发现和创造美好生活新方式。
只有把促消费当成是一个以人为本的进程,消费增长才能有温度、有质感、可持续。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