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清开发区藏着座“昆虫工厂”,专养虫子治虫害。
![]()
草莓棚里红果压枝,刘天民捏着果子直乐。“以前打药怕伤果粉,现在放瓢虫,虫子少了,果子亮了。”他说收购价每斤多卖一块,语气里全是喜。
这棚能有这变化,多亏“天津市农科院天敌昆虫扩繁基地”授牌。工厂在京津产业新城,恒温25℃的厂房里,虫盒虫笼排得齐。
![]()
蠋蝽爬、瓢虫动、秽蝇飞,全是庄稼的“虫兵”。“可不是普通虫,专克害虫的‘天敌部队’。”邹德玉举着蠋蝽盒,团队研究20多年,能繁十多种虫。
鳞翅目害虫靠蠋蝽围,小麦蚜虫交给瓢虫清,韭蛆用秽蝇控。投放比例1:30到1:100,农药能少用,果子更安全。
![]()
技术硬,离不开政策和科研。2022年农业农村部立项,武清建了2000平厂房,配300多台设备。
“从实验室小试,到年产能覆盖15万亩田,总算把技术做成产业。”邹德玉说,盼京津冀农田少用农药,靠“虫兵”护“菜篮子”。合作方早有反馈:用天敌防虫的果子,市场更抢着要。
![]()
天民田园3000亩地先“尝鲜”,番茄、黄瓜、草莓用上后,亩产没降,优质果率还涨了15%。“咱是‘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创新引领基地’,得做绿色样板。
”刘天民笑着说,周边农户总来参观,想把技术引回家。眼下“虫兵”正加速“出征”:治菇蚊菇蝇的新品系,进了试验阶段。未来不单守京津冀,还要把“武清方案”送到全国产区。
![]()
“少用一瓶农药、护好一片耕地,给全国农业搭样板。”邹德玉这话硬气,厂房里的“虫兵”,正成推动方案的鲜活力量。有人犯嘀咕:这虫会不会反噬庄稼?
也有农户问:投放比例咋掌握?
![]()
自家田能用不?老辈说“虫多药来压”,现在变“以虫治虫”,是进步还是冒险?
技术虽好,可虫害情况不同,效果会不会打折扣?年产能15万亩,覆盖范围大,后续维护跟不跟得上?
这些问题,得看实践,也得等更多数据说话。
想知道“虫兵”效果咋样?
关注后续农户反馈最实在。
具体效果因田而异,种植前最好咨询农技人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