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三天要变天,夜里风紧气温往下掉。露地种的白菜萝卜怕受凉,叶子一冻就打蔫。
可息陬镇的大棚里不一样,毛豆土豆长得正欢实。
陈雪莹当年放弃坐办公室,在209亩地扎了29座大棚。刚建棚时不少人摇头,说女会计种地准是瞎胡闹。她偏不信这个邪,跑青州寿光学来设施农业经。
春秋棚种毛豆西兰花,冬暖棚育黄瓜番茄苗。
头回种黄瓜没控好温,一棚苗全蔫了心疼得慌。跟着农艺师记本子,摸清每种作物的“脾气”。
黄瓜喜暖要控在25 - 30℃,番茄挂果得勤补水。
如今智慧系统管着光照水肥,有机菜嫩得能掐出水。传统种地看老天爷脸色,赶上暴雨霜冻就减产。她这大棚就像“避风港”,再大的风也刮不坏菜。
乡亲们瞅见效益眼热,跟着她搞起订单农业。
龙大集团的订单一来,西兰花毛豆不愁卖。每亩比露地多赚1800块,腰包鼓了心里踏实。她还把技术传给大伙,帮销600多吨菜,人均增收5000元。
有人说老辈看云识天气的法子不管用了。其实土经验加科学才是绝配,比如盖棚就像给菜穿棉袄。眼瞅着下周还有股冷空气,得提醒乡亲查棚膜。
大棚骨架要加固,漏风处用草苫子堵严实。不会弄的赶紧找村农技员,别等冻坏了才后悔。
我个人觉得,种地不能光靠老把式,得像雪莹那样敢尝新。现在设施农业就是条好路子,能让土地多产粮多生钱。您琢磨琢磨,要是都有这样的大棚,还怕啥老天爷变脸?
赶紧行动起来,把大棚建起来、技术学起来。
跟着懂行的人闯,咱种地也能稳当增收。记住了,好日子不是等来的,是咱自己干出来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