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说说老农最怕的日子:农历七月二十八下雨啥预兆?七月二十八,北方玉米弯腰、花生挂果,正是秋收前最后一关。老辈人嘴里常念叨:“不怕六月连阴雨,就怕卯日雨淋头。
”古书里记着:秋时卯日雨,谷价涨、疫病起,这说法传了上千年。今年秋收本就难,前期旱得地皮裂,最近又开始淅淅沥沥下。村头张大爷蹲田埂叹气:“前儿玉米倒了半垄,机器进不去,得手掰。
”农谚说“七月廿八雨不休,八月阴雨紧相连”——雨下不停,晒谷场得长草。
2021年俺们村就是这样,花生泡水里发了芽,玉米棒子霉了尖。那会儿没机械,全家老少光脚踩泥里,弯腰捡了半个月。今年有机器又咋样?
地湿得陷轮胎,收割机趴田边干着急。
另一句农谚更扎心:“七月廿八雨似毛,秋收庄稼水中捞。
”毛毛细雨看着小,下三天田变河,收粮得穿水鞋,扛着蛇皮袋蹚。王婶家种了十亩大豆,前儿去看,豆荚都开始发黑,急得直抹泪。还有句“七月廿八雨涟涟,立冬天寒棉衣添”——雨下多了,冬天冷得早。
去年冬天就应验过,七月雨多的村,十月就飘雪,菜苗冻得打蔫。养殖户更愁,“七月廿八动了流,十个牛栏九个空”——庄稼欠收,哪来饲料喂牛?
李叔家养了五头肉牛,前儿刚卖了两头,“玉米不够吃,留着也得饿瘦”。农谚不是迷信,是老辈人蹲田埂看云、数雨天数出来的经验。就像“七月廿八是晴天,家家户户粮仓添”——大太阳晒得谷粒干,仓房能多装半囤。
可现在天不遂人愿,天气预报说未来三天,北方大部还得接着下。有人说现在科技发达,农谚不准了?
张大爷摇头:“机器能收粮,能挡雨吗?
”去年邻县用烘干设备救了一批玉米,可电费比粮价还高,小户哪用得起?留个话头:您老家七月二十八下雨了吗?
今年秋粮是涝了还是晒足了?最后说句实在的:农谚当参考,具体还得看天,有雨早准备,别等庄稼泡水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