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
开平市持续深入推进
防蚊灭蚊爱国卫生行动
切实筑牢基孔肯雅热防控网
行动期间
开平市积极探索科技手段
引入无人机技术
开展空中巡查与消杀工作
着力提高巡查覆盖面及消杀效率
构建起全方位、立体化的
“灭蚊作战体系”
当前正值雨季和蚊媒传染病高发期,为有效应对基孔肯雅热疫情传播风险,近日,开平市积极整合社会化服务资源,统筹协调专业机构,组建农村防蚊灭蚊专项消杀队伍,同时开展无人机飞防杀蚊防疫活动。
9月19日上午,记者在长沙街道宝堤中路看到,消杀队伍技术人员正严格按照流程进行调试设备、加注药剂等无人机起飞前的准备工作。伴随着阵阵轰鸣声,一台搭载智能喷洒系统的大型无人机腾空而起,沿着道路精准开展药剂喷洒作业。仅仅用时10分钟,这台无人机便完成了约2000平方米的消杀作业。
开平市新大农机有限公司飞手杨东海介绍说:“我们通过对天台、绿化带等重点区域开展系统性消杀作业,着力从源头上消除蚊虫孳生环境,全力保障群众的健康安全。”
相对于传统人工消杀方式,无人机高效作业、灵活机动,可迅速飞抵楼顶露台、山坡空地、积水盲区等复杂区域,实现全方位、无死角的消杀工作,既破解了传统消杀的盲区痛点,又大幅提升了消杀工作的效率与覆盖范围,有效降低区域蚊虫密度。
“传统人工消杀存在覆盖面有限、效率不足等问题,而无人机搭载智能喷洒系统,可依据地形自动调整飞行高度与喷药量,能有效阻断蚊虫孳生环境。”杨东海说。
此次活动覆盖长沙街道、水口镇、月山镇、塘口镇等重点区域,累计实施飞防作业20次,消杀总面积达2839.65亩。需要提醒的是,近期无人机在上述区域进行药剂喷洒,市民群众在接触公共绿化区域的花草、植被后,应及时用清水洗手,避免药剂残留带来的潜在影响。
除了无人机飞防消杀作业,开平市应急救援大队同样以科技赋能“防蚊战”,利用“科技+人工”联防模式,在重点区域定期开展无人机巡查与复查,通过无人机搭载的高清摄像头,从高空视角快速巡查居民楼屋顶、围蔽空地、建筑工地等区域的积水情况,帮助防控人员精准发现蚊虫孳生的“死角”,从而实现更精准的清理和防控。
市应急救援大队大队长谭万来表示:“无人机技术正在改变传统的蚊虫防控方式,它通过‘空中监测’弥补了传统观察的一些不足,让我们应对蚊媒疾病时多了一件高效的‘科技利器’。我们这台无人机工作半径是3公里,飞行高度达100米,可以同时监测到5千平方米,累计监测作业可持续100分钟。”
自9月14日起,开平市应急救援大队累计对楼顶积水、下沉池等易积水风险区域开展高空巡航排查10余次,极大提升潜在孳生地发现率。
无人机化身蚊媒防控“空中尖兵”,不仅是开平市推进虫媒传染病防控实现从单一人防、小型无人机监测到大型无人机全覆盖消杀的质变升级,更是科技与虫控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
下一步
开平市将持续利用
无人机等科技手段
持续加强对各类孳生地的
排查、消杀工作
全力守护人民群众健康安全
来源:开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伍海雯;视频:谭远妍、梁景惠、关玉树;编辑:谭素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