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虫肆虐的夏季,荷塘镇篁湾村却悄然筑起一道看不见的防护墙,保护着每一位村民的健康安全。
对“冷巷、空置房”全面清理消杀,不留死角
篁湾村历史悠久,村内留存大批历史悠久、长期空置的古旧民居。这些房屋因闲置多年,已成为蚊虫滋生的温床。为此,篁湾村委会组织力量,广泛发动群众、义工一起攻坚冷巷和空置屋,清理垃圾。共完成空置屋、空置地清杂消杀并建立台账5处,累计共40处;清理巷内垃圾并冲洗冷巷220条;在冷巷、下水道等处投放安备杀虫颗粒累计105KG。
整改前后
冲洗巷道 拆除封闭冷巷
由各村民小组长带领消杀工作小组,开展消杀,并设计了消杀登记表,安排专人每日早晚各一次进行常态化消杀作业,详细记录消杀情况。
截至目前,已消杀空置房35栋,累计清理垃圾15吨,极大改善了村庄环境卫生状况,有效切断了病媒传播途径。
每天下午5时,村委会组织的消杀队伍准时出发,对全村进行集中消杀。在消杀队伍于室外有序作业的同时,村民亦于户内主动配合燃点蚊香,实现了室内外的同步防治、协同增效。
全民参与,户户行动
篁湾村创新采用了三色标签分类管理法。工作人员入户评估每户的蚊虫滋生风险程度,红、黄、绿三色标签代表高、中、低三种风险等级,实施分类精准管理。
同时,村委会发放蚊香至每户村民,指导村民做好居家消杀工作,截至目前已派发蚊香800个。出门喷驱蚊液做好防护,居家勤清洁、修剪花坛…已成村民日常,大家争相清理积水争取“绿标”。对积水巷道,志愿者用高压水枪清洗,居民齐参与并喷洒灭蚊药粉,保持巷道清洁。
贴标分类
物理阻隔,构筑防线
荷塘镇政府严格落实物理防控措施,重点推进纱窗安装及下水道环境治理工作。以主街及周边400米为核心区,逐户安装纱窗,防蚊虫入室。同时全面排查下水道、积水点等高危场所,通过封堵孔洞、吊挂药包等方式整治环境,彻底清除蚊虫孳生条件。
截至目前,全村累计完成纱窗安装150个,通过防蚊网或挂安备药包等方式整治下水道282 处,有效筑牢基孔肯雅热防护屏障。
安装纱窗
多维宣传,入户入心
针对不同层面的宣传重点,荷塘镇政府印制3类宣传单,一类是针对人员密集的重点场所,一类是张贴在大街小巷面向社会的宣传海报,还有就是针对群众个人层面的入户宣传单,各人可对照宣传单快速排查身边的防控风险,实施“七天七招”+“1130”。
在持续开展入户宣讲的同时,各村LED屏滚动提示、定点张贴海报、流动宣传车巡回广播、移动音箱和应急大喇叭循环播放等多种形式同步宣传。截至目前,累计张贴海报、派发宣传单张1000多份。
精准筛查,及早发现
荷塘镇防控指挥部组织医护人员对病例核心区的开展全面筛查,坚决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医护人员每日入户为居民测体温、问症状,村民积极配合,主动采样并反馈家人健康状况。通过完善筛查机制和群众参与,确保疫情第一时间被管控,为防控工作赢得宝贵时间。
从物理防护到全面消杀,从群众参与到广泛宣传,再到精准筛查,荷塘镇篁湾村筑起了一道道坚实的防线,守护着每一位村民的健康与安全。
编辑 | 蓬江发布编辑部
来源 | 荷塘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