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黄河鲤鱼越来越多,沿岸坐满钓鱼人,为啥在南方少很有人吃鲤鱼?

0
分享至

黄河边,清早雾还没散,河岸上已经密密麻麻坐满了人。竿子一排排支着,像插秧似的,有人叼着烟,有人端着泡面,眼睛死盯着浮漂,就等那一口“噌”地拽动,又一条肥硕的黄河鲤鱼上钩了。

这鱼,金鳞赤尾,个头大得能当板砖使,论味道,在北方那是响当当的“四大名鱼”之一。可你要是往南走,到江浙、两广一带,问老百姓吃不吃鲤鱼,十个人里九个摇头,剩下那个说:“咱这儿没人吃这玩意儿。”



怪不怪?同一种鱼,北边抢着钓、抢着吃,南边却连菜市场都难见踪影。更奇怪的是如今黄河鲤鱼在不少河段已经泛滥成群,生态部门甚至开始担心它们挤占其他土著鱼类的生存空间,而南方呢?别说泛滥,连野生种群都稀罕,这到底是咋回事?

要说鲤鱼,那可是地地道道的“中华老住户”。早在三千年前的周代,《诗经》里就有“岂其食鱼,必河之鲤”的句子,意思是吃鱼就得吃黄河里的鲤鱼,那是顶级美味。到了汉代,黄河鲤鱼更是被列为贡品,专供皇室。



唐代因为皇帝姓李,“鲤”与“李”同音,全国上下禁止捕捞、贩卖、食用鲤鱼,违者重罚。这反倒让鲤鱼多了几分神秘色彩,民间虽不敢明着吃,暗地里还是偷偷养、偷偷尝。可以说,从古至今,北方人对鲤鱼的感情,那是刻在骨子里的。

尤其是在黄河流域,鲤鱼不仅是食物,还象征着吉祥,“鲤鱼跃龙门”的传说家喻户晓,婚丧嫁娶、年节祭祀,少不了一条整鲤。这种文化认同,经过一代代传承,早就成了饮食习惯的一部分。



你去河南、山东、山西的菜市场转转,活鲤鱼摆在水池里,鳞片闪着金光,杀鱼师傅一刀下去,利索开膛,顾客拎回家,红烧、糖醋、清蒸,样样都香。

黄河水虽然含沙量高,但恰恰是这种泥沙带来的丰富有机质,滋养了大量底栖生物,鲤鱼吃了这些天然饵料,肉质紧实,土腥味反而比想象中轻。

再加上北方烹饪讲究去腥提鲜,葱姜蒜、料酒、豆瓣酱轮番上阵,一道红烧黄河鲤鱼端上来,外皮焦香,内里嫩滑,汤汁浓郁,配米饭能连吃三大碗。



可你把这条鱼放到南方,情况立马不一样了。先说地理环境。南方水系以长江、珠江为主,河网密布,水流平缓,水温常年偏高,特别适合多种鱼类繁殖。

南方自古就是稻作农业区,水稻田和沟渠形成了复杂的湿地生态系统,天然适合养鱼。



但南方人养的,从来不是鲤鱼。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越国大夫范蠡就写过《养鱼经》,里面提到的养殖鱼种主要是青鱼、草鱼、鲢鱼、鳙鱼这“四大家鱼”。

为什么是这四种?因为它们食性互补,草鱼吃草,青鱼啃螺蛳,鲢鱼滤食浮游植物,鳙鱼吃浮游动物,混养在一起不争食,还能净化水质,特别适合池塘精养。



相比之下,鲤鱼是底栖杂食性鱼类,喜欢搅动淤泥找吃的,这么一闹腾,水就浑了,影响其他鱼生长。而且鲤鱼繁殖力太强,一年能产卵几十万粒,一旦逃逸到自然水域,很容易成为优势种群,挤压本地鱼的生存空间。

所以从唐宋开始,南方很多地方就明令限制鲤鱼养殖,转而推广“四大家鱼”。这个选择不是凭空来的,而是千百年农业生产经验的结晶。久而久之,南方人餐桌上的主角就成了草鱼、鲫鱼、鳊鱼这些,鲤鱼反倒成了“边缘角色”。



南方人口味普遍偏清淡,讲究原汁原味,尤其是江浙沪一带,清蒸、白灼、炖汤是主流做法。可鲤鱼这东西,天生带点土腥味,尤其在静水或富营养化水体里长大的,味道更明显。

南方厨师处理鲤鱼的手段不如北方多样,也不擅长用重调料去压腥,导致做出来的鲤鱼容易让人“一口劝退”。

反观鲫鱼,虽然个体小,但肉质细嫩,腥味轻,煮汤奶白鲜美,特别符合南方人的饮食审美。广东人喝早茶,餐桌上常见的是清蒸鲩鱼(草鱼),配上姜丝葱油,鲜得眉毛掉;江苏人炖汤,首选是野生鲫鱼,小火慢煨,汤色如乳。



鲤鱼在这套饮食体系里,既不够“清”,也不够“鲜”,自然难登大雅之堂。再加上过去交通不便,南北物资流通有限,南方人从小没养成吃鲤鱼的习惯,代际传递下来,就成了“我们这儿不吃鲤鱼”的集体认知。

有些地方甚至流传着“鲤鱼属土,吃了招晦气”之类的民间说法,虽然没有科学依据,但也侧面反映了人们对这种鱼的疏离感。

还有一个关键因素,很多人没想到,那就是外来物种与生态变迁,你以为现在黄河里的鲤鱼都是“纯正血统”吗?其实大错特错。现代黄河鲤鱼,大多是上世纪经过人工选育的改良品种。真正原生的黄河鲤鱼种群,因为河道改造、水坝建设、水质变化等原因,早已大幅萎缩。



而南方一些地区曾经引进过欧洲鲤、镜鲤等外来鲤鱼品种用于养殖,结果部分个体逃逸到自然水体,与本土鱼类杂交,造成基因污染。这让南方渔业管理部门对鲤鱼更加警惕,担心它破坏本地生态平衡。

比如在云南滇池,上世纪引入的银鲤一度泛滥,挤占了土著鱼类如金线鲃的生存空间,后来花了大力气才控制住。这种生态教训让南方对放生、养殖鲤鱼格外谨慎。

而北方不同,黄河本身就是鲤鱼的传统栖息地,生态系统对它的耐受度更高,加上北方河流水量季节性变化大,自然调节能力强,鲤鱼虽多,但还没到失控的地步。



不过近年来,由于禁渔政策实施、天敌减少、水体富营养化等因素叠加,黄河部分河段确实出现了鲤鱼数量激增的现象。

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意捕捞或食用,根据农业农村部发布的《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管理办法》,黄河干流部分区域仍实行全年禁渔,非法捕捞依然违法。

钓鱼爱好者虽多,但大多以休闲垂钓为主,每人每天限钓几条,且不得交易,这也是防止过度捕捞的重要措施。



中国人吃饭,从来不只是填饱肚子,背后有一整套文化逻辑。北方人过年吃鲤鱼,图个“年年有余”“跃龙门”的好彩头;而南方一些地方,尤其是福建、潮汕沿海地区,祭祖供品讲究用石斑、黄鱼这类海鱼,认为更显尊贵。

鲤鱼在这些场合显得“不够档次”。再加上现代超市冷链发达,南北食材早已互通,南方人想吃鱼,选择太多了:挪威三文鱼、舟山带鱼、阳澄湖大闸蟹,哪样不比鲤鱼来得“高级”?久而久之,鲤鱼在南方的市场空间被进一步压缩。

不是它不好吃,而是整个饮食结构和社会认知已经把它“边缘化”了。就像东北人离不开酸菜,四川人离不开辣椒,饮食习惯一旦形成,改变起来比登天还难。



图片来自网络侵联必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出卖彭湃后,叛徒白鑫准备出国避风,周恩来亲自下令:必须处决

出卖彭湃后,叛徒白鑫准备出国避风,周恩来亲自下令:必须处决

历史八卦社
2025-11-02 23:20:39
特大消息!“国家队”最新持仓被曝光!不出意外,明天A股这样走

特大消息!“国家队”最新持仓被曝光!不出意外,明天A股这样走

虎哥闲聊
2025-11-02 12:00:53
以色列出于安全考虑召回700辆奇瑞汽车,包括高级军官座驾

以色列出于安全考虑召回700辆奇瑞汽车,包括高级军官座驾

桂系007
2025-11-02 23:58:40
带小三产检遇原配后续:正脸曝光很漂亮,男子身份被扒,真不简单

带小三产检遇原配后续:正脸曝光很漂亮,男子身份被扒,真不简单

揽星河的笔记
2025-11-01 18:30:59
暴跌了50%!中国第一睡城成鬼城,十年前上车“燕郊”的人都哭了

暴跌了50%!中国第一睡城成鬼城,十年前上车“燕郊”的人都哭了

墨兰史书
2025-10-24 13:25:03
中国外交官已全部离开立陶宛,立总理对华递交建议书,想重建关系

中国外交官已全部离开立陶宛,立总理对华递交建议书,想重建关系

律便利
2025-07-03 15:20:03
每体:皇马已与莱万特前锋埃永的团队接触,但球员首选是巴萨

每体:皇马已与莱万特前锋埃永的团队接触,但球员首选是巴萨

懂球帝
2025-11-02 17:22:42
一觉醒来,估计全国人民都知道了32岁的杨紫!

一觉醒来,估计全国人民都知道了32岁的杨紫!

动物奇奇怪怪
2025-10-31 02:51:26
太子集团黑料越扒越多,国内媒体集体翻车,历史文章已经下架!

太子集团黑料越扒越多,国内媒体集体翻车,历史文章已经下架!

眼光很亮
2025-10-22 15:15:24
全红婵放弃全运单人角逐系顶层决策,并不仅仅是保护身体那么简单

全红婵放弃全运单人角逐系顶层决策,并不仅仅是保护身体那么简单

杨华评论
2025-11-01 19:30:01
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

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

TOP大学来了
2025-11-02 17:01:46
牡丹花下死!结婚刚一个月,娶“白月光”的李国庆彻底成为笑话

牡丹花下死!结婚刚一个月,娶“白月光”的李国庆彻底成为笑话

春秋论娱
2025-09-23 07:20:44
太强了,丁俊晖4杆破百,6-0晋级!中国8胜3负6-4淘汰了三冠王

太强了,丁俊晖4杆破百,6-0晋级!中国8胜3负6-4淘汰了三冠王

求球不落谛
2025-11-02 21:37:19
德媒:埃尔多安与默茨公开发生冲突

德媒:埃尔多安与默茨公开发生冲突

参考消息
2025-10-31 15:21:06
男人老了的标志是什么?网友:一天三次变成一天一次,逃避义务

男人老了的标志是什么?网友:一天三次变成一天一次,逃避义务

带你感受人间冷暖
2025-10-30 00:05:13
周深因狐狸尾巴被人民日报两次点名,內娱遮羞布被撕下

周深因狐狸尾巴被人民日报两次点名,內娱遮羞布被撕下

枫尘余往逝
2025-11-02 17:35:33
英超历史最差球队?连续2个前10轮都无法获胜

英超历史最差球队?连续2个前10轮都无法获胜

星耀国际足坛
2025-11-02 23:33:32
我妈53岁没一根白发!吃了20年的早餐方子,气血足到素颜发光

我妈53岁没一根白发!吃了20年的早餐方子,气血足到素颜发光

男女那点事儿儿
2025-11-01 14:43:04
加盟灰熊后数据出现了暴涨!火箭其实不应该放走这位内线球员?

加盟灰熊后数据出现了暴涨!火箭其实不应该放走这位内线球员?

稻谷与小麦
2025-11-02 00:51:14
豆腐西行难:为什么西方国家几乎都不怎么吃豆腐?有啥科学解释?

豆腐西行难:为什么西方国家几乎都不怎么吃豆腐?有啥科学解释?

向航说
2025-10-26 00:35:03
2025-11-03 00:52:49
向航说 incentive-icons
向航说
坐下来,听我讲讲你不知道的科技奇闻故事
1670文章数 54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和章泽天出席会议被抓拍 刘强东发文调侃称"没了自信"

头条要闻

和章泽天出席会议被抓拍 刘强东发文调侃称"没了自信"

体育要闻

这个日本人,凭啥值3.25亿美元?

娱乐要闻

陈道明被王家卫说他是阴阳同体的极品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10月零跑突破7万辆,小鹏、蔚来超4万辆

汽车要闻

神龙汽车推出“发动机终身质保”政策

态度原创

健康
数码
艺术
本地
公开课

核磁VS肌骨超声,谁更胜一筹?

数码要闻

麒麟9030处理器突然曝光:1+4+4六核狂飙,可惜工艺不详!

艺术要闻

陈丹青 无论画风与文风,都具有一种优雅而朴素,睿智而率真的气质

本地新闻

全网围观,到底多少人被这个野人大学生笑疯了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