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美联储如期降息,投资者关注的焦点已然转移,下一个核心问题是:美国经济是否足够坚韧,以支持股市在创纪录高位后继续上行。
鲍威尔已成功团结分歧严重的政策制定委员会,推动了周三的降息决定。市场预期美联储可能远未结束降息周期,到明年3月前预计还将有三次降息。尽管如此,借贷成本下降并不总是立即推高股价,其未来几个月的积极影响仍有待观察。
分析认为,降息的积极效应能否持续,关键在于投资者是否相信经济能够避免衰退。
美银本周公布的基金经理调查显示,67%的受访者预期经济"软着陆",18%预期"不着陆",仅有10%预计经济将出现衰退。这一乐观情绪为股市提供了支撑,但也意味着任何经济数据的意外恶化都可能引发市场调整。
历史经验:无衰退时股市表现更佳
花旗集团策略师团队在由Beata Manthey领导的报告中指出:
"历史上,美联储降息一直是全球/欧洲股市的顺风,也是市场表现'扩散'的催化剂。在降息后未紧随经济衰退的情况下,股票平均表现甚至更好。"
巴克莱策略师Emmanuel Cau的研究显示,过去七次美联储在长期暂停后重启降息,其中四次紧随经济衰退和股市下跌,三次则伴随经济持续扩张和股市进一步上涨。"我们认为不会出现衰退,股市显然也持相同观点,"Cau表示。
该策略师预计欧洲股市将跑赢大盘,因为投资者会扩大投资范围。在1984年、1995年和1998年等美联储降息后未紧随美国经济衰退的案例中,欧洲股市的绝对表现和相对美国的表现通常都更好。
此次降息周期的背景与以往不同。过去二十年,激进的降息往往是为了应对经济疲软而采取的紧急行动。而这一次,尽管美国劳动力市场已开始走弱,但整体经济“基本尚可”。
本周发布的美银基金经理调查显示,高达67%的受访者预计经济将实现“软着陆”,18%的人预计“不着陆”,只有10%的人为经济衰退做好了准备。这种乐观情绪,也正是推动股市触及纪录高位的重要原因。
短期前景存疑,市场宽度引忧
然而,一些市场参与者对短期前景持谨慎态度,并对市场上涨的健康度提出了疑问。
首先,降息的短期效果存在争议。标准普尔500指数的历史数据显示,在一次长期暂停后的首次降息发生一个月后,该基准指数在大约一半的情况下表现持平或下跌。不过,从一年的时间维度看,情况则更为乐观。
高盛交易员Bobby Molavi对此表示担忧。他指出,美联储宽松政策的利好实际上自八月以来就已被股市消化:
“推动下一轮上涨的动力是什么?投资者已经做多,CTA基金做多,散户也做多,但股票回购正在放缓,而且估值已不再便宜。”
Molavi还警告称,投资者持续关注少数“赢家”,如“科技七巨头”、超级大盘股和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先者,而市场的其他部分似乎在原地踏步甚至正在失去关注度。
策略师呼吁“扩大”投资版图
面对美国市场前景的不确定性以及高度集中的风险,一些策略师建议投资者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领域。
法国兴业银行由Alain Bokobza领导的策略师团队表示,“历史表明,一个更偏鸽派的美联储显然会提振全球股市,而不仅仅是美国股市”。他们持续倡导“扩大化”投资,并指出2025年的市场表现已经证明,以共同货币计算,非美国股票的表现可以与美国股票相当,甚至更好。
花旗的策略师也预计,随着投资者扩大风险敞口,欧洲股市的表现将超越美国。这一观点与历史模式相符,即在美联储降息而经济未衰退的时期,欧洲股市在绝对值和相对表现上往往更胜一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