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假结束前,重庆的一家4S店里,一个成年男子在一大群孩子的簇拥下走了进来。其中,一个剪着西瓜头的小男孩,把自己怀中的大袋子,一股脑地往下外一倒,“扬言”要买下一辆汽车。
一块、十块、五十、一百……零零整整的钱,夹杂着钢镚的响声,落了一地。那声音清脆得像铃铛,每一声都让站在旁边的男人的眼眶红了一分。
这个男人叫龚玲军。因为连续5年接待16个外甥在家过暑假,火爆全网,被网友称为“宇宙级好舅舅”。有网友羡慕地说:“这舅舅直接治好了我的亲戚恐惧症!”
而今年暑假里,又来“骚扰”龚玲军的外甥们,为了感恩舅舅5年来的款待,决定集资给舅舅买辆车。
更有网友感叹,我要是有这样的好舅舅,买房都愿意。
那么就让我们走进这个“大家庭”,看看那些既欢乐又感人的家庭生活日常,是如何温暖人心的。
01
一场外甥们的聚会
2020年7月,暑假刚开始没几天。
一大早,龚玲军就听到了一阵急促的敲门声。他揉着眼睛打开门,看着外甥和外甥女们拖着行李站在门外大笑:“舅舅,我们来啦!”等到孩子们陆续到齐,光是站着,就已将客厅填满了。
这件事的开始,源自一次在龚玲军家的大聚会。孩子们看到许久未见的兄弟姐妹,别提玩儿得多开心了,一直到晚上还不舍得道别。
龚玲军心一横,说:“别走了,都在这睡吧!”龚玲军的家是一个顶楼复式住宅,120平方米,四个房间,床铺肯定是不够的,即使加上沙发,住起来也有困难。
舅妈一看,干脆把家里的席子和铺盖都搬出来,铺在客厅地上。被子不够,就拿件衣服搭在肚子上。久违的热闹,让每个孩子都乐开了花,关了灯后仍旧叽叽喳喳,热热闹闹地玩儿了一整晚。
有了第一次的体验,龚玲军心想,自己经营面包店,时间上比较自由,寒假暑假都可以让外甥们来自己家,既可以帮姐姐妹妹们看孩子,也可以让孩子们聚在一起,感情能更加深厚。
听到弟弟的建议,龚玲军的姐姐们直摇头。大姐家有两个,二姐家有四个,三姐家有六个,妹妹家又有三个。加上一个重外甥(外甥的孩子),和龚玲军的一双儿女,总共十八个孩子,不用想也知道负担有多重。
可龚玲军却坚持要这么做。他从小就跟姐妹们的感情特别好。后来,大姐在重庆的生意有起色之后,就把龚玲军从江西带到了重庆。结婚、生子,成家立业。
在龚玲军看来,一家人血浓于水的亲情是最重要的。
孩子们也都跟各自父母保证,力所能及地帮舅舅做家务。软磨硬泡之下,龚玲军的姐妹们终于同意了。
龚玲军夫妻俩照顾十几个孩子,负担确实不小。姐妹们商量着给他们一些补助,可龚玲军无论如何也不收。她们只能变着法儿送物资,送米、送油、送水果。有时间的时候,大姐和三姐也会到家里帮忙做家务。二姐家里宽敞,有时也把一群孩子接到自己家里,给弟弟减轻负担。
自那以后,到舅舅家过暑假,就成了孩子们每年最期待的日子。
02
宇宙最硬核的暑假
到了今年,外甥们已在舅舅家度过了5个暑假。
每年一打开门,龚玲军总是一边摇头,一边碎碎念叨:“一天10斤米,8斤肉,6条鱼,20个土鸡蛋,卡里只剩利息了!”可脸上的笑意却止不住。角落里,早备好了五六箱饮料,厨房的冰箱也塞得满满当当。
看到出来迎接的舅妈,孩子纷纷围上去,一个孩子干脆挂在她的身上,来了一个大熊抱:“舅妈,想死你了!”
和孩子们打完招呼,龚玲军夫妻马上就在厨房里忙碌开来。孩子们则换好拖鞋,对于他们来说,在舅舅家比在自己家还要自在。
“外甥天团”到齐后,龚玲军每天花在做饭上的时间得有6个小时。早饭简单些,30个馒头、16根玉米和30个鸡蛋,要用几个大锅马不停蹄地蒸上好几轮。
不到11点,龚玲军家的厨房里,就要乒乒乓乓地响上几个小时。笋子、烧鱼、腊肉、菇类、青菜,每顿要做十道菜,每道菜做两份,就连小葱这样的配菜,也要绿油油地切上一大盆。等到吃完午饭,收拾妥当,下午3点一过,又得赶紧准备晚饭了。
有时,龚玲军会组织孩子们包饺子,大一些的孩子会跟着帮忙。200个饺子,水烧开了一锅又一锅,龚玲军端着盘子走出厨房,孩子早拿好了筷子,站在桌子边,不过两分钟盘子就见了底。若赶上大事,家里的大人也聚在一起,一顿能吃400个包子!
带着这样一群“童子军”,每天吃饭就像冲锋陷阵一样。连龚玲军都笑称,自己像个烧大席的师傅!
除了做饭,龚玲军最大的任务就是采购了。每天清晨,龚玲军和妻子莫玲会小心翼翼地起床,跨过横七竖八躺在地上的孩子们,拿起厨房的扁担出门采购。
一筐土豆、一筐西红柿,蔬菜和海鲜则用麻袋装好。都是半大的孩子,肉类更是不能少。老板问:“要多少?”龚玲军指着吊在钩子上的半扇猪肉说:“就它了!”
虽然开销巨大,龚玲军对孩子的吃食却从不马虎。除了主食,水果也是必不可少的。买西瓜的时候,龚玲军就会带上拖车和一个大菜筐,装上10个大西瓜。
回家的路要经过一段向下的陡坡,他就用后背顶住拖车,以减缓下滑的速度。到家的时候,汗水顺着脸颊向下滴,衣服从深蓝色变成了黑色。
这份辛苦的背后,是一笔笔看得见、摸得着的经济账。
一天五六百元的伙食费是标配,有时加个宵夜,简单一顿烧烤少说也得五百块,奶茶十几份起订;五台空调没日没夜连轴转,原来一个月三百元的电费一下飙升到每月两千。若加上外出游玩,上千元眨眼就没了。一个暑假下来,五六万元流水似地花没了。即便是寒假也得花上两三万元。
今年寒假,外甥们吵着要看《哪吒2》。舅舅皱着眉头,捂着钱包一脸心疼:“你们怎么又要看!这是要给哪吒冲票房吗?”
嘴上这么说,可该买的票一张不少。有眼尖的网友发现,去年舅舅脖子上还挂着大金链子,今年居然消失了。于是他开玩笑说:“都让外甥们给吃穷了。”
其实,舅舅的这份“穷”,早就被姐妹们的爱填得满满当当。今天送来几袋大米,明天送来满筐的水果、蔬菜。有了姐妹们的帮助,夫妻俩也能喘口气。
对他们一家人来说,这从来不是一笔需要计算的账。在这个小家庭被无限推崇的时代,龚玲军一家为孩子们编织了一张叫亲情的网。他们希望孩子们长大后,不是冷冰冰的亲戚关系,而是能够相互扶持的家人。
03
孩子王的智慧
孩子多了,管理是个大问题。
为了管好这支“外甥军团”,龚玲军摸索出了一套“军事化管理”模式:日常点名,一天三次。
有人说,这么熟了,还要点名吗?说起来,这源自一个小意外。
有一次,二姐要出门,让他带着一群孩子回家。车已经上了高速,却接到了二姐的电话。原来出门时,二姐家的老三被反锁在了房间里。好在邻居听到动静,赶紧打了电话。这件事让龚玲军感到一阵后怕。
从此,每回出门前,孩子们都自觉靠着墙站好,点好数才能出门。回到家,再报一次数。
人一多,磕碰自然少不了。小到抢东西告状,大到一起拆家,堪比无数个“二哈”,闹起来更是扯着嗓子说话也无人理会。
刚开始,龚玲军拿着不锈钢盆子敲,后来干脆备了扩音器。
只要他拿起喇叭一喊:“开饭啦!”孩子就会放下手机,自己站到厨房门前排队。接过舅舅打好的饭,端着碗坐下。饭后,孩子们帮着清理盘子的残渣,排着队一个接一个往厨房递。
陪吃陪玩儿时,龚玲军还要承担起看管学习的职责,把孩子们按照年龄分组辅导作业,用自己有限的知识和外甥们斗智斗勇。
有一次,龚玲军看着瘫在沙发玩手机的外甥们,想着治一治这“歪风邪气”,和老婆一商量,决定演一出戏。
这天忙完家务,龚玲军坐在茶几前,悠闲地刷着手机。最小的外甥叉腰大喊:“舅妈,他们都在玩手机!”只见莫玲拿着一捆透明胶走过来,唰地拉开,猛地把手机粘在了龚玲军的脸上,还绕了好几个圈。
外甥们见了,赶紧放下手机,乖乖坐好。全程没有一句话,这场“杀鸡儆猴”的大戏让外甥们看得一愣一愣的。
有时候,龚玲军还会组织孩子们玩儿游戏。茶几上摆上五元、十元的小钞票,百元大钞摆在茶几的另一头,周围摆着小卡片,上面写着洗衣服、拖地等“任务卡”。
孩子们排着队,每人手里拿一个带弹力绳的粘手玩具,粘到哪个就“获得”哪个。一个外甥女站在线外,用力向前一甩,粘到五元钱,眉开眼笑地跑开了。又一个外甥来了,粘了一张洗衣服的任务卡,大家笑得前仰后合……
为了锻炼孩子,龚玲军还带着孩子们到小区售卖水果。他拿出电子秤,对外甥们说:“今天我在这陪你们,但你们要自己吆喝。”
有些爱,就是我愿意为你折腾,找到只属于我们家的相处方式。
04
捡来的舅舅,亲生的舅妈
众多网友都说,一个好舅舅的背后,一定有一个好舅妈。
之所以这样说,源自龚玲军曾经发布的一则记录生活的小视频。不大的客厅里,一群大大小小的孩子,盘着腿坐在沙发上,每个人手里,都拿着一瓶汽水。舅妈莫玲趴在地上,两只手交替着用力擦,不时抬起手,拨开散在眼前的头发,擦去掉下的汗珠。
短短一则视频,甚至没有正脸,却让网友惊呼:这才是“中国好舅妈”!
听到这样的说法,莫玲对着镜头,平静地说:“我跟老公都觉得,亲情是第一位的,金钱是第二位。习惯了这个氛围,如果孩子们暑假不来的话,还会感觉还挺寂寞的。”
在孩子们口中,舅舅是“捡来的”,而舅妈才是亲的。
白天,舅妈在厨房里忙碌。到了晚上,看到她歇下来,孩子们会主动端来洗脚水,捏肩、揉背、按头,分工合作。闲下来时,舅妈也会躺在孩子中间,左一个、右一个,每个孩子都争着往舅妈身边挤。
有一回,小外甥瞥见舅舅偷偷掀开床垫藏东西,立马飞奔到厨房告状:“舅舅藏私房钱啦!”舅妈一听,这还得了!叉着腰跑进房间,拿起床垫下的钱,扭头就带着外甥们逛超市去了。
外甥们也越来越体会到舅舅舅妈的不易,每次做饭时,孩子们就围在一起摘菜、拖地、收拾、倒垃圾。这样大大小小的一群人,稳稳地托住了这个家的幸福。
龚玲军的儿子看到自己的兄弟姐妹都来自己家过假期,还跟爸爸妈妈这么亲,他说:“我很享受这段时间,平时有了不开心的事情,也会跟哥哥姐姐和弟弟妹妹们说。”
05
汽车有价,亲情无价
经过这几年的锻炼,外甥们都有了变化。姐姐妹妹总会告诉龚玲军,自从孩子到舅舅家过暑假,回到自己家都会习惯性地拿起扫帚扫地,吃完饭也能帮着把碗筷送进厨房;还知道了赚钱的艰难,孩子们买东西总会先问价钱,觉得太贵就不再吵闹着要了。
这些几年来挤在一起的热闹,被攒成了一份沉甸甸的心意。孩子们决定今年用一份大礼,来回馈舅舅舅妈的爱。
每到过年,外甥们都不约而同地把自己的压岁钱锁进抽屉,平时的零花钱也存进来。
暑假快要结束的这一天,龚玲军在孩子的簇拥下走进了4S店。虽然总盼着换辆新车,天天在手机上划来划去地看,可看来看去也不舍得买。于是就有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
看着那辆车,舅舅一个劲儿摇头,眼里满是心疼,哪能让一群孩子给自己买车呢?在孩子的再三请求下,舅舅才终于答应。他知道,他所拥有的,是比金钱更厚重的爱。
这五年间,外甥们渐渐长大,有的考入大学,有的已经工作。但他们仍旧喜欢窝在舅舅家的沙发上,头挨着头窃窃私语。这个承载了他们童年与欢笑的“家”,让他们有了面对生活最坚实的底气。
如今太多家庭里,亲情成了“过年的客套”,“宇宙舅舅”却用行动给了我们不同的答案。一个有烟火气的家,总会有任劳任怨的守护者,但永远不会是单方面的付出,而是把“我为你”变成“我们一起让这个家更好”。
真正的富有,不是银行卡里的数字,而是围绕在身边的亲情。就像龚玲军自己所说:“钱多钱少不重要,人才是最重要的,有人就可以创造更多的财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