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向摩洛哥派遣援外医疗队50周年,上海是中国最早参与援外医疗工作的省市之一。自1975年起,上海向摩洛哥派遣医疗队,至今已派出医疗队197批、队员2025人次。
摩洛哥,地处非洲西北部,人口接近四千万。上海援摩医疗队的大部分医疗点位于山区、沙漠附近和内陆,地理位置偏远,当地医疗人员匮乏。
援摩医疗队的首任队长是仁济医院青年外科医生张柏根,当时才35岁,回忆起首次踏上这片异国土地时,张柏根说,去之前他们学习了外事纪律,能记住的就是:外事无小事、外事每件事情都是大事。
辗转抵达后,首批医疗队来到摩洛哥塞达特省哈桑二世医院,开始了两年的援外医疗工作。还没来得及适应当地环境,队员们就进入“白加黑”24小时无休状态。
张柏根回忆说,那时候晚上很热闹,经常有人敲门求诊,有时只为了缝合一个创口,三个月过去,当地人对医疗队已经非常熟悉。塞达特市市长还请医疗队去家里做客。
第一批医疗队队员还将中国传统医学“针刺麻醉”带到了当地。这张1977年的《摩洛哥晚报》,整版刊登了中国医生用针刺麻醉做甲状腺手术的成功事迹。字里行间书写着摩方对中国医疗队医术和医德的信任。
第194批援摩洛哥中国医疗队总队长范晓盛感叹:到现在援摩医疗队已经197批了,50年能够赓续不断地派出医疗队,是因为得到了当地政府的高度的认可和赞许。
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一批批上海的医疗队员接力而至。医疗点也从最初的一个赛达特分队,增加为一个总队加八个分队。广大医疗队员以仁心仁术、造福当地人民,帮助670多万次患者的解除病痛。
有这样一个统计,上海中医在摩洛哥用过的银针,首尾相接,可以绕地球一圈。今年7月,“中摩卫生合作项目——中医合作中心”宣告成立。这是中摩两国卫生部门的重要合作项目,这里也成为了北非地区国际化中医药中心。
此外,2015年到2016年,上海卫健委还派遣了两批短期眼科专家组赴摩开展“光明行”义诊项目,为当地老百姓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
摩洛哥产科大夫伊曼的故事,更是见证了跨越国界的爱与传承。在哈姆纳省立医院进行的一台紧急剖宫手术上,摩洛哥产科大夫伊曼正与第196批援摩队员、上海市普陀区利群医院的妇产科医生刘雪萍携手抢救产妇和婴儿,最终母婴平安。
伊曼被中国医生的善良感染,她感叹中国医生不仅正直,还有丰富的经验和能力,她和中国医疗队合作非常好。
很少人知道,1981年伊曼出生时,一度没有呼吸,是当时的上海援摩医生通过人工呼吸,将她从生死线上救了回来。伊曼一直怀有感恩之情,最终也成了一名医生。对于抢救伊曼的这段经历,当时的援摩医生严伟的记忆已经模糊。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原副院长、第五批援摩洛哥中国医疗队塔扎分队队员严伟说,那个时候碰到的难产太多了,听说伊曼现在成为摩洛哥的妇产科医生后,她感到非常欣慰。
如今,在摩洛哥,“中国医生”这个名字闪闪发光,他们正用技术和医德书写中国形象,也让中摩两国的友谊之花更加绚丽。
第162、189批援摩洛哥中国医疗队拉西迪亚分队队姜全明说,拉西迪亚市方圆200公里几乎所有的摩洛哥人都知道中国医疗队,因为他们一半以上的孩子是中国医生接生的,上海医疗队一批又一批的医生前赴后继、远渡重洋,默默地坚持在戈壁沙漠上。
50年薪火相传,9月20日,第198批援摩洛哥中国医疗队将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出征仪式,队员们又将踏上征程。
看看新闻记者: 周文韵 乔楚
编辑: 周缇
责编: 张蕴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