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731》,让人一言难尽!

0
分享至


《731》电影

文丨谈古论今

大家好,这里是谈古论今。

9月18日,《731》上映了,让人一言难尽

蹭着9.18的热度,确实票房不错,但铺天盖地的质疑声也不断涌现。


想要搞清楚《731》的问题,就不能不去对比1988年的《黑太阳731》。

那是上世纪由香港导演牟敦芾执导的电影,当时看过的人当中,有三分之一在中途离开,还有人当场呕吐。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这个电影,近乎用纪录片的形式来拍摄:日本人做冻伤实验的时候,把一个女人的手浸泡在零下几十度的冰水里,接着用棍子敲击,把皮肉像树皮一般敲下来。

全程没有任何配乐和特写。

这种方式肯定有它的问题,会让部分人产生暴力倾向,但它至少揭示了一个道理:面对历史,真实才是首要的,即便有时真实让人难以接纳。

但赵林山导演选择了完全不同的。

他把越狱的做成了主线,很多人感觉有点怪。这就像讲奥斯维辛集中营时将重点放在看囚犯怎么挖地道上,并非说不能这样,《大逃亡》就是如此拍摄的。

问题在于,731它不是战俘营,而是一个把人当“素材”的地方。

这就是第一个问题——叙事焦点错位。

你用一半的篇幅去讲越狱,整个故事的重心就会偏移。

更让人不适的是里面美学的处理。

影片里有一处场景是中药柜,好几百个抽屉,每个抽屉之中都是人体器官,导演却把这拍摄得十分规整、对称光线也恰如其分地照亮。

这让我联想起本雅明的一句话:“法西斯主义令政治审美化。”你把集中营拍得像艺展,你到底是在声讨暴行还是在观赏暴行?

最荒诞的是片尾的那幕戏,一群人像叠罗汉般往上攀爬、跌落、再攀爬这持续了十几分钟,导演也许想传达“生命的顽强”这类主题。

但这种过度符号化的处置,比不处置更糟。

说到底,《731》最大的问题就是历史细节的失实。

真切的731到底是怎样的?

我查阅过资料:人一旦进去,先剃光头,换上囚服,自此便没了姓名,仅有编号,每天的食品是经过计算的,并非让你吃饱,而是维系你作为实验品的价值,生病了不开展医治,只是记载病程,死了不给予安葬,而是拿去剖析。


但到了《731》中?

主角在里面的行动还颇为自由,甚至还能组织反抗,差一点还刺杀成功。这些细节上的漏洞,让不少观众看着尴尬。

但我还是要肯定《731》的创作勇气。

今天如果你问95后、00后:731是啥?很多人都会告诉你不知道,甚至还会问:是不是一个乐团?

从这个层面来讲,《731》起码做成了一件事,让下一代们关注到历史的暴行。

电影上映后,我查看了一下数据: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一个月内参观的人数增长了300%,微博上关于731的词条阅读量也超过了10亿。

所以,就算有缺陷,但还是绽放了光芒。

从创作层面来讲,这部电影的失利也有它的意义。它告诉后来者:此道不通,万万不可用《肖申克的救赎》般的模式来拍摄731,也不要拿《辛德勒的名单》的温情去对待人体实验。

有些题材,是绝对不可以“艺术处理”的。

到这,有朋友会问:那我还要看《731》吗?

这取决于你想要什么。

如果你对731全然不知且想要了解,你可以去看,不过看完后,建议你去阅读森村诚一撰写的《恶魔的饱食》,去观看拍摄的纪录片《731部队的真相》,电影会给你一个大致情况,你还需要自行补充细节。

假如你是学习电影的,这确实是个好案例,你可以进行分析:同属反战题材,《西线无战事》为什么口碑大赞,《731》却褒贬不一。

假如你希望看到历史的真实还原,期望看到如《黑太阳731》般的震撼,那你必定会失望,它并非那样的电影。

但失望不代表“拉黑”,因为铭记本身比电影更重要。

写到这里,我想起一个细节——

731部队里的石井四郎,战后并没有被审判,后续还在美国的保护下继续开展着细菌研究。

1959年,他还在临终之际声称:“我这一生没做过什么错事。”

我想,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不断讲述历史的原因——

坏人都不认为自己是坏人了,受害者再不讲,谁还会记得?

《731》虽不称佳,但它起码在尝试,这比对历史装聋作哑要好一万倍。

记住:最可怕的不是讲错,而是不再去讲。

【免责声明】:

1、以上内容信息来源均为网络,如与事实不符或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作者澄清或删除。不信谣、不传谣,共同营造绿色网络世界!


敢为苍生谏真言,岂因祸福避趋之!

@关注、点赞和转发,就是最大的支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贝莱德在工商银行的持股比例于9月16日从5.04%降至4.95%

贝莱德在工商银行的持股比例于9月16日从5.04%降至4.95%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9 17:13:09
全红婵发育变壮事出有因:家族遗传基因改不了,妈妈+妹妹都很壮

全红婵发育变壮事出有因:家族遗传基因改不了,妈妈+妹妹都很壮

二哥聊球
2025-09-18 10:55:42
4比1大胜!20岁中场连续六场首发

4比1大胜!20岁中场连续六场首发

李絙在北漂
2025-09-19 12:16:37
从月入11万到被封杀,网红“户晨风”凉了

从月入11万到被封杀,网红“户晨风”凉了

卢松松
2025-09-17 15:53:02
人狂必有祸!管不住嘴的王晶,这一次终于遇到了硬茬子!

人狂必有祸!管不住嘴的王晶,这一次终于遇到了硬茬子!

花心电影
2025-09-18 20:41:58
这防守恐怖如斯!火箭下赛季有9人臂展超过7尺 杜兰特最长7尺5!

这防守恐怖如斯!火箭下赛季有9人臂展超过7尺 杜兰特最长7尺5!

直播吧
2025-09-20 01:40:04
江西72岁大爷飞往非洲见初恋,见面才知自己儿孙满堂:我对不起你

江西72岁大爷飞往非洲见初恋,见面才知自己儿孙满堂:我对不起你

第四思维
2025-07-22 13:49:58
凡人修仙传:魏无涯给韩立后,才认为他可能灭杀元后期大修士

凡人修仙传:魏无涯给韩立后,才认为他可能灭杀元后期大修士

北梦一
2025-09-15 16:09:09
马卡:穆德里克转战田径,目标参加28年洛杉矶奥运会短跑项目

马卡:穆德里克转战田径,目标参加28年洛杉矶奥运会短跑项目

懂球帝
2025-09-20 01:49:25
波兰还是不听劝,中欧班列考验中国立场

波兰还是不听劝,中欧班列考验中国立场

家传编辑部
2025-09-18 12:28:52
中国监狱2025招聘公告

中国监狱2025招聘公告

营销报
2025-09-19 11:13:04
当妻子第六次加班到深夜时,我递上离婚协议:签吧!别偷偷摸摸了

当妻子第六次加班到深夜时,我递上离婚协议:签吧!别偷偷摸摸了

星宇共鸣
2025-09-10 17:33:39
发臭的午餐送到学校才被发现!要查的话,整个环节都应该彻查清楚

发臭的午餐送到学校才被发现!要查的话,整个环节都应该彻查清楚

有范又有料
2025-09-19 11:28:51
王晶不再隐瞒!曝光张曼玉60岁不婚不育内幕,主因不是梁朝伟

王晶不再隐瞒!曝光张曼玉60岁不婚不育内幕,主因不是梁朝伟

银河史记
2025-09-18 19:04:02
31股今日获机构买入评级 6股上涨空间超20%

31股今日获机构买入评级 6股上涨空间超20%

证券时报
2025-09-19 17:45:06
一晚6次,每次5-10分钟是个什么水平?

一晚6次,每次5-10分钟是个什么水平?

性学研究僧
2025-09-19 22:34:22
白天陪玩晚上陪睡?明码标价8000一次!高端伴游沦为色情交易温床

白天陪玩晚上陪睡?明码标价8000一次!高端伴游沦为色情交易温床

阿纂看事
2025-08-29 15:46:57
恭喜皇马!意甲金靴欲免签加盟!6场轰5球,潜力顶级,接班本泽马

恭喜皇马!意甲金靴欲免签加盟!6场轰5球,潜力顶级,接班本泽马

阿泰希特
2025-09-19 11:37:21
起底上海多校“发臭午餐”供应商绿捷:覆盖上海500多所学校,董事长曾任新希望六和总裁

起底上海多校“发臭午餐”供应商绿捷:覆盖上海500多所学校,董事长曾任新希望六和总裁

华夏时报
2025-09-18 16:35:10
我方回应来了:以色列抨击中国后,中东2国结盟,埃及部署红旗9B

我方回应来了:以色列抨击中国后,中东2国结盟,埃及部署红旗9B

普览
2025-09-18 22:53:14
2025-09-20 04:00:49
亚哥谈古论今 incentive-icons
亚哥谈古论今
科技时事文化纵论
713文章数 385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娱乐要闻

全智贤被全面抵制!相关代言评论区沦陷

头条要闻

山东入室被抢男婴到15岁没见过汽车 养家从不让他出门

头条要闻

山东入室被抢男婴到15岁没见过汽车 养家从不让他出门

体育要闻

从轮椅到铜牌 他熬了7年:下个目标唱国歌!

财经要闻

习近平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

科技要闻

直击iPhone 17开售:消费者偏爱银色橙色

汽车要闻

对话周光:一个技术理想主义者的“蜕变”

态度原创

手机
家居
健康
时尚
公开课

手机要闻

小米 17 Pro 系列手机用上 L 型电池,背屏斥资 10 个亿打造

家居要闻

公共艺术 限时体验打造

内分泌科专家破解身高八大谣言

卡其裤+蓝衬衫,简单高级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